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军事人物 罗科索夫斯基
Posted
篇首语:最怕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外国军事人物 罗科索夫斯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外国军事人物 罗科索夫斯基
活用军事原则的统帅罗科索夫斯基( 1896年~ 1968年)苏联元帅,军事家。生于大卢基市一火车司机家庭。1914年加入俄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参加红军。1919年加入俄共(布)。毕业于骑兵指挥人员进修班和伏龙芝军事学院高级首长进修班。苏俄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任骑兵连长、独立骑兵营长、骑兵团长,率部与白卫军和外国干涉军英勇战斗,荣获红旗勋章 2枚。国内战争后,历任骑兵第 3旅旅长、骑兵团长、独立骑兵第 5旅旅长,1929年9~12月,率骑兵第 5旅参加入侵中国东北的中东路之战。1930年起任骑兵第 7和第15师师长。1936年任骑兵第 5军军长。次年 8月遭诬陷被捕入狱,1940年 3月甄别复职。
苏德战争时期,罗科索夫斯基先后任西方面军机械化第9军军长,第16集团军司令。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顿河方面军司令,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白俄罗斯第 1和第 2方面军司令。参与指挥过斯摩棱斯克交战、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会战、白俄罗斯战役、东普鲁士战役、东波美拉尼亚战役、柏林战役等,显示出卓越的指挥才能。1944年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罗科索夫斯基善于灵活运用各种军事原则,摒弃作战中的陈规旧套。在莫斯科会战中,为抗击德军新的进攻,罗科索夫斯基率领第16集团军建立纵深反坦克防御配系。首先把反坦克兵器集中使用于主要方向,并使其在集团军防御地区内作梯次配置,反坦克炮兵沿公路两侧部署,吸收了包括高射炮兵在内的所有火炮同敌坦克作斗争,各师炮兵配置在那些易受坦克攻击的方向上。其次,把为数不多的坦克部队埋伏在最重要方向的纵深地区,以火力消灭敌坦克,并准备进行反冲击。此外还组织了用反坦克手雷和燃烧瓶装备起来的反坦克小组等。上述措施,高度积极而机动地阻止了德军坦克部队的猛烈突击。反攻时,为扩张战果,罗科索夫斯基在集团军范围内以坦克部队建立 2个快速集群,以步兵部队正面突击与快速集群迂回包围相结合,一举击溃伊斯特拉防线之敌,为苏军全线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反攻阶段,罗科索夫斯基率领顿河方面军协同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突破德军防御,围歼德军重兵集团33万人。在库尔斯克会战中,罗科索夫斯基率领中央方面军于1943年 7月 5日成功地实施了炮火反准备。他集中了两个师的炮兵火力对准备进攻的德军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猛烈射击,使其炮兵遭受很大损失,几乎所有的通信中断,观察和指挥系统失灵,被迫推迟发起进攻。在严重消耗并击退进攻之敌后,罗科索夫斯基指挥各集团军不停顿地转入总攻。首先以 1个集团军实施主攻, 2个集团军在主要方向上实施助攻。战役发起后,又迅速调集坦克集团军和预备队步兵军在德军防御薄弱地段扩张战果,彻底摧毁了当面德军集团的防御。
在白俄罗斯战役中,罗科索夫斯基根据白俄罗斯多沼泽和森林的特殊地形和德军配置情况,定下了以他指挥的白俄罗斯第 1方面军连续实施两次强大的向心突击的决心,为粉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作出重大贡献。夜 1945年各次战役中,罗科索夫斯基采取措施增强方面军突击力量,粉碎德军战役集团。
战后,罗科索夫斯基任北部军队集群总司令。1949年10月任波兰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防部长,并获波兰元帅军衔。1956年回国后,历任国防部副部长(后兼总监察长)、高加索军区司令、国防部总监组总监等职。他善于运用以往战争的经验,重视科学技术革命的成果,为战后苏军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曾荣获列宁勋章 7枚,两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著有《军人天职》一书。
相关参考
人物志 罗科索夫斯基 生平事迹简介,罗科索夫斯基个性品质,罗科索夫斯基怎么死的?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KonstantinKonstantinovichRokossovsky,1896—1968)在苏军将帅中素以勇猛善战和敢于冒险著称,被人们誉为“能征善战的将军
历史人物 罗科索夫斯基简介 逆境将军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生平 罗科索夫斯基与朱可夫
中文名: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 外文名:KonstantinKonstantinovichRokossovsky 别名:逆境英雄 国籍:苏联 民族:波兰族(父亲为波兰人)
巴格拉季昂战役中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灰飞烟灭,罗科索夫斯基想侠战胜之余威,在行进间占领华沙,但是此时苏军的补给线已经被拉长到了极限,部队连续作战一个多月部队十分疲劳,技术装备缺编严重,就是在这样的不利态势
如果纵观二战中的苏军将领,会发现他们的年纪都比德国对手年轻。如果我们拿1943年作为一个点,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47岁,看上去更加老成的华西列夫斯基不过48岁,老前辈沙波什尼科夫也就61岁。而德军那边
连任10年国防部长的马利诺夫斯基(1898年~1967年) 苏联元帅,军事家。出生于敖德萨。1914年入伍,作为列兵参加第一次世界
探索核战争的军事家索科洛夫斯基(1897年~1968年) 苏联元帅,军事家。出生在别洛斯托克县(今波兰比亚韦斯托克)。1918年参
战绩卓著的元帅华西列夫斯基(1895年~1977年) 苏联元帅,军事家。出生于伊万洛沃州新戈利奇哈镇一个神甫家庭。1915年9月毕
蒙冤屈死的元帅图哈切夫斯基(1893年~1937年) 苏联元帅和军事家。出生于斯摩棱斯克省多罗戈布日县一贵族家庭。1914年毕业于
红色-图哈切夫斯基元帅> 1937年6月11日,塔斯社发表了1条令人震惊的消息;元帅米·尼·图哈切夫斯基>因叛国罪被宣判死刑,立即执行。> 从此,这位世界知名的元帅、国内战争的英雄在所有报刊、
恪尽职守的作战部长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于1895年诞生于俄罗斯,父亲是一位神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从军参战,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21岁时被提升为营长,获上尉军衔。十月革命爆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