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得刘邦信任的周勃铲除吕家后为何被狱卒侮辱

Posted 刘邦 周勃

篇首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深得刘邦信任的周勃铲除吕家后为何被狱卒侮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深得刘邦信任的周勃铲除吕家后为何被狱卒侮辱

2、历史秘闻 丞相被打入大牢,马上就要砍头,狱卒只说5个字,就让他无罪释放

深得刘邦信任的周勃铲除吕家后为何被狱卒侮辱

刘邦,原本是泗水亭亭长,也就是秦朝的一个小官,被乡里人认为是“无赖加流氓”。在秦朝末年,天下混乱,就参加了反秦大军。由于任人唯贤,身边聚集了很多当时的牛人,不仅灭了秦王朝,还大败楚霸王项羽,建立了西汉政权。

刘邦之所以能夺得天下,除了个人的能力之外,还要依赖于张良、萧何、韩信等牛人的辅佐。当时有这么一个人,论知名度可能比不上“汉初三杰”,但也战功显赫,尤其是在铲除吕家势力中,立下了不朽之功勋,他就是周勃。

周勃,沛县人,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老乡,在跟随刘邦反秦之前,从事过很多的工作。先是经营编制养蚕的器具,后来又在别人婚丧嫁娶的时候作为吹鼓手,也就是现在的“唢呐班”。因为自幼习武,孔武有力,就跟着老乡刘邦起义。作战中十分英勇,经常身先士卒,绝对的“拼命三郎”。

刘邦做了皇帝后,也没有忘记老乡周勃的功劳,加官进爵,让他享受荣华富贵。因感觉到异姓王对汉家天下的威胁,刘邦就以各种名义处死了韩信、彭越等功臣,甚至连张良、萧何都不再信任,唯独对周勃深信不疑。在平乱的战斗中,周勃又冲在了第一线,相继镇压了燕王臧荼、韩王信、陈豨、燕王卢绾的起义。刘邦死前曾预言道:“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还让周勃担任掌管兵权的太尉一职。

刘邦去世后,大权落到了吕后之后,吕后封了不少吕家人为王。吕后死后,吕家人就对皇位垂涎三尺,想趁机夺取大汉政权。此时周勃一马当先,带人灭了吕氏一门,救大汉王朝于危难之中,刘邦的话应验。

汉文帝继位后,任命周勃为丞相。虽然是一介武夫,但周勃却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就以年迈体衰为由辞职到自己的封地养老了。

准备在家颐养天年的周勃,遇到了来巡视的官员,就身披盔甲,手持武器的去见前来巡视的朝廷命官。然而,就被人诬告周勃这是准备谋反,因此被打入大牢。在狱中,狱卒经常讽刺他,说他当时不是纵横沙场吗,现在怎么不牛了?老实人周勃却无力反驳。

好在他儿媳是汉朝的公主,通过关系,把此事反映到了薄太后那,薄太后在朝堂上骂了汉文帝忘恩负义。于是乎,汉文帝就放了周勃,并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工资待遇。出狱后的周勃更加低调了,真切地体会到了“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滋味。

可以说,如果没有周勃,吕氏家族真有可能夺得大权,称他为大汉王朝的“恩人”,一点也不为过。

历史秘闻 丞相被打入大牢,马上就要砍头,狱卒只说5个字,就让他无罪释放

汉朝建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汉高祖刘邦先后干掉了韩信、英布等开国功臣,而有一人非但没有被怀疑,反而愈加受到皇帝的宠信,此人就是周勃。公元前201年,周勃被封为绛侯,后因功又被提拔为太尉,刘邦病逝前曾说过:“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

果然如刘邦所料,他死后儿子刘盈继承了皇位,但大权却都被吕后所掌控。她不顾刘邦生前的遗诏,大肆封赏吕氏家族的人员,侄子吕禄手握重兵,其他重臣虽有不满,却因畏惧吕后的权势无可奈何。吕后一死,周勃就站了出来,联合陈平一起铲除了吕氏诸王,辅佐汉高祖的四子刘恒登基称帝,即之后的汉文帝。

此时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刘邦早就算到有今天,故留下周勃匡扶汉室,对刘邦佩服的五体投地。作为拥立汉文帝的功臣,周勃更加受到重用,官至右丞相,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周勃深谙功高震主的道理,就找个借口辞去了丞相之职,回到自己的封地养老。

然而,没过多长时间,丞相陈平就去世了,汉文帝本想提拔其他大臣为丞相,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就再次想到了周勃,立马派人将他接到皇宫,尽管周勃有一万个不愿意,但他也不敢抗旨,只能硬着头皮再度为相。将近一年后,周勃被免去丞相之职,然后就开心地回封地了。

武将出身的周勃,经常身披铠甲,即使与郡守见面时也是如此,他没有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之处。也许他无意间得罪了别人,就有人诬告他谋反,汉文帝听说此事后大怒,立马派人将周勃打入大牢。不管在哪个朝代,造反必然是死罪,周勃对此也非常清楚,但他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有理也说不清。

俗话说,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曾经高高在上的丞相,现在却沦为阶下囚,而且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被砍头。那些狱卒也看不起他,甚至经常对他冷嘲热讽,周勃感受到了真正的世态炎凉,但他不甘心就这样被冤杀。于是,就让家人送给其中一个狱卒几千两黄金,让他多多照顾一下,至少不被欺负。

狱卒也知道周勃是被冤枉的,在收了他的钱之后,就决定帮他一把。正所谓旁观者清,狱卒在一次给周勃送饭的时候,对他说了“请公主作证”五个字,也正是这五个字救了周勃的命。这五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何有如此大的作用呢?

