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家,佛家的關係

Posted 孔子

篇首语: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儒家,道家,佛家的關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儒家,道家,佛家的關係

宣化上人講述

孟子說過:“道在爾,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法在顯,而求諸密;人在勤,而求諸懶。”後面這兩句是我說的,不是孟子說的。“求諸懶”,懶是懶惰。

孟子是亞聖,以繼孔子之道爲志,提倡王道,貶斥霸道。而孔子則是中國空前絕後的大聖人,也可以說是先知先覺者,也可以說他有相當的來歷。孔子爲什麼生在中國?本來孔子前生是佛教裏邊的水月童子,也就像善財童子一樣;而中國的老子──道教的祖師,就是佛教老迦葉的化身。孔子是水月童子化身;顏回呢,就是佛教裏頭的明月儒童化身。

爲什麼迦葉祖師化身成老子?爲什麼水月童子化身做爲孔子?爲什麼明月儒童化身成顏回?這就是因爲佛教大乘根性的因緣到了中國,所以這一班佛教的菩薩就爭先恐後地到中國,爲的就是給佛教開路。他們把佛教的馬路先修好了,那麼等佛教傳到中國,這一些大乘根性的人就容易接受。不然,佛教傳到中國時,一般人也沒有學道教,也沒有學儒教;那麼佛教雖然高深,也沒有人懂,也沒有人接受,是很費力的。於是老迦葉也不辭辛苦,先到中國化身做老子。怎麼叫老子呢?因爲他一出生頭髮也白了,鬍子也白了,一出生已經就老了,所以叫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他到中國來,不斷地努力提倡道教,而不說是佛教;水月童子呢,就提倡儒教,就這麼開了兩條平坦的道。所以等到以後佛教傳到中國,就水到渠成,很多人都接受佛教的道理。中國的儒教就譬如小學的學生剛剛入學門,所研究的都是小孩子容易懂的道理。那麼以後就升到中學,中國道教的道理就譬如中學的課程。中學讀完了,就要讀大學,那麼佛教的課程就是大學的課程,所以儒、釋、道三教是三而一,一而三。小學是爲中學預備的,中學是爲大學預備的,大學是爲所有想要深造學問的老百姓而預備的,所以有小學、中學、大學。佛教可以說是盡虛空遍法界的一所大學。

雖然這所大學在這兒,但不一定每一個人都能進大學,還有很多人連字都不認識的,所以有很多人不認識佛教,不知道佛教是什麼,也就是這個原因。因爲雖有小學也有中學,可是所有的小孩子不一定都能進得小學;所有該讀中學程度的學生,也不一定完全會進中學,也是這個道理。所以在中國來講,儒教是小學的課程,其他的宗教可以說都是中學的課程,而佛教是包羅萬有,無所不包、無所不容,所以說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佛教的大學。那麼其中不認字的人、不能進大學、不能進中學、不能進小學的人還是很多。

儒教的孔子也有五眼六通,他也具足相當的智慧,智慧淵博,所以孔子出生的時候有麟吐玉書的祥瑞之相。孔子說: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他說我十五歲的時候,就立志要學習了生脫死的法,可是雖然有這個志氣,還沒有真正下決心。

“三十而立”,等到三十歲時,才下了決心,一定要修行了。

“四十而不惑”,等到四十歲的時候,他一切的懷疑、疑惑、迷惑都斷了,所以說不惑。不惑就是不動心了,也就是孟子說他四十不動心一樣的道理。什麼事情不動心?財、色、名、食、睡不動心了。財,他也不貪,適可而止;色,他也不貪;名,他也不貪;食,好東西他也不貪;睡,也不貪睡覺。不惑,也就是不迷惑了,般若智慧現前了。

“五十而知天命”,等到孔子五十歲,真正得到宿命通了。這個天命也就是宿命通,他能知道做人的生命哲學是什麼;也知道人的宿命──人的過去生是怎麼回事。

“六十而耳順”,等到六十歲時,他有耳順的功夫了。耳順,在一般世俗人所講,可以說是有天眼通、天耳通了。一般世俗人說千里眼、順風耳,也就是天耳、天眼的作用。

“七十而從心所欲”,等到七十歲了,他得到了漏盡通。得到漏盡通,那麼這時他的工作完成了。他爲了把佛教的路給鋪好,所以要講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八德;又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條目;又講明德、新民、止於至善這三綱領,把佛教的路給開了一半。

格物,什麼叫格物?我們一般老學究、老讀書人都懂的,就是要把自己的物慾革去,革除你的習氣毛病,你的妄想。這物慾就包括你的嗜好,包括你所放不下的東西,這些都是一個欲,都要革除去。你能革除物慾,然後你的智慧才能開朗,才能現前,所以要致知。致知又要誠意;你誠意了,然後就正心;你能正心,然後修身。你心若不正,身就不能修,意若不誠,心也不能正,這是一套的,一步一步的。身修,然後家也齊、國也治,這就是孔子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條目可以說包括世間法和出世法的意義。

