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後悔沒殺董卓,此一事暴露其短板,關羽也不怎地

Posted 目光

篇首语:挨金似金,挨玉似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張飛後悔沒殺董卓,此一事暴露其短板,關羽也不怎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張飛後悔沒殺董卓,此一事暴露其短板,關羽也不怎地

假如我們停留在《三國演義》第一回,那張飛是有勇有謀,眼光獨特的人,只聽到一個“漢室宗親”,看了看劉備的面相,就決定拋家舍業支持和追隨劉備了。

這種氣魄,一看就是能人。

可是,越往後看,張飛越魯莽,仿佛換了個人,他的“能”也只有打了。

這是看《三國演義》,若是看《西遊記》,恐怕會認為真張飛死了,後面追隨劉備的是假張飛。

就像很多人認為經歷了“真假美猴王”之後的孫悟空變了一樣,以為真孫悟空死了。

曹操“矯詔”起兵,又作檄文以達諸郡,相邀大家一起討伐董卓的時候,“劉關張”也聽到了風聲,想去摻和,半路遇上了公孫瓚,劉備決定投靠,跟隨公孫瓚去討董。

得知大哥的決定後,張飛說了一句:“當時若容我殺了此賊,免有今日之事。”

這句話,成為張飛的轉折點,從這之後,他就是一個單純的魯莽勇者了。

一、目光短淺

生逢亂世,有武藝,有靠山,雖然靠山不是很大,但也有了邁上人生巔峰的機會了。

當初他想入伍剿滅黃巾軍起義,就是想著飛黃騰達,可只是成為了縣尉的兄弟,他就滿足了。

這就是目光短淺,小小縣尉,在那個時代還真不如他張飛屠豬賣酒呢,做生意起碼能吃飽飯,小小縣尉搞不好要掉腦袋,更別提他只是縣尉的義弟了。

亂世出英雄,越亂越好。

當然,戰亂就有傷亡,對國對家都不好,可已經如此了,就該趁著亂世打拚出一片天地,目標要長遠。

二、看不清現實

當時的亂世,是殺一個董卓就能解決問題的嗎?

不是。

就算他張飛殺了董卓,袁紹和曹操殺了何進,那還有丁原呢。

丁原有呂布這樣的大將,並且是何進讓他進京的,何進死了,他會怎樣?仗著自己的兵馬,把持朝政。

殺了丁原,還有袁紹、曹操、各地豪強呢。

所以說,殺個把奸臣沒有用,他能把去跟曹操匯合的十七鎮諸侯都殺了,那可能有用,但他也沒那個本事。

現實在於東漢已經回天無力,官場從上到下都爛透了,沒有哪個大臣能力挽狂瀾,必須出現新的皇朝,從頭開始,才能結束亂世,讓百姓們安居樂業。

三、看不清人

看不清現實也就算了,很多人也看不清,可他連人也看不清。

看不清袁紹、曹操、孫堅等,也就算了,可他連劉備都看不清。

他以為劉備甘心當那麽個小小縣尉,以為劉備真的想匡扶漢室,以為劉備真的想不停的東奔西走找靠山,等等。

其實都不是,劉備恨不得馬上被大臣們擁立為帝,恨不得馬上能位列三公,恨不得自己馬上有稱霸一方的實力,恨不得別人一聽到他“漢室宗親”的身份就為他付出一切的一切,等等。

劉備,比任何人都想當皇帝,他是漢室宗親,天下本就是劉氏的,他也有資格。

張飛說殺了董卓就沒事兒了,真要沒事兒了,過幾年之後,劉備估計要成為他殺的目標了。

說出殺董卓的話,暴露了張飛的短板,有勇無謀,目光短淺。

至於正史,就不提了,咱隻說演義。

還有那關羽,水準也不怎麽樣,張飛說了殺董卓,他緊接著說“事已至此,即當收拾前去。”

這是在安慰張飛,看這意思,他與張飛一個水準,只是稍微強一點兒,不多嘴,大哥說什麽,他做什麽,他也沒資格說什麽,一個殺人犯,沒有劉備,他還是在推著車子賣貨,饑一餐飽一餐。

怪不得劉備投靠了很多人,直到遇上諸葛亮才真正開始強大。

就他這倆兄弟吧,遇上動腦子的事兒,劉備還真沒法兒跟他倆商量,他倆能理解就不錯了。

說在最後:

