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朱棣能取勝的原因是

Posted 叔叔

篇首语:知识以生命为前提,以经验为条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靖難之役,朱棣能取勝的原因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靖難之役,朱棣能取勝的原因是

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以“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為理由,起兵奪了自己親侄子的皇位。

這場戰爭就是靖難之役,又稱靖難之變,結果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稱帝為明成祖。

那麽為何一個集中全國兵力,財力,在各方面佔據絕對優勢的帝國皇帝朱允炆最後會敗給一個起兵不足千人,糧草廖廖的地方藩王呢?

事情還要從明朝建立初期開始說起,當時國家剛剛建立,加上邊境還有蒙元舊部貴族騷擾,朱元璋大力分封自己的宗室後代為王。

這些藩王不但個個擁兵自重,允許在邊塞負責築城屯田、訓將練兵、巡視要害、督造軍器,而且都有一定的軍事自主權。

有一次朱元璋和自己的孫子朱允炆談話就說到:“我早就安排你的叔叔為你守護邊疆,大可以放心的做你的皇帝。”

這時候朱允炆就憂心忡忡:“外敵入侵有叔叔們對付 ,如果叔叔們有異心,怎麽辦?”

由此可見,明朝初期,藩王勢力過重就為後來的建文帝落敗埋下了一個很重要的伏筆。

朱元璋去世以後,二十一歲的建文帝登基,朱元璋臨終以前還特意強調了“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禁止各藩王來京城給自己送葬,就是為了防止謀權篡位。

朱元璋的九個兒子明知道不許來京城送葬的禁令,仍然不管不顧地奔向南京。

建文帝為了鞏固自己皇權,攔在趕往南京吊唁的各藩王面前,宣讀高祖遺命,令他們返回。

對於建文帝來說,這時候鎮守北部邊疆的諸王已有很大的權勢,削減藩王是首要之事。

這時候在削藩順序上就有了爭論,齊泰認為應先削實力最強的燕王,但黃子澄認為燕王有功無過。

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兄弟,怕日後兄弟二人沆瀣一氣,建文帝就拿勢弱的周王開了刀。

後來又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為庶人,其中湘王朱柏不堪受辱,為保名節舉家自焚。

有人說建文帝的削藩措施太急,直接就激化了朝廷和各位藩王的矛盾,實力最強的燕王成了重藩之首。

由此,建文帝和朱棣的博弈拉開了序幕。

建文帝的這些舉動讓朱棣起了警覺,開始謀劃造反,表面上是恭恭順順,背地裡外結瓦剌韃靼牽製東北的朝廷軍隊,另一方面重金收買重臣。

朱允炆在削藩過程中先是調整了燕王所在屬地北平的高層,抽調了燕王的軍隊,還派了耳目監視燕王。

但是因為之前對於湘王受辱自盡,朱允炆不想自己在背上殺害叔叔的罪名,在駕空了朱棣的權利以後,只是觀望,沒有接下類的舉措。

朱允炆無疑是心太軟了,從小生活在皇室的朱允炆不懂現實的殘酷,受父親朱標的影響,在乎手足之情,希望能感化自己的叔叔回頭。

在朝廷限制朱棣權利後,朱棣就開始裝瘋賣傻,在鬧市區嬉鬧,大喊大叫,語無倫次,暗地裡抓緊操練兵馬,建造兵器。

可惜好景不長,葛城叛變將這些不法行為告訴建文帝,密告朱棣即將起兵造反。

相关参考

元朝滅亡後仍然擁兵百萬,為何不趁 ”靖難之役”時打回北京

1367年10月,雄踞江南的朱元璋開始了漢族有史以來規模最為宏大的北伐之戰。短短十個月的時間,明軍便攻破了元大都。不久,朱元璋改大都為北平,宣布大明君臨天下。至此,統治中國長達98年的元朝覆滅,其殘余

元朝滅亡後仍然擁兵百萬,為何不趁 ”靖難之役”時打回北京

1367年10月,雄踞江南的朱元璋開始了漢族有史以來規模最為宏大的北伐之戰。短短十個月的時間,明軍便攻破了元大都。不久,朱元璋改大都為北平,宣布大明君臨天下。至此,統治中國長達98年的元朝覆滅,其殘余

削藩運動、靖難之役,糊塗叔侄破壞了朱元璋精心打造的國防體系

15年浴血奮戰,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一統中華,成了中國古代史上一位傑出的皇帝;32載勵精圖治,明太祖完成頂層設計,為後世子孫奠定了堅實基礎,大明帝國揚帆啟航。殊不知自己前腳剛離開,不聽話的子孫們就開始

削藩運動、靖難之役,糊塗叔侄破壞了朱元璋精心打造的國防體系

15年浴血奮戰,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一統中華,成了中國古代史上一位傑出的皇帝;32載勵精圖治,明太祖完成頂層設計,為後世子孫奠定了堅實基礎,大明帝國揚帆啟航。殊不知自己前腳剛離開,不聽話的子孫們就開始

靖難之役失敗後,建文帝出逃三十九年後回宮,宮中人人皆稱老佛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本以為能夠將皇位傳給太子朱標,可是明朝建立沒過多久,太子朱標就死了。這讓朱元璋非常傷心,嫡長子的死,按理說應該傳位下一個皇子。不過朱元璋沒有這樣做,反而是將皇位傳給了朱標的長子朱允炆

靖難之役失敗後,建文帝出逃三十九年後回宮,宮中人人皆稱老佛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本以為能夠將皇位傳給太子朱標,可是明朝建立沒過多久,太子朱標就死了。這讓朱元璋非常傷心,嫡長子的死,按理說應該傳位下一個皇子。不過朱元璋沒有這樣做,反而是將皇位傳給了朱標的長子朱允炆

明朝大規模屠殺宮女案

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是明朝第三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於應天,時事征伐,並受封為燕王,後發動靖難之役,起事攻打侄兒建文帝,奪位登基。死後原廟號為「太宗」,百

明朝大規模屠殺宮女案

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是明朝第三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於應天,時事征伐,並受封為燕王,後發動靖難之役,起事攻打侄兒建文帝,奪位登基。死後原廟號為「太宗」,百

同是爺爺,馬哈木為後代留血脈,朱棣卻讓孫子去送命

歷史上對於朱棣這個皇帝評價褒貶不一,畢竟他發起了靖難之役,導致死傷無數,但是在這個劇里,朱棣顯然不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他有血有肉,有真情實感。對於自己犯過的錯也一直在懊悔。朱棣的性格有點疑神疑鬼,這點

同是爺爺,馬哈木為後代留血脈,朱棣卻讓孫子去送命

歷史上對於朱棣這個皇帝評價褒貶不一,畢竟他發起了靖難之役,導致死傷無數,但是在這個劇里,朱棣顯然不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他有血有肉,有真情實感。對於自己犯過的錯也一直在懊悔。朱棣的性格有點疑神疑鬼,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