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分裂之“分贓不均”,既聯合對外,也相互攻伐

Posted 土地

篇首语:永不毁灭的无价之宝,是一个的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晉分裂之“分贓不均”,既聯合對外,也相互攻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晉分裂之“分贓不均”,既聯合對外,也相互攻伐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春秋到戰國的分界線便是著名的三家分晉。俗話說,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但有永遠的利益。雖然韓、趙、魏三國聯合向外擴張以來,打了不少勝仗,奪了許多土地,但三國在戰爭中獲利大不相同,也就是“分贓不均”,因而產生裂痕。

魏為三國之首,得實利最多:向西奪佔了秦的河西地區,向北越過趙國兼並了中山,向東佔領了廩丘並使齊國屈服,向南則深入中原縱深,攻佔了鄭的酸棗(今河南延津西南),奪佔了楚的大梁(今河南開封)及襄陵(今河南睢縣)地區。疆域大為擴大。

韓國因與中原國家接壤,乘三國聯合的威勢,也得了不少土地,佔領了鄭的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和宋的彭城(今江蘇徐州),疆域也有所擴大。獨趙國因位於韓、魏之北,雖追隨魏國出兵出糧,多次參加作戰,但魏國從未將戰爭中奪取的土地分給趙國,戰果全為魏國獨佔,趙國一無所得,當然心有不甘。

趙國繼魏國之後,於烈侯六年(公元前403年)在相國公仲連輔助下,也進行了一些改革措施。任用牛畜、荀欣、徐越等,推行“選練舉賢,任官使能,節材儉用,察度功德”等政策。趙國也逐漸強盛起來。趙敬侯元年(前386年),遷都邯鄲。邯鄲位於太行山東麓南北大道上,“北通燕、涿,南有鄭、衛”,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而且靠近中原,便於向南開拓。遷新都當年,曾與趙敬侯爭位而敗逃的趙武公之子趙朝引魏軍襲擊邯鄲,因趙早有充分戰備,魏軍作戰失利敗回安邑。從此,趙、魏之間產生矛盾。雖然以後三國在利害相同的情況下仍能聯合行動,但三晉聯盟開始走向破裂。

趙敬侯二年(前385年),趙開始向中原擴張,進攻齊國,戰於靈丘(今山東高唐南),擊敗齊軍。三年,齊攻廩丘。當時魏武侯正率領大臣在西河郡巡視,不能及時援救,於是向趙求援。趙認為打擊齊國對自己今後向中原發展有利,遂派軍馳援,擊退了齊軍。趙敬侯四年(前383年),趙南下大舉攻衛,包圍了衛都濮陽(今河南濮陽南),實施強攻,並在濮陽之北構築了剛平城(今河南內黃、清豐之間),作為南進中原的戰略基地。衛向魏求救。

由於趙向中原擴張,直接威脅到魏在中原地區的利益,魏武侯親率大軍援衛,在兔台(今河南清豐西南)大敗趙軍。第二年又協助衛軍攻克了剛平城,與此同時還攻趙原來的都城中牟(今河南鶴壁西),破其外城。趙向楚求救。楚令尹吳起於次年(前381年)率兵救趙,深入魏地,渡過黃河,與魏軍戰於州(今河南溫縣東北)西,並屯軍林中(今河南尉氏西),切斷了魏在中原廣大地區與河東魏都安邑之間的聯繫。趙軍乘勢向魏反攻,在棘蒲(今河北魏縣南)擊敗魏軍,接著又南下攻佔了魏的黃城(今河南內黃西)等地。這是戰國初期較大的一次戰爭,持續了三年。

趙敬侯七年(前380年),齊軍攻燕,佔領桑丘(今河北徐水西南)。趙、魏、韓為阻止齊向北擴展,三國聯軍於當年援燕,擊敗齊軍,奪回了桑丘。後年,三國聯軍再次攻齊,進至靈丘(今山東高唐南)。此後三國均以本國利益為行動準則,自謀發展:有時為共同的利害聯合行動,有時為爭奪土地又相互攻殺。三晉聯盟,徹底破裂!

你如何看待三晉分裂

評論區交流一下~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聯合國史上僅有一次,185個國家竟無人反對全票通過

近年來,亞洲地區的發展環境一直比較穩定,除了環境等客觀因素影響外,與亞洲地區唯一存在的永久中立國也有很大關係。永久中立國是指根據國際條約或國際承認,在對外的關係中承擔永久中立義務的國家。聯合國由一百多

汉化改革引发北魏分裂

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登上中原的历史舞台。游牧民族与汉族、游牧民族之间,争城夺地,相互杀伐,战胜者对于战败者进行压迫。北魏统一北方之时,鲜卑政权建立起来,为巩固统治,形成种族间的容忍,便开始了安

历史军事 亞洲一國申請永久中立,美俄立場罕見一致,聯合國180餘國全票通過

全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各個國家之間並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會有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然而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著幾個獨特的存在,它們就是永久中立國。顧名思義,永久中立國就是根據國際條約或國際承認,在對外關

历史军事 亞洲一國申請永久中立,美俄立場罕見一致,聯合國180餘國全票通過

全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各個國家之間並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會有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然而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著幾個獨特的存在,它們就是永久中立國。顧名思義,永久中立國就是根據國際條約或國際承認,在對外關

大明国防体系的第一次挑战 明东南沿海抗倭之战

元末明初,日本正处在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在战争中失败了的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历史上称为“倭寇”。明初,国力强盛,重视海防设置,倭寇未

历史秘闻 孙子立马抽出刀来自残

西晋永嘉之祸后,内迁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相互攻伐,建立政权,连年征战导致北方生灵涂炭,是为五胡乱华。五胡当中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最为强大,是五胡当中唯一一统过北方的。前秦统一北方由苻坚完成,不过前秦

历史秘闻 孙子立马抽出刀来自残

西晋永嘉之祸后,内迁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相互攻伐,建立政权,连年征战导致北方生灵涂炭,是为五胡乱华。五胡当中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最为强大,是五胡当中唯一一统过北方的。前秦统一北方由苻坚完成,不过前秦

魯國三桓實力強大,為何不學三晉分家

春秋第一大國晉國的消亡是從內部瓦解的,其卿大夫勢力超過了晉公所能控制的范疇,最終在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氏瓜分晉國。其實,除了晉國之外,春秋時期另一國家魯國也和晉國有相同的經歷,那為什么魯國卻沒

魯國三桓實力強大,為何不學三晉分家

春秋第一大國晉國的消亡是從內部瓦解的,其卿大夫勢力超過了晉公所能控制的范疇,最終在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氏瓜分晉國。其實,除了晉國之外,春秋時期另一國家魯國也和晉國有相同的經歷,那為什么魯國卻沒

历史秘闻 魯國三桓實力強大,為何不學三晉分家

春秋第一大國晉國的消亡是從內部瓦解的,其卿大夫勢力超過了晉公所能控制的范疇,最終在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氏瓜分晉國。其實,除了晉國之外,春秋時期另一國家魯國也和晉國有相同的經歷,那為什么魯國卻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