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比干简介,比干怎么死的
Posted 简介
篇首语: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商朝比干简介,比干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商朝比干简介,比干怎么死的
商朝比干简介比干怎么死的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是历史上的比干,被人们称之为国神,存在于公元前的商朝,是一代忠诚。比干辅佐2代帝王登基处理国家大事,为天下黎明百姓做出了很多贡献。比干为人耿直,爱国之心天地可鉴,敢于进谏,最后也死于自己的性格上。那么比干这么死的呢?
历史上国神比干简介
比干于公元1125出生在邑,就是现今的河南淇县。父亲是太丁,商朝帝王,哥哥名叫帝乙,帝乙登上皇帝后,比干一直在其身边用心辅佐,后来帝乙驾崩,其儿子帝辛登上皇位,封号为纣王。比干辅佐两代帝王登上皇位,在纣王期间,比干担任丞相一职位。
陈浩民版封神榜比干剧照
比干从小就表现的聪慧过人,不仅天资聪颖而且后天也很勤奋,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太师,辅佐哥哥处理朝政,后来扶持纣王帮其打理国事。比干20岁的时候当上太师,在64岁的时候死于纣王之手,在朝为官44年之久,比干当官期间,支持发展农牧业,然后努力让自己的国家变得强大,不仅如此更是减免赋税,让百姓生活压力不那么大,整个国家百姓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上之容。
后来纣王上位,其暴虐荒淫,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横征暴敛,而且谋杀忠臣志士,滥用重刑,比干看见纣王昏庸无道,于是以死上谏。
比干简介
姓名:比干
朝代:商朝
出生年月:公元前1125年
父亲:太丁
哥哥:帝乙
侄子:帝辛(纣王的真名)
妻子:妫氏
生平事迹:辅佐2代君主,辅助纣王登基,建国立业,发展农牧业,制造兵器,组建军队,富国强兵,以死进谏,希望能让纣王钠贤臣,做仁君,无奈死于纣王之手。
比干怎么死的
纣王登基以后,劣迹种种,整个国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仅荒废朝政,更是荒淫无度,比干于是多次劝谏纣王,并将一条条罪状罗列清楚,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唤起纣王的悬崖勒马,但是纣王完全没有改正之意,并在心里给比干记了一仇。
陈键锋版封神英雄榜比干剧照
比干勃然大怒,比干表明自己的一片忠臣之心,碰巧身边的妲己煽风点火,对纣王献计说看看比干的心是真忠心还是嘴上功夫。于是纣王说到圣人的心脏有七窍,纣王早有杀比干之心,听完就派人把比干的肚子剖开,然后把心肝都挖出来,这就是比干挖心的故事。
关于历史上国神比干简介,比干怎么死的我们已经介绍完毕了,比干被称为一代国神,其身系国家,一代忠臣落了个这个下场,悲哉悲哉。
相关参考
中文名:比干 别名:国神 国籍:中国(商朝) 民族:华夏族 出生地:沫邑(河南淇县) 出生日期:公元前1125年(乙巳年夏历四月初四) 逝世日期:公元前1063年www.cha138.
比干生于殷武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125年夏历四月初四日),为商朝贵族商王太丁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即纣王)的叔父,名干,姬姓,商朝沫邑人(今河南省卫辉市北)。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
比干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是商朝的一代忠臣,话说有一颗七窍玲珑心,也就是一颗天生有七个洞的珍奇心脏,忠臣比干因直谏纣王屡次直言犯上,而开罪于纣王、妲己。落得悲惨结局。看下文商朝忠臣比干怎么死的?了解
历史上比干怎么死的?他后代如何? 比干是商朝帝王太丁的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的叔叔,曾辅佐帝乙使商王朝富强。帝乙去世,又受托孤重任辅佐商纣王帝辛,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忠臣。 在《封神演义》中,商纣王
生于殷武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125年夏历四月初四日),为贵族商王太丁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即纣王)的叔父,名干,姬姓,沫邑人(今河南省卫辉市北)。> 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
商代人物中文名:比干别号:国神国籍:商代民族:中原族出生地:沫邑(河南淇县)出生日期:公元前1125年(乙巳年农历四月初四)死日期:公元前1063年职业:少师(丞相)重要造诣:帮手中国商代两代帝王封号
很多看过《封神演义》的人都知道,比干虽然是商纣王的叔叔,但是却绝不是一个与纣王同流合污的奸臣,他身为商王朝的臣子,为民请命,忠于商朝,实在是令人敬佩。而比干在历史上也是确有其人的,并非是小说虚构,只不
比干生平简介:比干,商朝沫邑人(今河南省卫辉市北),中国古代著名忠臣,被誉为“亘古第一忠臣”;国神比干也是林氏的太始祖。比干生平简介。 比干生于殷武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125年夏历四月初四日)
比干是商朝帝王太丁的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的叔叔,曾辅佐帝乙使商王朝富强。帝乙去世,又受托孤重任辅佐商纣王帝辛,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忠臣。 在《封神演义》中,商纣王沉迷妲己美色,受妲己蛊惑而荒淫后
比干是商朝第十五代王太丁(文丁)帝的儿子,十六代王帝乙的亲弟弟。据《孟子杂记》载:王子干,封于比,叫比干。比干是历史上有名的敢于进谏又不惜以死抗争的忠臣,也是商纣王的叔父。《尚书·微子篇》记载:帝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