不過儒家只知道世間法,而不注重出世法,所以它是個小學;它講五倫八德,兄弟父母祖有五倫,八德就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就把佛教的路給鋪了一半。道教呢,又把佛教的路鋪了一半;道教就叫人去欲斷愛,不過沒有像佛教說的那麼肯定,道教說: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所以不能者,爲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

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三者既無,惟見於空。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

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

欲既不生,即是真靜。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的這個神是好清淨的,可是人這個心就不老實,像只馬猴,跳上跳下,向南跑向北跑,所以說“心馬意猿猴”,心像匹馬,意像只猿猴,它是不老實的。“人心好靜,而欲牽之”,人這個心是好清淨的,可是慾念在那兒牽着它,叫它不清淨。“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就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所以不能者,爲心未澄, 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惟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等到這個“寂無所寂”了,欲豈能生?你清淨到極點,澄清到極點了,自然就沒有欲了。“欲既不生,即是真靜”,這就是一個真正的清淨。

佛教和儒教所不同的地方是,一個提倡世間法,一個是出世法,這出世法是由世間法而達到出世法,並不是離開世間法而有出世法。

所以一般人都讚歎孔子,無論是他的學生也好,或是一般的社會人士也好,都說他德配天地、道貫古今,諸子百家,無所不通,博學多能,學的也多,能力也廣。

所以各位學佛法的人,先要把道教、儒教的道理也弄通了,然後你對佛法的道理,自然就迎刃而解。

相关参考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如何區分

要想區分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就要從代表人物主張說起。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孔子:1、政治上,主張克己復禮。同意對禮加以改造,其最大的創新納仁入禮。所謂仁,仁者愛仁,把人當人看待,體現了對人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儒、釋、道三家各自發展,各有傳承,統貫着學術與文化的命脈。後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這種文化氛圍中修身立人,做着出世入世的事業。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始終是在矛盾鬥爭

爲什麼說“青年學儒家,中年學道家,老年學佛家”

文章作者:琢磨君儒教、佛教、道教,簡稱“儒釋道”,是中國三大傳統宗教。儒教的創始人是春秋晚期的孔子,以“仁”爲最高信仰,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宗教。道教的創始人是春秋晚期的老子,以“道”爲最高信仰,主張

爲什麼說“青年學儒家,中年學道家,老年學佛家”

文章作者:琢磨君儒教、佛教、道教,簡稱“儒釋道”,是中國三大傳統宗教。儒教的創始人是春秋晚期的孔子,以“仁”爲最高信仰,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宗教。道教的創始人是春秋晚期的老子,以“道”爲最高信仰,主張

儒家、佛家、道家150句思想精要(帶註釋),拔高你的境界

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免費獲取國學文化知識,學習國學文化,以修身養心,以齊家治企。屯元國學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佈道者。文/屯元子儒家50句思想精要——入世境界1、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

道家的四重境界,豁然開朗

所謂道不遠人、大道至簡,作爲中國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釋道,其實並不高高在上,而是與我們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對此蒙牛老總牛根生說得很精彩,他說: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

它們的關係與應用

轉自:量子認知哲學園鳴謝在上篇文章里我們介紹了模糊邏輯:研究人的大腦認知思維形式的邏輯科學。有人可能會問,傳統邏輯、模糊邏輯與量子邏輯是什麼樣的基本關係呢?這是一個頗為有趣的問題。具體深入地討論這個問

淺談孫堅、孫策父子與袁術之間的關係

孫堅、孫策、孫權兩代三人,奠定、開創了東吳政權。當然嚴格意義上來說,孫策才是真正奠定江東基業的人,孫堅並沒有,不過孫策畢竟也是用了孫堅的班底和影響力。而孫堅和孫策都和袁術有很密切的關係,或者說孫策所開

以前的南京與安徽,相當於今天四川和重慶的關係

以前的南京與安徽,相當於今天四川和重慶的關係!安徽和徽不是一回事,一般來說是南京安徽而不是安徽南京,安徽是一個從南京後身江南省分出來的省份。而徽的歷史遠遠完爆安徽的歷史,徽州自從宋代就有了,宋徽宗親自

漢武帝和衛青的關係,有點變態..

劉徹的生育情況方面出現了怪異的現象。這麼個號稱一天不能沒有婦人的皇帝,在衛帥閒賦在家的十多年裡,後宮的生育幾乎為零。衛青方面,三個襁褓中的兒子封侯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但在衛青閒賦在家的十四年裡,他一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