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皇上在饒陽吃了一頓飯,為何念叨一輩子

Posted 皇上

篇首语: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有個皇上在饒陽吃了一頓飯,為何念叨一輩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有個皇上在饒陽吃了一頓飯,為何念叨一輩子

起初,劉秀在薊縣失敗,隊伍中傷亡慘重,劉秀帶著殘兵從薊縣跑出來,決定南下逃向洛陽。可是上山容易下山難,當初來河北的時候,浩浩蕩蕩,所向披靡,現在回洛陽,可就難了。河北王朗重賞通緝劉秀,只要是能抓到劉秀的,馬上封十萬戶侯。王朗這個人是算命先生出身,那腦袋轉的可快,他知道劉秀在河北對他是威脅,所以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除掉劉秀,就算劉秀遠離了河北,將來也是對他威脅很大。劉秀被這樣通緝,城池是不能走了,所以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他們見城就繞道,又是上山又是過河,日夜兼程,連吃飯都不停留,只好邊走邊吃乾糧。進不了城,不能採購,只能將很少的糧食節省來吃,真是饑一頓飽一頓,落魄不堪。

這一天,來到了饒陽縣境內一個叫做無蔞亭的地方,此時正是初冬,本來氣象就冷,又沒飯吃,餓的更冷了。一行人實在是走不動了,在亭子裡休息。劉秀從心理上到生理上都被摧殘的不行,戰爭殘酷,慘敗逃走,政治上的智鬥也是凶險無比,從起兵以來,雖然每天活在驚恐和喜悅交織的世界裡,但餓不著啊。這次可是一次全新的體驗,饑餓和寒冷交叉著向劉秀襲來,劉秀現在已經不知道自己是餓還是冷了,隻覺得天旋地轉,想渾渾的睡過去。當他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發現他的副將馮異正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豆粥看著他。時天寒烈,眾皆饑疲,異上豆粥。(《後漢書》卷一七《馮異傳》) 一碗簡單的豆粥,劉秀喝完後,頓時精神抖擻,隻覺得一股暖流從咽喉到胃部,全身上下都暖了起來。本來已經稍染傷寒,這豆粥一碗下去,真是粥到病除。

一碗豆粥為劉秀續了命,一行人繼續南下,這天來到了南宮,天有不測風雲,下雨了。初冬的雨,似水似雪,風兒還大,雪花打在臉上立刻融化從冰水,無蔞亭剛剛半血復活,屋漏又遭連夜雨,大家衣服都淋透了,還好鄉間路旁竟然有一處空房子,劉秀進來避雨。大家整頓好後,劉秀可能在想,要是再有一碗豆粥就好了。這時他下意識的看了一眼馮異,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可是馮異根本沒理他,正在抱著柴火,與鄧禹一起生火。火燃燒起來,大家脫了衣服,把身子擦乾,把衣服烤乾,首先保證自己不被傷寒侵入才能想下一步需要做什麽。就在這是,神奇的事情又發生了,馮異像是一名魔法師一樣變出了一些麥子,一會兒就煮成了麥飯給大家吃。這還不說,馮異又用一堆菟絲草,做了一件菟絲披肩送給劉秀。

劉秀洛陽登基後,有一次向馮異下詔說:“倉卒無蔞亭豆粥,沱河麥飯,厚意久不報。”可見在劉秀心中,這兩件普通的食物一直在他心裡,久久不能忘懷。豆粥和麥飯在劉秀身上化為了力量,這份溫暖的情義成了劉秀一生的記憶。劉秀當然不會忘記馮異,開國後,馮異被封為征西大將軍、陽夏侯,在著名的雲台二十八將中名列第七位。

文圖來自網絡,侵刪

相关参考

一輩子不洗澡,臭味十米外都能聞到,中世紀歐洲成員為何會這樣

洗澡這個生活習慣是一種講衛生的表現,他除了可以把東西洗掉之外,更有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然而,這樣一個人人都知的衛生問題,在中世紀的歐洲卻是一種極為奢侈的事情,他們甚至有著「終身不洗澡」的習慣,雖然現在

蕭皇後美了一輩子,50多歲被迫改嫁5次,最終願望是與楊廣合葬

上篇文章說了蕭美人從被遺棄的公主到楊廣的王妃,又從王妃升職為太子妃的過程。這一篇是她當皇後的繁華與隋朝滅亡後被迫改嫁5次的坎坷經歷。01楊廣是個昏君,蕭美人卻是個賢明的皇後當上太子4年後,按捺不住的楊

蕭皇後美了一輩子,50多歲被迫改嫁5次,最終願望是與楊廣合葬

上篇文章說了蕭美人從被遺棄的公主到楊廣的王妃,又從王妃升職為太子妃的過程。這一篇是她當皇後的繁華與隋朝滅亡後被迫改嫁5次的坎坷經歷。01楊廣是個昏君,蕭美人卻是個賢明的皇後當上太子4年後,按捺不住的楊

和懂得心疼你的人在一起,才能過好一輩子

一個人是否真正愛你,是能從他的行為舉止看出來的。真正愛你的人,會包容你的缺點、呵護你的周全,不會輕易地讓你受到委屈。和一個懂得心疼你的人在一起,才能過好一輩子。楊絳先生和錢鍾書的愛情讓很多人動容,兩人

寫一輩子也成不了書法家

文/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聊起中國的書法文化時,很多網友都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家,比如書聖王羲之,還有唐朝的著名書法家顏真卿,還有宋朝的皇帝宋徽宗,他的瘦金體更是給我們書法愛

一輩子那麼長,孔老夫子的這10句話還是要讀一讀

諸子百家的思想影響深遠,可以這樣說,諸子百家的思想構成了我們中國2000多年的文化秩序和思想內涵。諸子百家據統計共有12家,分別爲:道家、儒家、法家、兵家、墨家、陰陽家、名家、縱橫家、醫家、農家、雜家

古代一位文盲皇帝,一輩子寫2首詩,力壓乾隆4萬首流傳千古

導讀:中國的封建歷史長達兩千多年,從秦始皇到宣統皇帝,一共誕生了500多位皇帝,這還不算那些自立的「草頭天子」。在這500多位皇帝中,文學造詣最高的當屬兩位亡國之君,南唐後主李煜和北宋徽宗趙佶。前者的

諸葛亮死後劉禪一查他的遺產,為何氣得直拍桌子

對於諸葛亮,喜歡三國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是一個非常傳奇的人物,不但一輩子幫助了劉備,最後也扶持了後主劉嬋。在諸葛亮病種的時候,他還給後主很多規勸,並且列出了自己的財產。那時候劉嬋上位的時候才只有十幾歲

鬥了半輩子,郭沫若在魯迅死後寫了兩句話,今天看來一句都沒說錯

“神仙打架,一般人看不懂”,這話用在魯迅和郭沫若之間的世紀之爭上,是再合適不過了。至今很多人都無法理解,明明都是一腔熱血的男兒,而且一輩子都沒見過面,爲何會爲了那點小事鬧得不可開交。兩人鬥得最兇的時候

在五丈原死時,諸葛亮跟了劉備後悔了嗎

跟了一個讓自己一生都值得的男人,諸葛亮這一輩子也算是可以了。當初諸葛亮是窮得要死在家裡耕地,雖然每天都是在讀書,可是日子一眼就望到了頭,心裡非常的不樂意,總是和朋友吹著牛皮,認為自己一定能夠成為歷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