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矛盾、爭議的悲劇人物范曄,與他的《後漢書》

Posted 仕途

篇首语:孤独如影随形,我们不能杀死他,只能与他和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充滿矛盾、爭議的悲劇人物范曄,與他的《後漢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充滿矛盾、爭議的悲劇人物范曄,與他的《後漢書》

范曄是南朝劉宋時期的傑出史學家,他撰著的《後漢書》九十卷,文字優美流暢,具有相當高的文學價值。

《後漢書》是范曄唯一存留下來的代表作。其內容包括范曄所作的<本紀>十卷,<列傳>八十卷,以及後人梁劉昭將西晉司馬彪撰寫的《續漢書》之八志三十卷補上而完成此書。全書共一百二十卷。

《後漢書》有系統地記述了東漢一百九十五年的歷史,是研究東漢史事及文學的重要資料。

在范曄短暫的生命歷程中,因歷經東晉末年至劉宋皇朝的政治動蕩時代,再加上他整個家族的興榮衰跌,導致他一生思想言行充滿矛盾與爭議,可以說是大環境造就出來的悲劇人物。

不過,他個人才華洋溢,學問淵博,所撰寫的《後漢書》在史學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家世

范曄出身世族大家。他的家族從曾祖范汪,入仕東晉後,就與晉、宋政權有著密切的關係。

范汪“官至都督”,但後與桓溫不合,故隱退吳郡,以講學著述自終。

祖父范寧亦入仕東晉,一生仕途也因桓溫的影響,幾經波折並不順遂,但他是一位“有學問、有個性、有膽識、有作為計程車大夫”,故頗受晉孝武帝的賞識。後遇赦免官回鄉後,勤於經學,終年不輟。

父范泰,字伯倫,仕晉,桓玄執政時被廢黜,徙居丹徒,仕途受阻撓。後劉裕建宋,因范泰發兵配合,幫劉裕建立政權有功,故劉宋後范泰拜為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少帝劉義符時還頗受禮遇,這也是范氏家族在政治仕途上最榮耀的時刻。

范曄就出生在這個著名的世族之家中。

曾祖范汪大興學校,重視教育,撰有文集八卷;祖父范寧尤勤於經學,終年不輟,所撰《春秋谷梁傳集解》一書流傳至今,清代阮元對此書給予“詳實”的高評價,也成為後世對此書的定評;父范泰一生博覽群書,勤於著述,也常擢拔後進,頗受朝庭的禮遇,撰《古今善言》傳於世。

總之,范氏家族家學淵源,范曄深受家庭的熏陶,加上從小好學,天資聰穎,年少時期就展現其多才多藝的特色,更以善寫文章而負盛名。

范曄雖然出生在一個著名的世族家庭,但范曄的母親非正室,而且“母如廁產之”;儘管他寫得一手好文章,還擅長隸書,通曉音律,但因為是庶妾之子的身份,自然也不被家族重視。

范曄個性孤傲自負,不拘小節,年少時就以讀書入仕為志向,但歷經多次仕途波折,皆無法展現他的志向抱負,最後因謀反的罪名而被殺害。

仕途

范曄的政治立場是支持劉裕的。他曾多次在劉裕之子彭城王劉義康手下任事,頗受宋文帝器重。後范曄任檀道濟部下為司馬,時檀道濟北伐大獲全勝,范曄也是有功之人,故被提拔為尚書吏部郎。

但在宋文帝元嘉九年,范曄為自己惹了一個大麻煩。當時彭城王劉義康身兼宰相,專攬朝政。他的母親彭城太妃去世,舉喪期間,范曄“夜中酣飲……聽挽歌為樂”,劉義康聽說之後暴怒,進讒於宋文帝,將范曄貶為宣城太守。

范曄遭貶,在仕途上是一挫折,但也促使他成為一個名垂青史的史學家。因為仕途不得志,逼得范曄靜下心來,開始刪集以前的後漢史書,準備編纂成一家之言,借以寄托自身的屈伸榮辱之感慨。

范曄種種的違反禮教行為,已受到同儕的不滿與彈劾,但宋文帝愛其才,故沒有將他治罪,雖然范曄受到寬大的對待,但仕途上一直未受到重用。不久,范曄又升任左衛將軍、太子詹事,這是他仕途的最後一次被重用。

在劉宋政權中,范曄雖然擔任過許多官職,但因為個性恃才傲物,缺乏自律,而且一直受到權貴們的打壓排擠,於是產生憤世嫉俗、多疑極端的個性。當時他和沈演之一同受到宋文帝的賞識,但是范曄覺得宋文帝對沈演之有所偏愛,因而心中有所怨憤。

