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兒子臨死前的話,道出了諸葛亮這輩子賭錯最大的一次

Posted 江山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諸葛亮的兒子臨死前的話,道出了諸葛亮這輩子賭錯最大的一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諸葛亮的兒子臨死前的話,道出了諸葛亮這輩子賭錯最大的一次

三國時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而諸葛亮可以說是衆多人中最爲出衆的一人了,他滿身的才華,明明有着更好的選擇,卻對劉家的江山忠心無二,鞠躬盡瘁,可以說正是因爲諸葛亮才出現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劉備能夠得到他這樣的臣子,也是一個有福之人。然而就這樣蜀國的人依賴上了諸葛亮,可以說如果哪一天諸葛亮不在了,蜀國可能連十年都撐不下去!

景耀六年,蜀漢朝廷來到了它的最後關頭。在魏國大軍的分進合擊之下,領兵在外的姜維獨木難支,魏將鄧艾率領一支奇兵穿越天線,奇襲蜀漢國都。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只能率兵迎戰,然而一戰身死國滅。《元和郡縣志》記載,諸葛瞻在與魏軍決戰前,下屬建議他暫避鋒芒從長計議,他憤懣地呼喊了一句話:“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返!”結果率兵奮勇衝陣,與兒子諸葛尚都被魏軍所殺。

然而,諸葛瞻的這句話卻包含了很大的信息,他在遺言中所提到的兩個人結實決定蜀國未來的人,首先就是黃皓了,他是劉嬋最爲重新的宦官了,雖然,他爲人比較奸詐貪婪,可以說是蜀漢後期最爲強大的奸臣了。而且,他還獲得了皇上的青睞!而姜維則是人盡皆知的頂樑柱,可以說是忠心耿耿,文武全才!

而諸葛瞻又是蜀漢後期最大的重臣,本人還是劉嬋的女婿,然而,他卻對朝政大局的把控出現了重大的失誤。面對黃皓這樣的小人,他居然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看着他爲非作歹,然而其他的幾位大臣卻能把黃皓壓得說不出話,唯獨諸葛瞻拿他毫無辦法。

而對於姜維這樣的忠臣良將,他卻視若仇敵。姜維的忠心絲毫不次於諸葛瞻,能力更是甩他幾條街。姜維由於長期奉行諸葛亮以攻爲守的立國策略,使得國小力弱的蜀漢連年征戰,難以承受,因此蜀漢朝野對姜維的作爲爭議很大。但爭議歸爭議,姜維的忠心和出發點都是毋庸置疑的,諸葛瞻完全可以開誠佈公與姜維商討,兩人和衷共濟才是蜀漢的大幸。

而諸葛瞻卻故意與姜維爲敵,造成了蜀漢軍心不穩的情況,諸葛瞻這句話看似是在說對自己的懺悔,但卻在無意間說出了諸葛亮這輩子最大的一次失誤,那就是太過於相信自己的兒子,諸葛瞻了!才冠古今德配天地的諸葛丞相,恰恰就是這句話的最好範例。諸葛亮經天緯地之才,對子女教育上卻出了大問題,培養出了一個極爲平庸、近乎無能的兒子,使得在國破家亡之際,他兒子諸葛瞻竟然束手無策。

很多人都說諸葛亮教導兒子只在意兒女的品德,但對於用兵方面,諸葛亮卻沒有在意,是的諸葛瞻出現了嚴重的“偏科”!可以說正是因爲諸葛亮的這個錯誤決定,導致了蜀國的加速滅亡!

相关参考

發現了諸葛亮的墓地,解開重重機關後,墓中只有一把羽扇

我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涌現出過許多有名的謀士,但是有一個人不得不承認他的智慧,他就是諸葛亮。在我國諸葛亮就是智慧的代名詞,在三國演義的小說中諸葛亮幾乎已經是神了。雖然有點言過其實。而在後世的許多文人墨客

發現了諸葛亮的墓地,解開重重機關後,墓中只有一把羽扇

我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涌現出過許多有名的謀士,但是有一個人不得不承認他的智慧,他就是諸葛亮。在我國諸葛亮就是智慧的代名詞,在三國演義的小說中諸葛亮幾乎已經是神了。雖然有點言過其實。而在後世的許多文人墨客

諸葛亮的借刀殺人之計,他為何如此痛恨孟達

導言:諸葛亮給人的形象,一直都是恢弘大氣的翩翩君子。可人無完人,一向頗有雅量的諸葛亮,為了除掉孟達,卻不惜付出重大代價。那么孟達究竟做了什么,才讓諸葛亮這般痛恨呢?諸葛亮畫像諸葛亮,南陽高士也。劉備為

諸葛亮的借刀殺人之計,他為何如此痛恨孟達

導言:諸葛亮給人的形象,一直都是恢弘大氣的翩翩君子。可人無完人,一向頗有雅量的諸葛亮,為了除掉孟達,卻不惜付出重大代價。那么孟達究竟做了什么,才讓諸葛亮這般痛恨呢?諸葛亮畫像諸葛亮,南陽高士也。劉備為

在五丈原死時,諸葛亮跟了劉備後悔了嗎

跟了一個讓自己一生都值得的男人,諸葛亮這一輩子也算是可以了。當初諸葛亮是窮得要死在家裡耕地,雖然每天都是在讀書,可是日子一眼就望到了頭,心裡非常的不樂意,總是和朋友吹著牛皮,認為自己一定能夠成為歷史上

諸葛亮最大對手

「北定中原,還於舊都」,這是諸葛亮平生的理想。所謂「還於舊都」,就是要幹掉曹魏,回到洛陽重建大漢江山。如此,坐鎮洛陽的魏明帝曹叡,自然是他最大的對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的死,常

諸葛亮最大對手

「北定中原,還於舊都」,這是諸葛亮平生的理想。所謂「還於舊都」,就是要幹掉曹魏,回到洛陽重建大漢江山。如此,坐鎮洛陽的魏明帝曹叡,自然是他最大的對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的死,常

諸葛亮如果不去北伐,而選擇攻打東吳,他是否能成功

諸葛亮在三國時期可謂是神一般的人物。無論是草船借箭還是火燒赤壁,無不體現著他的智慧。可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諸葛亮在晚年就曾做了一件有損他英明的事情。劉備死後他兒子劉禪繼位。劉備深知他的兒子是一個扶不

劉備如何做到三分天下的,靠諸葛亮的隆中對

隆中對也好,草廬對也罷,指的是同一件事——諸葛亮為劉備制定三分天下的戰略。類似的主張,周瑜、魯肅都提到過,所以很多人不把諸葛亮的隆中對當回事。殊不知,劉備的情況,跟東吳完全不同。赤壁之戰前後,孫權手中

馬謖是諸葛亮的親信,孔明為何還要殺他

228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做出了一個讓他痛心疾首的的決定,將自己的親信、好友馬謖處死!馬謖死後,諸葛亮留下了眼淚,親自前往祭奠,「待其遺孤若平生」。諸葛亮與馬謖關係很好,所以他會流淚;但他還是蜀漢的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