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樓女到將軍妻,離婚創業成富豪,杜月笙也敬她三分

Posted 丈夫

篇首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從青樓女到將軍妻,離婚創業成富豪,杜月笙也敬她三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從青樓女到將軍妻,離婚創業成富豪,杜月笙也敬她三分

董竹君

1

1900年,世紀伊始。

上海貧民窟裏誕生了一個女孩,取名毛媛。

父親拉黃包車,母親給有錢人洗衣服。

兩個人拼命幹活,可家裏還是窮。

後來又生了兩個孩子,都沒活下來。

一家人窮困潦倒,親戚都躲着,人卻不糊塗。

沒文化的父母,堅信讀書才有出路。

六歲時,就借錢把她送去私塾。

毛媛長得清秀,從小就被稱爲“小西施”。

人也機靈聰明,就是想法多,有點叛逆。

她不覺得有人天生就該窮苦,爸媽勤勞認真,怎麼就賺不到錢呢?

去問大人,母親只說:“這輩子做個好人,下輩子就可以過得好些。”

爲什麼要下輩子呢,我這輩子就要有錢,她心裏想。

別的女孩都要裹腳,她怕痛,就把布剪了。

母親重新纏上,她又給剪掉,打定主意不聽話。

母親氣極,不再管她,但說裹腳只裹一半,是半截觀音。

她聽了跑到廟裏去看,回來告訴母親:“觀音菩薩是大腳呢。”

2

她一天天長大,家裏還是那麼窮。

十二歲那年,父親得了重病,拉不了車了。

母親只好讓她輟學,改去學戲。

貧民窟邊上多得是妓院,裏面總有唱曲兒的。

小小年紀雖不太懂,也知道學戲不如讀書好。

她當然不肯去,抗拒地一如當年裹腳。

可父親老淚縱橫,若不是窮的走投無路,我也想讓你讀書啊。

她第一次模模糊糊的懂得,命運面前,叛逆沒用。

董竹君去了青樓,才照了人生第一張照片

大哭了一場,她還是進了家門口的長三堂子。

這一年,她才十三歲。

好在她年紀太小,300大洋,抵押三年,賣藝不賣身。

可所謂的“清倌人”,又有幾個走出了妓院呢。

天生麗質,才藝不凡的毛媛,很快成了頭牌。

從早唱到晚,客人絡繹不絕,都要來點她。

只等她長大,不出意外,就會被老鴇賣個好價錢。

長三堂子是比較高級的,來往不乏名流。

來示好的公子少爺不少,可毛媛都不要。

她心裏明白,風月場上何談真心,好色之徒也不堪託付。

她說:“我這容貌,是要配一個愛國英雄的。”

3

董毛媛不曾想過,青樓裏笑話她的姐妹也不曾想過。

上天,真的給她配了一個少年英雄。

這個人,叫夏之時,是一個器宇軒昂的軍人。

他每次來,都要毛媛作陪。

但都是和各種人談事,讓她自己唱曲兒。

她一邊好奇,一邊不動聲色的打聽。

原來,這個年輕的男人,十幾歲求學立志救國,

回國後加入同盟會,響應孫中山在成都率部起義,

才24歲,已是四川省副都督和總司令了。

來這裏祕密會談,並非沉迷風月,青樓只是個幌子。

美人與英雄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她開始留心觀察,覺得他清秀英俊,兩眼炯炯有神。

來多幾次之後,夏之時偶爾也和她聊天。

他從不嫌棄她的出身,她讀過書,聊得來。

空了還教她讀書寫字,與她講外面的時局,講東洋、西洋的新鮮事兒。

落花有意,流水也有情,兩個人相愛了。

3年期滿,夏之時要爲她贖身,娶她回家。

可她拒絕了,若這樣被買走,註定得不到尊重。

她說:“我自己想辦法出去,不用你花錢”

“不然以後你不高興,也許就會說我是你花錢買來的,那我是受不了的。”

4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夏之時家裏有老婆。

雖說是父母包辦的,根本沒感情,而且還得了不治之症。

但十五歲的董毛媛,卻毫不含糊,咬定不嫁。

直到原配病逝,她才答應了求婚。

前提是夏之時必須答應她三個條件:

