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之前没有眼镜,人们近视了怎么办?
Posted 怎么办?
篇首语: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之前没有眼镜,人们近视了怎么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之前没有眼镜,人们近视了怎么办?
现在的我们,如果眼睛近视了,是有眼镜可以用的,不光有架在鼻梁上的实用的眼镜,还有只具有装饰作用的眼镜,还有隐形眼镜,单边眼镜等等,种类非常多。但是,人类近视并不是现代才有的问题,毕竟用眼过度的历史课远远早于眼镜的历史。那么,古代人们如果近视了该怎么办?明朝的时候有眼镜了还好办,明朝之前没有眼镜的时候人们会怎么做?
先来看看眼镜的发展史。因为眼镜不单单是矫正近视,还包括远视、老花等等不同的眼镜,所以在欧洲意大利,1352年的时候就出现了最早的一幅戴眼镜的人物画像,而在我国,明朝中期就已经出现了眼镜,在一些明朝时期的画卷里面,也可以看到极个别的人是戴着眼镜的,但是这样的人真的非常少,再加上人物众多,不仔细观察也是看不出来的。
明朝万历年间,眼镜的名字是叫做“”,本意是用来形容云彩很厚。崇祯初年,苏州出现了一位非常厉害的眼镜大师,掌握了制作眼镜的技法,不仅如此,还有什么百花镜、放大镜、多面镜等等,多大数十种,这位大师的名字也就随着他制作的眼镜为名扬四海,他叫做孙云球,还著有《镜史》一书,只可惜33岁就病逝。
不过在此之前,虽然也有一些类似于眼镜的文物出土,只不过造价不低,都是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人的消费品,其实明朝时期眼镜出现之后,这种情况也没有太大的改善,那如果眼睛有问题了怎么办?《本草纲目》有一些记载,比如晚上看书的时候放一盆菖蒲,吸收烟火,保护眼睛。《养病漫笔》中也有用枸杞子榨油来点灯,这样不会伤害眼睛。
如果不幸近视了也有办法,东汉时期就出现了放大镜,用放大镜看东西,不就不需要凑太近了吗?只不过,古代读书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够做得来的,而且古人读书写字大多数都不会像现在这样凑得太近伤眼睛,不过像一些清朝皇帝没日没夜的批改奏折,伤了眼睛,那也没问题,因为他们是消费得起眼镜的,比如雍正,就有35副眼镜,所以根本不用为他们操心。
相关参考
根据史书记载,「眼镜」最早出现是在明代,那么明代以前的人,若是近视该怎么办?近视在过去可以说是「富贵病」,因为普通老百姓基本上是没有多余的钱读书,识字率低。加上古代人普遍营养不良,导致有夜盲症,在夜晚
根据史书记载,「眼镜」最早出现是在明代,那么明代以前的人,若是近视该怎么办?近视在过去可以说是「富贵病」,因为普通老百姓基本上是没有多余的钱读书,识字率低。加上古代人普遍营养不良,导致有夜盲症,在夜晚
最早的眼镜13世纪中期,英国学者培根发现了一个现象:好多人视力不好,看不清书上的字。于是他就想,要是有一种仪器,可以让人们看得更清楚那该多好。为此,他做了很多实验,可都没有成功。一天雨后,培根来到花园
黄克诚,湖南人,1925年参加革命,历任西满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黄克诚眼睛高度近视,戴着一副金边眼镜,上了前线,一看就是一个大官。四野的老人说到黄克
黄克诚,湖南人,1925年参加革命,历任西满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黄克诚眼睛高度近视,戴着一副金边眼镜,上了前线,一看就是一个大官。四野的老人说到黄克
古代人近视怎么办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近视是怎么造成的呢?我们可以科普一下这件事。其实近视分为两种诱发因素,一种就是天生的,跟你的基因遗传是有关系的。当然了这不是说你父母近视了,你一定就
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患近视眼有的同学上课时看黑板上的字很模糊,可看书、写字都很清楚,这种看远模糊、看近清楚的现象,叫作“近视”。那么,近视是怎样形成的呢?青少年为什么容易患近视眼呢?一般来说(相对于成年人
1523年,发生在宁波的争贡之役堪称明朝历史上最知名的事件之一。由于肇事者的日本属性与后来的倭寇风暴,让这场积蓄已久的意外都显得格外刺眼。然而,仅从事件本身的过程而言,明军战斗力的虚弱同样暴露无疑。畸
产科交班的时候经常会听到某某,今天手术……之类的话。这里就简单说一下为什么是剖宫产的一个指征。首先说一下,高度近视指的是近视度数大于600度、伴有眼轴延长、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性等退行性变为主要特点
1523年,发生在宁波的争贡之役堪称明朝历史上最知名的事件之一。由于肇事者的日本属性与后来的倭寇风暴,让这场积蓄已久的意外都显得格外刺眼。然而,仅从事件本身的过程而言,明军战斗力的虚弱同样暴露无疑。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