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八十萬禁軍,一戰不如一戰,宋朝為何被小小西夏吊打

Posted 西夏

篇首语: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坐擁八十萬禁軍,一戰不如一戰,宋朝為何被小小西夏吊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坐擁八十萬禁軍,一戰不如一戰,宋朝為何被小小西夏吊打

導語

公元1038年,黨項首領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西夏與宋朝關係徹底破裂,很快陷入戰爭。從1040年到1042年的三年時間內,雙方爆發多次大戰,從三川口之戰到好水川之戰,再到定川寨之戰,宋軍竟三戰三敗,傷亡慘重,不得已與西夏達成和議。坐擁八十萬禁軍的宋朝,為何三戰皆墨,“一戰不及一戰”,被小小西夏吊打?深入分析其中原因後就會發現,宋朝的被動挨打一點都不冤。

宋夏戰爭略述:三戰皆墨,一戰不如一戰

1、三川口之戰:夏軍圍城打援,宋軍傷亡萬餘

公元1040年正月,西夏揚言進攻延州(今陝西延安),知州范雍上書朝廷請求增援,李元昊又使用詐降之計,誘使范雍放鬆警惕,發動突然襲擊,攻破延州外圍據點,進而包圍延州,然後圍城打援,在延州附近的三川口設下埋伏,一舉擊潰宋軍一萬餘眾,兩名統帥劉平、石元孫一死一俘,幸虧天降大雪,西夏軍隊補給不足,被迫撤軍解圍,延州才得以幸存。

2、好水川之戰:夏軍誘敵深入,宋軍全軍覆沒

三川口之戰後,宋仁宗撤了范雍的職,啟用名臣韓琦、范仲淹協助夏竦守邊。范仲淹和韓琦在對夏策略上分歧嚴重,范仲淹主張以防禦為主,韓琦卻主張進攻,宋仁宗求勝心切,選擇了支持韓琦。

公元1041年二月,韓琦聽聞西夏將進攻渭州,便派兵抄截夏軍後路,沒想到狡猾的李元昊早就設下埋伏,他設計誘敵深入,宋軍則輕敵冒進,在好水川進入西夏的埋伏圈。夏軍突然殺出,打得宋軍丟盔棄甲,主帥任福壯烈戰死,陣亡六千餘人,夏軍乘勝大掠而去。

好水川之戰後,本是漢人的西夏宰相張元賦詩一首,把對手徹底嘲笑了一番:“夏竦何其聳,韓琦未有奇,滿川龍虎走,猶自談兵機”,宋朝君臣聽說以後,竟無言以對。

3、定川寨之戰:夏軍以逸待勞,宋軍傷亡慘重

好水川之戰後,宋朝調整策略,采取了范仲淹的積極防禦政策,但這一調整尚未見效,宋朝又迎來一場慘敗。公元1041年閏九月,西夏兵分兩路,進攻宋朝鎮戎軍(今寧夏固原),渭州知州王沿派大將葛懷敏率兵迎戰。這次雙方正面接戰,葛懷敏輕敵冒進,在定川寨被夏軍包圍。夏軍毀掉木橋,截斷宋軍退路,又斷絕了宋軍飲用水源,迫使宋軍不戰自亂,不得已選擇突圍,混戰之中,葛懷敏等十多名將官戰死,陣亡九千餘人,幾乎全軍覆沒。夏軍大舉入寇,大肆掠奪一番後方才退兵而去。

短短三年時間內,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定川寨之戰,宋夏三次交戰,宋軍三戰三敗,傷亡慘重,震驚朝野,“恐夏症”一時在宋廷蔓延開來,宰相呂夷簡驚呼:“一戰不及一戰,可駭也!”

宋朝慘敗原因:天時、地利、人和,全面處於下風

宋朝一向以“冗兵”著稱,而“冗兵”在宋仁宗時期達到頂峰。宋夏戰爭前夕,宋朝軍隊總人數高達一百多萬,其中禁軍就有八十多萬,同時期西夏總人口才不過三百萬。建國八十餘年,坐擁八十萬禁軍的宋朝,為何被一個小小西夏吊打?其實,宋夏戰爭還沒開打,勝負就已經注定了。