最後,范曄因與魯國孔熙先助彭城王劉義康謀傾宋室,最後引出殺身之禍。彭城王劉義康因為長期掌握政權而漸漸權傾朝野,最後引起宋文帝的猜忌。

元嘉十七年,宋文帝貶宰相劉義康為江州刺史。於是元嘉二十一年,劉義康的幾位心腹積極籌劃(正)變,其中孔熙先見范曄對朝廷不滿,所以極力拉攏他成為黨羽,范曄因此而加入。後來,(正)變失敗,范曄被捕,於元嘉二十二年慘遭殺害。

范曄才華洋溢,學術淵博,本可在史學上取得更大成就,然而由於他自蹈死地,踏入逆亂之中,故正值壯年之時被殺,致使其《後漢書》也沒能全部完成,實乃憾事。

范曄撰寫的《後漢書》在體例、史料、敘述等方面皆有自己的特點,所以在它問世之後,各家的後漢史書逐漸被淘汰,只剩下它流傳於世,范曄也因此步入著名史學家的行列而名傳千古。

相关参考

“雖無嵇生琴,庶同夏侯色”中的嵇生、夏侯指的是誰

南朝宋史學家,范曄,出生於士族家庭,他才華橫溢,博覽群書,寫下的《後漢書》與《史記》、《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一大分裂時期,也是戰爭不斷的時期。范曄滿腹經綸且握有兵

历史秘闻 兩個家庭的悲劇,誰擔責

近日,發生了一件耐人尋味的「人間悲劇」,年初,在江西九江,許女士的兒子因患癌做體檢,卻意外發現兒子並非親生。幾番追溯之後,許女士認為,這是當年的接生醫院抱錯孩子所造成的。隨後,經過長達半個月的走訪,徐

最有爭議的四位歷史人物,他們是否真實存在

八賢王―趙德芳在戲曲演義中,趙德芳也被虛構為手持金鐧,上打昏君,下打讒臣的正氣凜然的「”八賢王”形象,是正義化身。熊大木《楊家將傳》中的「”八王”署名是宋太祖的兒子趙德昭。《楊家府演義》中的「”八王爺

最有爭議的四位歷史人物,他們是否真實存在

八賢王―趙德芳在戲曲演義中,趙德芳也被虛構為手持金鐧,上打昏君,下打讒臣的正氣凜然的「”八賢王”形象,是正義化身。熊大木《楊家將傳》中的「”八王”署名是宋太祖的兒子趙德昭。《楊家府演義》中的「”八王爺

历史秘闻 最有爭議的四位歷史人物,他們是否真實存在

八賢王―趙德芳在戲曲演義中,趙德芳也被虛構為手持金鐧,上打昏君,下打讒臣的正氣凜然的「”八賢王”形象,是正義化身。熊大木《楊家將傳》中的「”八王”署名是宋太祖的兒子趙德昭。《楊家府演義》中的「”八王爺

臺兒莊大捷後發生的悲劇

在臺兒莊取得勝利僅僅一個月後,國軍竟再次被日軍包圍,最終被迫放棄徐州,這情形不禁讓人想起剛結束不久的淞滬會戰。難怪陳誠在徐州會戰後發出感慨:“這是前車之鑑,卻沒能為後車之鑑呀。”5月15日,日軍大舉開

臺兒莊大捷後發生的悲劇

在臺兒莊取得勝利僅僅一個月後,國軍竟再次被日軍包圍,最終被迫放棄徐州,這情形不禁讓人想起剛結束不久的淞滬會戰。難怪陳誠在徐州會戰後發出感慨:“這是前車之鑑,卻沒能為後車之鑑呀。”5月15日,日軍大舉開

历史秘闻 反映人類悲劇,慎入...

每一副圖片都是一個有力的故事,一個具有震人心魄並能改變世界力量的悲傷故事。每一次看到,我們的心靈都會顫抖一次。從奧馬伊拉·桑切斯死亡的悲劇,到讓人毛骨悚然的1984年博帕爾毒氣災難,這些照片依然具有鮮

历史秘闻 反映人類悲劇,慎入...

每一副圖片都是一個有力的故事,一個具有震人心魄並能改變世界力量的悲傷故事。每一次看到,我們的心靈都會顫抖一次。從奧馬伊拉·桑切斯死亡的悲劇,到讓人毛骨悚然的1984年博帕爾毒氣災難,這些照片依然具有鮮

历史军事 頗具爭議的納粹救火隊員兇殘成性,德國將領中尤其扎眼

在第三帝國當中論名氣,他或許沒有三大名將的名號拉風,但要問起誰是二戰德國最靠譜的防禦大師,那他一定是最佳的人選,此人就是:沃爾特·莫德爾元帥。莫德爾1891年元月24日出生於東普魯士的廷根一個中產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