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发生背景以及结果怎样

Posted 战争

篇首语: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发生背景以及结果怎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发生背景以及结果怎样

【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发生背景以及结果怎样

  苏伊士运河战争是发生在1956年英法联合以色列对埃及发动的一场战争。因英法以三国的军事行动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美苏两国联合向其施压。三国不堪压力,接受了停火协议,并迅速撤军。虽然英法两国并没有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得到什么,但以色列却达到了目的。而苏美两国此次行为,使得三大国如此忌惮,也显示出了他们超然的地位。虽然埃及被英法以三国打得溃不成军,但在苏美两国的干涉下,依然获得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接下来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下苏伊士运河战争发生背景如何?苏伊士运河战争结果怎样?

  苏伊士运河战争发生背景

  苏伊士运河是贯通埃及全境的一条主要运河,也是欧非大陆之间的重要的运输渠道。1882年,英国发动殖民侵略,在苏伊士运河建立了英国最大的海外军事基地。1936年,英国与埃及签订条约,使英国拥有苏伊士运河的驻军权。

  世界第二次大战结束后,英法等殖民大国军事力量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同时,埃及也发动了独立解放运动,撕毁了当初协定好的英埃条约。埃及组织以纳塞尔为首发动的军事政变,不仅推翻原王国,建立新共和国,还将英国驻扎在埃及的驻军赶走。

  1956年6月,虽然英国军队撤离了埃及土地,但其实际掌控权仍在英国手中。同年7月,埃及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为国有,并打算建造阿斯旺大坝。英法是尝到苏伊士运河益处最大的两个国家,因而打算重新掌握在手中,于是他们策划了苏伊士运河使用协会,但没有实际文件出示。

  1956年,以色列对埃及拒绝其商船进入苏伊士运河感到不满,而英法也迫切需要这一个借口。于是三方就在艾登举行了秘密会议,作战计划应运而生。

  苏伊士运河战争结果

  苏伊士运河战争前进的战车

  苏伊士运河战争虽然只持续了短短6天,但其破坏力还是很强的。总共约有三千人死亡,上万人受伤。而埃及境内足足有五大城市遭到了重度破坏,上万栋居民楼被毁。

  英法以三国也因此次行动遭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指责,且其盟友美国也很不满三国的此次举动,认为是殖民惯了,按耐不住想再次发起战争。

  不仅在国际社会上,三国因苏伊士运河战争受到压力,在经济上,英镑也遭到了美国政府的严厉打压,使其贬值了近乎15%。而英法以三国本想通过联合国会议,让其能更好的获得优势。谁料到,美国态度强硬,不仅让他们立刻停止交火,还必须撤出联军。

  与此同时,苏联也以核武器威胁英法以三国撤军。在两大国的干涉下,英法以不得不从埃及撤出军队。1956年11月7日,三国联军正式停火,并与当月全军撤离埃及国土。

  而以色列也达到了埃及允诺的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可以说,苏伊士运河战争获利最大的就是以色列。而英法两国这次真的是碰了一鼻子灰,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还落得个坏名声。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埃及人民的胜利——苏伊士运河战争

埃及人民的胜利——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10月,爆发了震惊世界的第二次中东战争,也即苏伊士运河战争,埃及人民取得了伟大胜利。1955年初,纳赛尔为了对付以色列的侵略,曾向西方提出购买武器的要求,由于

英国 苏伊士运河战争

苏伊士运河战争丘吉尔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就已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曾这样描述:“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

埃及 埃及·1956年10月29日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

1956年10月29日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著名的国际通航运河,扼亚、欧、非三大洲交通要冲,具有重要的战略经济和意义。运河自1869年开通后,被英、法垄断资本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所控制。1

世界战争风云 英法以侵埃战争

   企图卷土重来的英法以侵埃战争   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色列叫“西奈战役”,即埃及反对英法重占苏伊士运河的第二次中东战争, 

历史百科 第二次中东战争

亦称“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6月埃及结束了被英国占领74年的历史,英军全部撤离埃及。但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仍由英、法殖民者控制,埃及仅得到公司全部收入的3%。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

历史百科 1956年10月29日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1956年10月29日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第二次中东战争,亦称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色列在英国、法国的支持下并与英法共同对埃及所进行的侵略战争。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河长172.5公里

世界战争风云 一词之差引起战争

   100多年前,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埃塞俄比亚(下称埃国)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变得极为重要。当时的英国、法国和意大利都想控制埃国。1889年,埃国迫切需要外援,意大利趁

世界战争风云 一词之差引起了战争

     100多年前,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埃塞俄比亚(下称埃国)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变得极为重要。当时的英国、法国和意大利都想控制埃国。1889年,埃

埃及 埃及·1973年10月6日十月战争爆发

1973年10月6日十月战争爆发1973年10月6日,埃及武装部队成功地越过苏伊士运河,8日摧毁被以色列吹嘘为“不可逾越”的防御工事—“巴列夫防线”。埃及军队收复一部分西奈领土,在西奈控制着从苏伊士湾

历史百科 第三次中东战争

亦称“六·五”战争。苏伊士运河事件后,美国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准备填补中东真空。1957年4月美国策划约旦政变。1958年出兵黎巴嫩。苏联通过援助阿拉伯国家展开同美国的争夺。中东各国反帝、反殖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