原因1:宋朝承平日久,高層懈怠,軍備松弛,西夏圖謀已久,突然發難。

宋朝經過趙匡胤、趙光義哥倆的開拓,到宋真宗時已經進入守成時代。澶淵之盟後,宋遼實現長期和平,宋真宗大搞封建迷信活動,又是降“天書”,又是封禪泰山,又是祭祀後土,“一國君臣如病狂”,宋面對咄咄逼人的李繼遷,宋真宗沒有采取得力的進討措施,反而妥協退讓,將夏、銀、綏、宥、靜等五州之地白白送給李繼遷,為西夏崛起奠定了基礎。

李繼遷死後,兒子李德明繼位,他依照李繼遷的遺囑,同時向遼、宋稱臣,以和平麻痹宋朝,不斷向西擴張勢力;宋朝承平日久,君臣懈怠,庸碌無為,既缺乏危機意識,坐視西夏壯大,又缺乏改革精神,因循守舊,面對“冗兵”現象,不敢大刀闊斧改革,軍隊人數雖多,卻軍備松弛,缺乏訓練,戰鬥力低下。反觀西夏,經過李繼遷的奮力打拚,李德明的韜光養晦,李元昊的銳意進取,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不斷壯大,已經具備了與宋朝掰手腕的實力。蓄謀已久的西夏一旦猝然發難,宋朝自然猝不及防。

原因2:宋朝統治集團思想不統一,是和是戰,是攻是守,缺乏明確方案。

西夏的發難並非毫無征兆,李元昊繼位後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廢宋朝賜的姓氏、名號,對內不用宋朝年號,下“禿發令”,禁止國民留長髮;大舉動員,在宋遼邊境部署重兵,釋放出出稱帝獨立、對外作戰的強烈信號。即便從1038年李元昊建國稱帝開始算起,到1040年宋夏戰爭爆發,中間也有一年多的時間。這段時間內,李元昊遣使上表,要求宋朝承認其皇帝稱號,野心昭然若揭。

如果宋朝在李元昊繼位之後的數年時間裡,保持足夠警惕,做出相應準備,制定一個統一明確的對夏策略,應該不至於像後來敗得那麽慘。但宋朝統治集團分成兩派,在如何對待西夏是和時戰的問題上爭執不下,有的主張安撫,有的主張備戰。宋夏戰爭爆發前夕,宋朝以夏竦、范雍經略西北邊事,夏竦提出“繕兵壁壘,修利器械,約束將佐,控扼險阻”的長期防禦方針,但宰相張士遜等人卻妄想速決戰,一舉剿滅西夏。宋仁宗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他優柔寡斷,面對大臣的爭執首鼠兩端,不知如何是好,拿不出明確意見,也統一不了思想,坐失抓住戰役主動的良機。

戰爭爆發後,宋朝高層仍然爭議不斷,范仲淹等人主張積極防禦,韓琦等人主張主動進攻,朝廷高層認為“邊臣之情,務誇勇敢,恥言畏怯,區區過慎,坐老吾師”,宋仁宗則是牆頭草,隨風倒,先是支持韓琦的進攻主張,遭遇好水川慘敗後又轉而支持范仲淹的積極防禦。當宋朝君臣在和戰攻守的問題上你一言我一語,爭執不下,拿不出一個明確方案時,西夏卻認準“打”這一條路走下去,李元昊也不搞什麽民主,他說一不二,一個人的意見就是西夏的唯一戰略。如此對比之下,宋朝不敗都難。

原因3:宋朝軍事體制存在缺陷,將從中禦,兵權分散,將帥不協。

宋朝的軍事體制由宋太祖、宋太宗奠定基礎,特別是宋太宗趙光義實行“將從中禦”的馭將之術,喜歡分散統兵將帥的兵權,在一個軍事戰略區內設置多路將帥,又不設總指揮,讓他們互不隸屬,互不統轄,從而製約將帥,防止其擁兵造反。宋真宗、宋仁宗將“將從中禦”奉為“祖宗家法”,堅定不移地執行。

宋夏戰爭期間,宋朝先將西北軍事區劃分為兩路,即涇原秦鳳路和鄜延環慶路,由夏竦、范雍分領,兩人官職相當,互不統轄,不能相互支援,好水川之戰前夕,范雍請求增援時,不能直接調動夏竦麾下兵馬,必須上書朝廷,才能請求增援,導致好水川之敗;後來,宋廷汲取兵權分散的教訓,以夏竦總管陝西,韓琦、范仲淹分管兩路,作為夏竦的副手,但韓琦、范仲淹意見不一致,作為其共同上級的夏竦先是支持范仲淹,後來又迎合宋仁宗的意見,支持韓琦主動進攻,又導致三川口之敗;再後來,宋廷撤了夏竦的職,不設方面總管,將兩路各自一分為二,分為涇原路、秦鳳路、鄜延路、 環慶路四路,韓琦、范仲淹、王沿、龐籍分領四路,互不統轄,進一步分散指揮權,又招致定川寨之敗。

