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防朱棣造反,朱元璋留下一員猛將,可惜朱允炆不會用。
Posted 世子
篇首语: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爲防朱棣造反,朱元璋留下一員猛將,可惜朱允炆不會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爲防朱棣造反,朱元璋留下一員猛將,可惜朱允炆不會用。
在古代皇位的傳遞中,大都是“父死子繼”或是“兄終弟及”。但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卻讓孫子接了班。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剛剛從陝西考察回來的朱標因風寒病逝,年僅36歲。
明朝的繼承制度延續了歷朝歷代的“嫡長子繼承制”,朱標既是嫡出又是長子,更是早就在朱元璋稱吳王時就被立爲了世子。所以大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從吳王成爲皇帝、朱標從世子成爲皇太子,一切都是那麼地順理成章。朱標爲人寬厚,每當弟弟們犯了錯,他這個當大哥的也總要維護他們。正因如此,朱標在諸位兄弟們之間威望極高,他若登基無人不服。
但朱標英年早逝之後,一切都發生了鉅變,圍繞儲位和皇位的爭奪,也愈演愈烈。老大朱標病故,老二秦王、老三晉王也先後亡故,這樣四子,也就是燕王朱棣,順理成章得成了諸王之首。而本身朱棣有很強的軍事能力,朱元璋對這個兒子也很是滿意。本打算立他爲皇太子,不料朝中大臣們堅決反對,最後冊立了朱允炆爲皇太孫。朱允炆是朱標的次子,但因爲朱標長子夭折,所以他就成了朱元璋的皇長孫。在朱元璋看來,即便是朱標能當上皇帝,最後也是要交給朱允炆的。所以朱元璋感覺這個決定也可以,於是同意讓孫子接班。
朱允炆的性格跟他的父親一樣,相當地和藹。史載
“惠帝天資仁厚。踐阼之初,親賢好學,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銳意復古。嘗因病晏朝,尹昌隆進諫,即深自引咎,宣其疏於中外。”
朱棣作爲長輩,且立下了赫赫戰功,他自然是不甘心。所以朱元璋一死,他便立馬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以誅殺“奸賊”齊泰、黃子澄爲由,起兵“討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難之役”。能力越大的人往往野心也就越大,對於朱棣的心思,朱元璋是知道的。
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一個是兒子一個是孫子,誰輸了朱元璋都不會開心。所以朱元璋早早地就給朱允炆留下了一員猛將,本意是想讓他震懾朱棣,讓他趁早放棄造反的念頭。此人名叫耿炳文,其父耿君用是朱元璋的同鄉夥伴,也是他的元老重臣。耿君用立下過赫赫戰功,在與張士誠交戰時不幸犧牲,於是朱元璋便讓耿炳文接了父親的班。虎父無犬子,耿君用能打,耿炳文比他更能打。
耿炳文曾以8000人擊敗張士誠的10萬人,堅守重鎮長興十餘年。這也是爲什麼大明開國之後,朱元璋要封耿炳文爲長興侯並世代沿襲。天下初定之後,耿炳文也先後隨徐達、傅友德等名將南征北戰,他對大明朝的貢獻不可謂不大。在朱元璋的幾次大清洗之中,耿炳文被留了下來,成爲少數活下來的開國功臣。他能夠活下來,自然是肩負着朱元璋的重託——震懾朱棣。
朱允炆也知道爺爺的良苦用心,所以朱棣一起兵,他就派出了耿炳文。此時的耿炳文已經是65歲的老將,朱棣則正是雄姿英發的年紀,在長期與蒙古人的作戰之中,朱棣的軍事能力也不輸耿炳文。開戰之後,耿炳文因爲輕敵大意而輸了一場。但他清楚朱棣不敢打持久戰,他便堅守不出,準備打消耗戰。果不其然,僅僅過了三天,朱棣見佔不到便宜便乖乖退軍了。
正面剛不贏,朱棣開始對乳臭未乾的朱允炆下手,他到處散佈耿炳文戰敗的消息。耿炳文的確沒佔到便宜,但也不至於像朱棣口中那般不堪,很明顯這是一個離間計。但朱允炆偏偏就信了,他覺得耿炳文既然打不贏那就別打了,他改派名將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擔任主帥。聽到這個消息,朱棣喜出望外,有這個草包在對面,自己已經穩贏了一半。
果然如朱棣所預測的,李景隆雖然佔據着絕對的優勢卻屢戰屢敗,最後甚至還給朱棣開了城門。朱允炆的失敗的確和自己的優柔寡斷有直接關係,但“豬隊友”李景隆卻給他造成了更大的損失,以至於最後落得個滿盤皆輸的下場。朱棣登基之後,隨便找了個藉口把李景隆和耿炳文給殺了,開始享受勝利者的喜悅。如果朱允炆一開始能夠毫不動搖地支持耿炳文,這一戰的結局會是怎樣呢?
