窦建德简介窦建德――隋末群雄之一
Posted 群雄
篇首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窦建德简介窦建德――隋末群雄之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窦建德简介窦建德――隋末群雄之一
窦建德(573年—621年8月2日),汉族,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东北)人。世代务农,曾任里长,尚豪侠,为乡里敬重。
大业七年,隋炀帝募兵征讨高句丽,窦建德在军中任二百人长。目睹兵民困苦,义愤不平,遂抗拒东征,并助同县人孙安祖率数百人入漳南东境高鸡泊,举兵抗隋。及后窦建德家人被隋军杀害,窦建德乃率部众二百人投清河人高士达的起事军队。先后击败魏刀儿、宇文化及、孟海公等,建立夏国,称雄河北。
武德四年(621年)五月为救王世充,在虎牢关一役被李世民击败并被俘,同年七月十一日(即公元621年8月2日),被唐高祖处死于长安。
窦建德(刘黑闼)为首的河北义军在山东、河北广大地区坚持反隋和反唐斗争长达12年之久,是推翻隋炀帝暴政斗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作出了光辉的贡献。窦建德虽因缺乏政治远见等原因犯了一些严重错误,但他仍不失为一位杰出的农民领袖。所以窦建德的遗爱,仍然长期存留在河北人民的心中。河北大名县有“窦王庙”,父老群祭,历久不衰。
相关参考
(573年----621年8月2日),汉族,隋朝贝州漳南(今山东武城漳南镇)人。世代务农,曾任里长,尚豪侠,为乡里敬重。时炀帝募兵伐辽东,建德在军中任二百人长。目睹兵民困苦,义愤不平,遂抗拒东征,
(573年----621年8月2日),汉族,隋朝贝州漳南(今山东武城漳南镇)人。世代务农,曾任里长,尚豪侠,为乡里敬重。时炀帝募兵伐辽东,建德在军中任二百人长。目睹兵民困苦,义愤不平,遂抗拒东征,
隋朝末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三国后的有一个乱世,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群雄割据,这还不算李唐势力。隋炀帝被杀前的隋末群雄割据地图,所以没有王世充、宇文化及,还有就是在江西广东一带的操师乞、林士弘势力也没
隋朝末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三国后的有一个乱世,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群雄割据,这还不算李唐势力。隋炀帝被杀前的隋末群雄割据地图,所以没有王世充、宇文化及,还有就是在江西广东一带的操师乞、林士弘势力也没
窦建德最后是死在唐朝李渊父子手中,这是毋庸置疑的,所谓成王败寇,窦建德作为政治和军事斗争的失败者,最后的结局只能是你死我亡,自古就是这样的规律,但是窦建德到底是一个英雄。窦建德一生出身草莽,他作战英勇
窦建德最后是死在唐朝李渊父子手中,这是毋庸置疑的,所谓成王败寇,窦建德作为政治和军事斗争的失败者,最后的结局只能是你死我亡,自古就是这样的规律,但是窦建德到底是一个英雄。窦建德一生出身草莽,他作战英勇
窦建德是隋末众多的农民起义军中的一支,在推翻隋朝的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是一位有名的农民领袖。与李世民父子是世代贵族不同,窦建德是真正的平民,他自幼家境贫寒,为人厚道,很为乡亲敬重,他完全是看不惯隋末
窦建德是隋末众多的农民起义军中的一支,在推翻隋朝的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是一位有名的农民领袖。与李世民父子是世代贵族不同,窦建德是真正的平民,他自幼家境贫寒,为人厚道,很为乡亲敬重,他完全是看不惯隋末
窦建德是隋末众多的农民起义军中的一支,在推翻隋朝的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是一位有名的农民领袖。与李世民父子是世代贵族不同,窦建德是真正的平民,他自幼家境贫寒,为人厚道,很为乡亲敬重,他完全是看不惯隋末
窦建德是隋末众多的农民起义军中的一支,在推翻隋朝的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是一位有名的农民领袖。与李世民父子是世代贵族不同,窦建德是真正的平民,他自幼家境贫寒,为人厚道,很为乡亲敬重,他完全是看不惯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