綜觀宋仁宗在位期間的宋夏戰爭,絕大多數時間內,宋朝沿邊各路將帥都是互不隸屬,不相統轄,缺乏能總管各方、統一指揮的方面大帥,甚至出現將帥不協。反觀西夏的李元昊,不管你有幾路將帥,我隻管一路來攻,大軍也只有我一個統帥,對比之下,誰的效率更高,高下立判。

原因4:宋朝缺乏精銳騎兵,機動性差,分散防禦,戰略上處於劣勢。

西夏是黨項建立的國家。黨項是古羌族的一支,很早便生活在青海、甘肅的黃河流域一帶,過著原始遊牧生活。遊牧民族天生擅長騎射,黨項曾在唐朝時幫助出兵幫助平定黃巢起義,戰鬥力十分強悍。西夏人口只有三百餘萬,實行全民皆兵製,族人閑時為民,戰時當兵,遇有征戰,自備馬匹裝備,糧草衣食,沒有糧草輜重部隊拖後腿,糧草不足時則在戰區掠奪物資作為補給,因此他們的部隊機動靈活,兵強馬壯,其精銳重裝騎兵號稱“鐵鷂子”,既擅長長途奔襲,又在大西北的複雜地形中閃轉騰挪,來得快,去得也快,經常利用地利優勢掩護行動,神不知鬼不覺,宋軍難覓其蹤。

反觀宋朝,由於喪失了對幽雲十六州和大西北的控制權,嚴重缺乏馬匹,騎兵數量不足,在宋夏戰場上只能以步兵集團防禦,機動性很差,靠兩條腿在丘陵地帶步行,對突來突去的西夏騎兵望塵莫及,造不成任何殺傷。更重要的是,儘管宋朝在宋夏邊境部署了30萬禁軍,但由於邊境線漫長,宋軍不得不分散兵力,駐守在近千公里的戰線上,又不捨得放棄城池據點。只要對方集中進攻一點,宋軍便被牽著鼻子走,顧此失彼,疲於奔命,在相互救援中兵困馬乏,被敵人抓住機會予以殲滅。處在防禦位置的宋朝原本就處於戰略劣勢,加上缺乏騎兵,更是容易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

原因5:宋朝缺乏優秀將帥,文官少略,武將寡謀,戰術僵化。

宋朝崇文抑武,不以武人為一路主帥,無論夏竦、陳執中、范雍,還是韓琦、范仲淹、龐籍,都是科舉出身的文官。他們之中,只有夏竦、范仲淹富有軍事謀略,其他人則寡於計謀,缺乏軍事經驗,不懂戰術,大多時候只是紙上談兵,胡亂指揮。宋朝的武將則一味勇武,同樣缺少謀略,如劉平、任福、葛懷敏等都是粗勇之人,一逢戰事,便恃勇而驕,輕敵冒進,屢屢中計,每每慘敗。

與宋朝將帥不擅軍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李元昊是一個難得的軍事奇才,他雖然沒讀過孫子兵法,卻深通用兵之道,擅長運用地利之便,發揮騎兵機動靈活的優勢,跟宋軍大打遊擊戰、運動戰,在運動中調動敵人,尋找戰機,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軍有生力量。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大戰役中,李元昊運用了“聲東擊西、圍城打援、誘敵深入、設伏聚殲”等戰術戰法,有的還是重複使用,幾乎一個套路,卻屢試不爽,而宋軍不知吸取戰敗教訓,屢屢上當受騙,中了西夏軍隊誘敵深入之計,戰術僵化,不知變通,充分顯示出宋夏雙方將帥在謀略和戰術上的巨大差距。

結語

真正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不在戰爭之中,而在戰爭之外。無論戰略戰術,還是體制制度,以及軍隊戰鬥力,宋朝對西夏都全面落於下風,因此宋夏戰爭還沒開打,勝負就決定了,宋朝屢戰屢敗早在預料之中。當然,西夏也有致命缺陷,就是綜合國力不如宋朝,後勤保障能力差,打得起耗不起,所以在三大戰役後,宋夏雙方終於達成和議,宋朝再次花錢買了和平。後來,范仲淹等人針對西夏的用兵特點,總結教訓,調整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禦敵之策:“大為城寨,以據其地。俟城寨堅完,當留土兵以守之。”“如下一處,城寨平定。則更圖一處,為據守之策。比之朝去暮還,此為稍便。”