相关参考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古代皇位的继承中,大都是遵循“嫡长子继承制”,而少数情况下也会出现“兄终弟及”,甚至“让贤”的情况。有的帝王没有儿子来接
朱元璋封了自己的儿子们做藩王,看上去有点类似先秦时期的分封制,然而因为原定的最满意最合适的太子朱标的去世,朱元璋痛心之下也不得不再另外选出一个继承人来。最终,朱元璋确定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然而毕竟朱允
諸葛亮暗中培養一員猛將,有他在,蜀不亡,劉禪臨終前才幡然醒悟
在三國演義的當中,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一件事情就是,這三個國家當中,剛剛建國的時候最困難的就是蜀國了,蜀國的君主是劉備,我們要知道,劉備在剛剛起步的時候他是一個編草鞋的,雖然說他是漢室宗親,但是在當時卻並
諸葛亮暗中培養一員猛將,有他在,蜀不亡,劉禪臨終前才幡然醒悟
在三國演義的當中,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一件事情就是,這三個國家當中,剛剛建國的時候最困難的就是蜀國了,蜀國的君主是劉備,我們要知道,劉備在剛剛起步的時候他是一個編草鞋的,雖然說他是漢室宗親,但是在當時卻並
历史秘闻 諸葛亮暗中培養一員猛將,有他在,蜀不亡,劉禪臨終前才幡然醒悟
在三國演義的當中,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一件事情就是,這三個國家當中,剛剛建國的時候最困難的就是蜀國了,蜀國的君主是劉備,我們要知道,劉備在剛剛起步的時候他是一個編草鞋的,雖然說他是漢室宗親,但是在當時卻並
大多时候来看,很多历史都是必然的,然而,必然中,也存在着很多偶然性。朱元璋临死前交代后事的时候,曾经给朱允炆留下四个字,如果朱允炆听进去了,后来的结局就会完全不一样。不得不说,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英雄。
历史虽有规律,却从来不走寻常路,所以,历史总是会给后人留下诸多谈资。有些命题,谈论了几百年,还是津津有味。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大明朝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历史是:朱元璋传位孙子朱允炆,朱允炆削蕃,
历史虽有规律,却从来不走寻常路,所以,历史总是会给后人留下诸多谈资。有些命题,谈论了几百年,还是津津有味。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大明朝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历史是:朱元璋传位孙子朱允炆,朱允炆削蕃,
在古代封建王朝中,几乎每朝每代都发生过王爷叛乱,为的是夺取皇位。如汉朝的七王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等等,但是古往今来几千年,唯一由王爷造反成功的还只有大明王朝的朱棣。朱元璋死后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而作
書接上文,學弟繼續講評:建文帝朱允炆這個皇帝是朱元璋一手扶上皇位的,起初遭到了朱元璋大多數兒子的反對,當然這些王爺都是手握兵權的,不然定然不敢與朱元璋放肆,這也是朱元璋允許王爺在外帶兵遺留下的弊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