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日本明治維新比清朝末年的改革成功

Posted 白人

篇首语: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為什麽日本明治維新比清朝末年的改革成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為什麽日本明治維新比清朝末年的改革成功

到了19世紀,隨著西方工業革命如火如荼的進行,歐美國家在面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時候擁有了超越一個時代的優勢。

所以,無論是鴉片戰爭還是日本的黑船事件,都是西方國家以極小的力量撬開了一個幾千萬人口,甚至幾億人口大國的國門。

西方的強大讓日本和清朝都歎為觀止,兩國也都開始了對西方的學習,但是學習的結果就不一樣了。日本的明治維新,取得了傑出的成功,成為唯一一個晉升為列強的非白人國家,並且在日俄戰爭中擊敗俄國成為當時唯二的擊敗了白人列強的國家,另一個就是著名的埃塞俄比亞。

但是,日本取得的成績更被人欽佩,因為日俄雙方是一場牽扯到百萬人級別的大戰,參戰雙方日軍40萬,俄軍50萬。

在武器裝備上雙方也是相差無幾,並且在作戰中出現了很多讓同時代的人值得借鑒的東西。

比如,德國觀察團發現機關槍在戰爭中的應用效果極好,於是在一戰的時候德國人成為運用機關槍最好的國家。

和日本同時代改革的大清就差多了,大清帝國雖然也認識到了西方列強的強大,並且希望學習好,可沒想到,甲午戰爭敗給了國力遠不如自己的日本,也宣示著大清改革的失敗。

但是,大清並沒有放棄,隨後又有了百日維新。

然後,百日維新也失敗了。

隨後又有了慈禧組織下的庚子新政。

可以說,大清並不缺少學習的熱情,但他的改革卻一直沒有成功。

其實,兩個國家之所以一個改革失敗,一個改革成功,最關鍵的一個因素是清朝因為沒有日本那種一步到位的深刻改革,從而失去了歷史機遇期。

清朝的改革是一場循序漸進式的改革,看上去好像穩妥,可是沒有取得顯著的效果。

以清朝的軍事改革為例:

大清軍事改革首先開始於鎮壓太平天國時期,當時以李鴻章的淮軍為代表的新式清軍已經裝備了大量洋槍洋炮,但是從軍隊的組織上仍然和其他的舊式軍隊沒什麽區別。為了能夠維持淮軍對朝廷的效忠,淮軍甚至有類似八旗鐵杆莊稼的恩餉,結果,這支軍隊迅速墮落,在甲午戰爭中一敗塗地。

直到甲午戰爭之後,清朝才意識到新式陸軍的重要性,於是命袁世凱為代表的一批有識之士建立了新式陸軍,特徵是“習洋槍,學西法”。

但是,這支軍隊並沒有在1900年和八國聯軍的戰爭中做出貢獻,因為袁世凱不願意和西方人作戰。等到1901年之後,清朝才在全國編練新軍,到1905年決定在全國編練36鎮新軍,但此時已經到了王朝末期,人心盡失,新軍反而成了推翻清王朝的主力。

日本卻不是這樣,講的是一步到位。

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就開始在軍事體制上大刀闊斧的改革的方式,讓甲午戰爭中日軍士兵的戰鬥力遠超清軍。

試想,如果當時清朝有模仿德國陸軍的36鎮新式陸軍,就算是海戰失敗,陸戰也會打贏,最起碼雙方算是打了個平手。

戰爭結束之後,雙方都會在自己的短板方面加大投入,李鴻章也不會那麽怯戰了。

正是因為清朝在改革的時候不夠深入徹底,使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錯失了歷史機遇期,最終失敗!

相关参考

日本人為什麼不過農曆春節

亞洲很多國家,如南韓、越南、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一直都有歡度春節的傳統,但偏偏只有日本沒有保持迎接農曆新年這一個傳統文化。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也是過春節的,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人的新年從中國的春節改成

戳破日本明治維新前民眾識字率高達40%的神話

中文知識界長期流傳一個神話:明治維新前夕,日本民眾的識字率已高達40%以上。這種說法,不止見於通俗歷史讀物,也見於學術著作。下圖即截取自一本嚴肅的學術著作,書中說:「江戶末期男子的識字率是40%~50

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改革运动

1874-1875年,清朝东方邻国日本正值明治维新期间,而北方邻国俄罗斯政府向中国派出一支科学和贸易考察团,考察经由陆路进军中国市场的新途径,调查贸易增长前景,寻找建立领事馆和工厂的地方。上图为187

明治维新的意义

明治维新的意义  明治维新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其成功为日本甚至为全世界带来一些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当中日本经明治维新改革后,变得更富强,因而成为世界强国,军国主义的扩张,令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不断对外扩张,而

你為什麽離成功越來越遠

封面圖來自unsplash,謝謝作者的無私分享你為什麽離成功越來越遠?View.62——《讀五代史伶官傳序》歐陽修不僅能寫文章,議論道理,他還主修國史。李唐滅後,進入五代。梁、唐、晉、漢、周粉墨登場,

日本戰敗後,投降儀式為什麽要在“密蘇裡”

眾所周知,在二戰末期,美日兩國打的不可開交,雖然在武器裝備等方面,美國要遠遠高於日本,但是日本的全國玉碎思想,使日軍實力大增,基本上和美軍打到傷敵1000自損800的地步。為了減少損失,快速結束戰爭,

日本戰國第一美女,為什麽要在天守閣自殺

日本從1467年應仁之亂後進入戰國時代。戰國時代的日本幕府的命令幾乎不能執行,各大名在自己的領地建起獨立的“大名領國”。隨著大名領國的誕生,各地區自然形成的封建秩序開始制度化,在大名分散林立的基礎上建

对明治天皇的评价 明治天皇进行了什么改革

明治天皇是日本第122代天皇,他的一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崛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是日本崛起和兴盛的代表,是日本人心中最英明神武的天皇之一。让我们通过明治天皇简介来见证一下这位颇有能力的天皇。明治天皇

元朝和日本都試圖吞並亞洲,為什麽都沒敢踏入印度

元朝,是中國古代史上武備最為強盛的時期之一。元太祖成吉思汗,雖然在治理國家方面非其所長,但要論及用兵打仗,確實是古代軍事家中當之無愧的第一集群的頂尖水準,一生輝煌戰績,足以和歷史上任何一位天才軍事家相

”洋务运动”和 ”明治维新”之三——没有可比性

为什么国内一片乱哄哄、分裂争斗、政策摇摆的日本能够改革成功,形成君主立宪的局面,走上资本主义社会的道路;而相对而言内部统一、政策连续性好、针对性强的大清,怎么改革就走向末路,最终玩完了呢?毛主席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