范仲淹這一策略的精髓是“步步為營,穩扎穩打,以守為攻,逐步蠶食”。事實證明,這一調整是積極正確的,也被後來的皇帝沿用。宋神宗、宋哲宗和宋徽宗時期,宋朝進一步優化積極防禦策略,通過實施“淺攻”不斷擠壓西夏生存空間,徹底扭轉了宋夏戰爭的不利局面,一舉取得戰略優勢。

參考資料:《宋史》、《續資治通鑒長編》、《西夏書》、《中國歷代戰爭史》等。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关参考

此人賣友求榮,改變兩位八十萬禁軍教頭命運,最後身首異處

從古至今,賣友求榮之人是最令人痛恨的。因為原本就是朋友,受害者往往對這種人不加提防,因此更容易上當受騙。輕者遭受財物損失,重者家破人亡。在《水滸傳》中,就有一位這樣的人物。正是由於這個人,令兩位八十萬

《水滸傳》不止一個八十萬禁軍教頭,除了林衝還有很多

在《水滸傳》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豹子頭誤入白虎堂”中,魯智深在大相國寺菜園裡為眾潑皮表演武術,將一根渾鐵禪杖“颼颼的使動,渾身上下沒半點兒參差”。由於表演得太精彩,讓路過牆外的一個官人都禁不住喝

淝水之戰為何八十萬大軍不敵八萬人

淝水之戰為何八十萬大軍不敵八萬人淝水之戰,發生於公元383年,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併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前秦出兵伐晉,於淝水(現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交戰,

戲說水滸——林沖和林娘子的愛情悲歌,為什麼林衝要寫休書

看《水滸傳》很多人都說在水滸里就沒有好女人,不是紅顏禍水,就是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唯獨出了一個林娘子,還讓人可惜又痛心。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林沖和林娘子是真感情。林沖是大宋朝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娶了一

與宋江並肩作戰,一度成了皇帝

《水滸傳》中的九紋龍史進這個角色之所以家喻戶曉,並非因為他的武藝高強,而是因為他是書中出現的首位梁山好漢。不過,史進這個人物在小說當中卻高開低走,拜了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為師,武藝提高了不少,但敗家的臭

宋朝真的有那麼富裕嗎

在宋朝養三千名禁軍,要一萬戶納稅者。按125萬禁軍計算,光養活他們就需要420萬納稅戶這是宋仁宗嘉佑八年的統計數。而當時天下只有納稅戶1246萬餘戶僅軍隊一項,就要耗掉天下將近半數納稅戶的稅賦,這個對

經過這一戰,宋朝和西夏終於達成和議

----其實宋朝也很有趣(12)1042年,西夏軍進攻宋涇原路,於定川寨(今寧夏固原西北)擊敗宋軍的作戰。張元又獻計元昊向鎮戎軍進攻,最終目的是經渭州長驅直入,進擊關中地區,「東阻潼關,隔絕兩川貢賊,

經過這一戰,宋朝和西夏終於達成和議

----其實宋朝也很有趣(12)1042年,西夏軍進攻宋涇原路,於定川寨(今寧夏固原西北)擊敗宋軍的作戰。張元又獻計元昊向鎮戎軍進攻,最終目的是經渭州長驅直入,進擊關中地區,「東阻潼關,隔絕兩川貢賊,

唯一被越南吊打的統一王朝,民眾被殺20萬,還差點丟掉廣西

宋朝是歷史上公認的「武功」最弱的王朝,北邊干不過遼、金、西夏,甚至被中原王朝欺負的不敢抬頭的越南,也敢公然挑釁宋朝的權威,差點連整個廣西都丟了。越南和西夏都是中原王朝的割據勢力,唐朝滅亡後,西夏與越南

西夏主動向宋朝議和,為何大宋卻硬不起來,還要花錢買和平

公元1040年到1042年,西夏先後對宋朝發起三次大規模的戰役。很無奈一向疲軟的宋朝三次大戰均已失敗告終。當然,西夏也不好過,因為地小人窮,雖然在戰爭上取得勝利,但國內已經民生凋敝,加上宋朝關閉了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