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军事人物 毛奇

Posted

篇首语: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外国军事人物 毛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外国军事人物 毛奇

    为国王使用“宝剑”的将军毛奇(1800年~1891年)
    普鲁士和德意志的总参谋长,著名的军事家。在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中打败奥军和法军的实际组织指挥者。又称老毛奇,以与其侄儿小毛奇相区别。出生于梅克伦堡帕尔希姆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父亲原为普鲁士军官,后迁居丹麦。毛奇从 8岁开始在荷尔斯泰因受教育, 10岁入哥本哈根皇家军校, 18岁进丹麦军队服役。1822年,他通过考试转入普鲁士军队,获少尉军衔。次年,进柏林陆军学院深造。1838年,因发表《论军事测绘大纲》,受到军界重视,被调到总参谋部测绘局工作。1835~1839年,被派到土耳其,担任奥斯曼苏丹的军事顾问。1840年调回柏林,在第 4军团参谋部供职。1842年,他参与指挥修筑汉堡至柏林的铁路,由此认识到铁路对军队机动和后勤保障的重大作用。此后,担任过亨利亲王的副官,在第 8军团和第 4军团的参谋部里供过职。
    1855年,毛奇被调去为弗里德里希?威廉亲王作副官,从此与这位后来的普鲁士国王和德意志帝国皇帝弗里德里希三世密切接触,为这位国王使用“宝剑”到生命的最后时刻。由于国王的信任与提拔,他于 1857~1888年长期担任普军总参谋长,并在任期内大胆改组总参谋部,扩充军备,改进装备。同时,实际负责普军的作战指挥。1864年,率军战胜丹麦。1866年,取得了对奥战争的胜利。1870年 7月普法战争爆发后,他率领 3个军团迎战法军,在色当会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为实现德意志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国王因此称他很好地“使用了宝剑”,封他为伯爵,晋升为元帅,在他于 1888年退役后,还任命他为国防委员会主席。
    毛奇在实现德意志统一后,即将主要精力用于研究军事问题,特别是德国东、西两线作战问题。他的军事思想继承了克劳塞维茨的理论观点,同时加上了当代的特色。他也强调战争是政治的继续,重视总参谋部和参谋人员对于组织和完善军队作战指挥的重要作用,强调在军事上要充分认识和运用铁路和电报等最新技术。他在战争指导上主张先敌动员、分进合击、快速突破、外线作战和速战速决。在军事建设上,就战争动员、军队编制、作战指挥、武器装备等等问题,都有论述和建树。他的军事理论对于西方军界是很有影响的。可以说,西方军队中流行的“委托式指挥法”、“闪击战”理论,都是从毛奇那里首开先河。

相关参考

人物志 毛奇生平简介,毛奇历史评价,毛奇怎么死的?

赫尔莫特·卡尔·伯恩哈德·毛奇(HelmuthCarlBern-hardMoltke,1800—1891),普鲁士元帅,普鲁士-德国的军事战略家和著作家,军国主义的鼓吹者。1800年10月26日,毛奇

世界历史 天才军事家毛奇

天才军事家毛奇我们在《铁血宰相与铁血政策》一文中已经说明,普鲁士宰相俾斯麦以铁血政策统一了德意志。当时普鲁士军队的参谋总长——实际的全军总司令,便是毛奇。毛奇是铁血政策的积极支持者和忠实执行者。他与俾

历史人物 毛奇龄生平简介 毛奇龄的诗

毛奇龄是清朝时期知名文学家、经学家,世称“西河先生”,代表作有《西河合集》等,在诗词、书法、骈文、散文等方面都颇有成就,他在诗文词曲上的成就是不容抹杀的。毛奇龄>毛奇龄生平简介>毛奇龄(1623—17

历史人物 毛奇龄的作品 怎么评价毛奇龄

毛奇龄原名甡,又名初晴,是清朝初年著名文学家,与毛先舒、毛际可有“浙中三毛,文中三豪”之称,又和毛万龄并称“江东二毛”,是一位学识渊博、诗词歌赋都很出色的人。毛奇龄>毛奇龄的作品>毛奇龄的学识渊博,能

历史人物 毛奇龄的作品 怎么评价毛奇龄

毛奇龄原名甡,又名初晴,是清朝初年著名文学家,与毛先舒、毛际可有“浙中三毛,文中三豪”之称,又和毛万龄并称“江东二毛”,是一位学识渊博、诗词歌赋都很出色的人。毛奇龄>毛奇龄的作品>毛奇龄的学识渊博,能

人物志 毛奇龄的人物生平简介

毛奇龄(1623—1716),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齐于,号西河,学者称其西河先生,清萧山城厢镇人。他4岁识字,由其母口授《大学》,即能琅琅成诵。少时聪颖过人,以诗名扬乡里,10多岁就中秀才。

历史人物 清初经学家、文学家毛奇龄简介

清朝人物中文名:毛奇龄别名:甡,初晴,大可,齐于国籍:中国出生地: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杭州)出生日期:1623年(癸亥年)逝世日期:1716年(丙申年)职业:清代学者,文学家代表作品:《西河合集》,《

历史人物 毛奇龄的诗作书画有什么特色

清初诗界名家中,毛奇龄正是在诗歌创作中有所追求、有所创新的诸多大家之一。著名词学专家、已故龙榆生教授在其编选的《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中评日:“奇龄小令学《花间》,兼有南朝乐府风味,在清初诸作者,又为生面

历史人物 毛奇龄的诗作书画有什么特色

清初诗界名家中,毛奇龄正是在诗歌创作中有所追求、有所创新的诸多大家之一。著名词学专家、已故龙榆生教授在其编选的《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中评日:“奇龄小令学《花间》,兼有南朝乐府风味,在清初诸作者,又为生面

历史人物 清初经学家、文学家毛奇龄生平简介,著述名录

毛奇龄(1623—1716),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绍兴府萧山县(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清初经学家、文学家。明末诸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