張飛真是這般魯莽,看不清現實嗎?不盡然。

之所以出現了魯莽的張飛,是作者需要他魯莽勇猛的一面,不需要他有什麽太多的智慧罷了。

但,正是這樣的安排,才給了後人以警示。

很多人說張飛魯莽,其實這很多人裡也有很多人就是“張飛”,遇事往往會後悔,可多想想,不怎樣也會怎樣,因為事情就是那樣的發展方向,你看透了,也就不氣了,也就沉穩了許多。

可怕的不是現實,而是看不清現實。

(萌書生“笑歎三國”第15期)

注:本文部分來自互聯網圖片很難核實明確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書生刪除!

相关参考

開車多年後才知道,油表燈亮了原來還能跑這麼遠,後悔沒有早知道

開車多年後才知道,油表燈亮了原來還能跑這麼遠,後悔沒有早知道開車上路最擔心的就是半路拋錨,而汽車半路拋錨的原因主要就3個,一個輪胎爆胎,車子無法繼續向前行駛,其次就是發動機出故障,車子無法繼續向前行駛

《資治通鑒》一個細思極恐的故事,相王臨死之前,才後悔沒讀史書

不讀書後果有多嚴重?元嘉十七年(440年),相王劉義康啟程離開京師,他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為了這個帝國奉獻了一切,自己對兄長、當朝的皇帝亦鞠躬盡瘁,為什么會落得這樣的下場?他不禁問了名為送行,實為監視

《資治通鑒》一個細思極恐的故事,相王臨死之前,才後悔沒讀史書

不讀書後果有多嚴重?元嘉十七年(440年),相王劉義康啟程離開京師,他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為了這個帝國奉獻了一切,自己對兄長、當朝的皇帝亦鞠躬盡瘁,為什么會落得這樣的下場?他不禁問了名為送行,實為監視

如果關羽沒有主動請纓,而是由張飛出戰華雄,又是怎樣的結果呢

?作為蜀漢五虎上將中最兇悍的一位,張飛一向以作戰勇猛、敢打硬仗而著稱於世。十八路諸侯會盟共討董卓,在汜水關前被董卓麾下的西涼猛將華雄所阻。經過連番惡戰,盟軍是連戰連敗,被華雄打得灰頭土臉,損兵折將。關

呂布能順利斬殺董卓,多虧一老鄉幫忙,戰力與呂布齊名

文|書生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對“呂布誅董卓”這段肯定不陌生,事實上呂布能夠成功殺死董卓,還得感謝一個老鄉,那就是李肅。李肅這個名字可能肯多人都沒聽過,他是東漢末年著名權臣董卓麾下的騎都尉,出生年月不詳

若關羽被曹操所打動,張飛真能大義滅親,下手殺死關羽不

按照題目的意思,關羽真的投降了曹操,也就是說會造成關羽和張飛就反目成仇的結果,兩個人必有生死之戰,而關羽非常的厲害,那麽張飛能不能夠打死關羽呢?在我看來,張飛是真的能夠殺死關羽,原因有下面幾個。(根據

三國時期關羽張飛打仗到底用的什麼兵器

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和張飛的丈八長矛青龍偃月刀是整個三國故事中最為著名的兵器,它幾乎與關羽融為一體,關於它的傳說人們耳熟能詳: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醜、過五關斬六將……即便到今天,這種造型的刀仍被稱作「關

三國時期關羽張飛打仗到底用的什麼兵器

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和張飛的丈八長矛青龍偃月刀是整個三國故事中最為著名的兵器,它幾乎與關羽融為一體,關於它的傳說人們耳熟能詳: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醜、過五關斬六將……即便到今天,這種造型的刀仍被稱作「關

劉備為何留關羽守荊州,趙雲張飛能力不行嗎

三國時期,劉備手下有五虎大將,他們分別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當然五虎將的稱呼主要來自於《三國演義》中的描寫,歷史上沒有這麼個稱號。但即使在《三國志》的記載里,這五人也是蜀國最厲害的幾位上將軍

劉備諸葛亮讓張飛迎戰馬超,如果換成關羽,結局將會如何

蜀漢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都是超一流武將,都在三國24名將前十。有人提出疑問,這五個超級猛將,他們之間互相挑戰過沒?據三國演義相關描述,確實有兩個人有一場巔峰對決。他們是張飛和馬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