原来,周勃的长子娶了公主为妻,她是汉文帝的女儿,且深受祖母薄太后的宠爱。狱卒的这句话如同醍醐灌顶,让周勃高兴的不行,趁着儿子探望他的时候,安排儿子让公主帮忙。公主找到了祖母薄太后,声泪俱下地诉说公公周勃被冤枉的事情,薄太后非常生气,立马把儿子汉文帝叫来质问此事。

薄太后怒怼道:“当年周勃跟随先皇打江山,立下了显赫战功,在他手握重兵的时候都没有谋反,现在他要兵没兵,要全没权,你却听信小人的谗言,诬陷他谋反之罪,让我太失望了。”汉文帝本来就是个大孝子,听了母亲的话后,感觉自己的确冤枉周勃了,立马派人将他无罪释放,并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封地。

周勃对那位狱卒相当感激,被释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亲自携带厚礼对他进行感谢。在与家人聊天的时候,周勃曾多次感慨道:“想当年,我率领几十万大军跟随高祖四处征战,很少有人能入我的法眼,现在却被一个不起眼的狱卒的5个字给救了,他就是我此生的贵人。”按照现在的话来说,不要看不起任何人,或许别人无意间的一句话,就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参考

丞相被关入大牢,狱卒对他说了五个字,丞相很快就被无罪释放

皇帝最害怕有人惦记他的皇位,一旦听说哪位大臣有谋反之心,无论情况是否属实,皇帝必然寝食难安,赶紧下令将相关人等抓起来,宁可错杀绝不放过。汉文帝时期,丞相周勃告老还乡后,却由于别人诬陷被关入大牢,本以为

她做皇后三十八年,深得皇上信任,为何死后没有和皇上合葬

提起皇后这个名词,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这个皇后的身家背景。可有这么一个皇后,她是奴隶之女,长大后却成了皇后,在别人看来,这是何等的幸运。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她老年被逼自杀,死后不能和皇上合葬,还就只有一口

异姓王吴芮为何能一站到底? 面对强大的刘邦

刘邦称帝后无时无刻不在为大汉江山的稳定和传承而担心,一种化解不开的焦虑和无奈始终在他心头缠绕。在这样的形势下,几位异姓王的命运就岌岌可危了。韩信、彭越、英布等一个个异姓王在意料之中被铲除,然而,意料之...

异姓王吴芮为何能一站到底? 面对强大的刘邦

刘邦称帝后无时无刻不在为大汉江山的稳定和传承而担心,一种化解不开的焦虑和无奈始终在他心头缠绕。在这样的形势下,几位异姓王的命运就岌岌可危了。韩信、彭越、英布等一个个异姓王在意料之中被铲除,然而,意料之...

61 周勃夺军

汉惠帝没有儿子,吕太后从外面找了一个婴儿冒充是惠帝生的,立为太子。公元前188年,惠帝一死,由这个婴儿接替皇位,吕太后就名正言顺地临朝执政。吕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要立吕家的人为王,问问大臣们可不可

郭松龄深得张学良信任为何反奉

民国时期,东北王张作霖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大军阀,不仅占据了关键的战略要地东三省,而且手下拥兵数十万,掌控了大量的资源。张作霖的一家独大,自然是引人眼红的,再加上他的崛起一直是倚仗着日本人的势力,更是让不

唯周勃能安刘氏天下,可惜差点被冤死狱中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唯周勃能安刘氏天下,可惜差点被冤死狱中”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可以说周勃一手挽救了西汉王朝的江山,甚至是刘邦在世的时候,已经预言了周勃能够安刘氏天下。没有想到在刘邦死

刘邦死前将辅佐重任交给周勃,为什么周勃却差点让吕氏得了江山

据史书记载,汉高帝刘邦在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告诉吕后:“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周勃,何许人也?周勃,乃汉初除异性王外萧何、曹参以下第三大功臣。当年刘邦还是秦末沛县一村官的时候,周勃就是他

此人官至两江总督,深得康熙信任,却因母亲的5个字被处死

清朝两江总督很不简单,官衔为从一品,权力更是在巡抚之上,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如此重要的职位,非皇帝信任之人不能担任,晚清的李鸿章、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曾当过两江总督。康熙年间,两江总督噶礼,可以说是皇帝身

刘邦得力战将周勃为什么辞去右丞相职位?

周勃,西汉开国将领、宰相。公元前209年,随刘邦起兵反秦,以军功拜为将军,赐爵武威侯。周勃的祖上原本是卷县人,后来迁到沛县,在早年间,周勃以编织养蚕的器具为生,据说他尤其擅长吹箫,经常为有丧事的人家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