一、不做小老婆。

二、讓她去上學。

三、好好經營家庭,男主外她願從旁協助,女主內她願盡心盡力。

這三條,首先保證了愛情的忠貞,

其次爲自己謀求了進步空間,

最後爲整個家庭做好了規劃。

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十幾歲的女孩能有的深謀遠慮。

她深知兩人要共同進步,不然早晚會被拋下。

也懂得家庭分工合作,和諧發展的必要性。

二人達成一致後,她裝病從堂子裏跑了出來。

作爲老鴇的搖錢樹,她早已不欠任何人。

她摘下所有首飾,留下所有財物,一身素衣來到了夏之時身邊。

就像當初她進來時,一樣乾淨簡單。

5

熬到有情人終成眷屬,英雄已淪爲逃亡者。

袁世凱懸賞三萬大洋,要夏之時的人頭。

兩個人連夜逃往日本,倒也並不畏懼。

一個抱得美人歸,一個初嘗自由味。

結婚順便求學,夫妻倆十分高興。

一切從頭開始,往後都是新生活了。

夏之時爲她改名董篁,號竹君。

丈夫英俊多金,思想進步,別人都納妾,他只要她一個。

婚禮上穿着燕尾服走向她,畫面極其美好。

婚後,竹君刻苦讀書,白天上課,晚上看報。

夏之時也鼓勵她勤學上進,但他佔有慾卻很強。

面對十幾歲的嬌妻,總是怕她被別人騙走。

甚至不允許她去學校,而是把老師請回家。

中途有要事必須回四川一趟,臨走前還給了她一把槍。

一來自衛,二來警醒她,若對不起他便自戕。

他被她的與衆不同吸引,愛她的見解獨到,思想超前。

但又怕她的別出心裁,光芒外露,渴望自由。

怕抓不牢她,所以握得太緊,爲後來的分開埋下了伏筆。

6

一個不斷追求自我進步的女人,是無比強大的。

一開始,人人都認爲她高攀了丈夫。

一個青樓女子,再怎麼讀書,也成不了大器。

可她偏要學出個樣來,讓別人看看。

她學師範,挑燈夜讀,不顧雙眼佈滿紅血絲。

在堂子裏打發閒人太久了,沒人知道她多麼渴望知識。

理論學好,更重實踐,她全情投入子女的教育

把讀書室佈置的漂亮有趣,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董竹君與大女兒在日本

學業結束,回國後,住進了封建傳統的夏家。

一大家子人,鍾愛雞毛蒜皮,宅院內鬥,口舌刁難。

夏母當着她的面說:

“一個唱戲的,頂多做個姨太太,你趕緊給我娶個正房回來。”

可夏之時愛她,堅守一夫一妻制。

董竹君(左一)

竹君也不抱怨,不哭慘,她向來只會解決問題。

她先是分別爲每個人,時不時準備些小禮物。

又精明能幹,把收支賬面和一家老小,都打理的井井有條。

加上知書達理,平易近人,尊老愛幼,逐漸成爲了家裏的主心骨。

董竹君、夏之時與孩子們

她在家中設立圖書室,爲孩子們請家庭教師,還讓女兒學習樂器。

作爲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她不僅教育理念超前,還頗具商業才能。

爲了補貼家用,她在家中開辦了女工織襪廠,還辦了一個黃包車公司。

年幼時沒有條件,如今她終於可以想辦法賺錢了。

說過風涼話的人,來夏家做客,不禁讚歎:

“你們家前面朗朗讀書聲,後面一片織機聲,真是朝氣蓬勃,好一個文明家庭。”

7

快樂的日子總是人生中的插曲。

1921年,夏之時的部隊改編,被迫解除了公職。

一個有爲青年,步入中年仕途不順,成了“嶽不羣”。

他脾氣越來越壞,開始吸食大煙,還沾上了賭博。

想要東山再起,卻整天混日子。

她卻經常組織聚會,爲丈夫鋪人脈。

原本妻子的年輕漂亮,就讓他很有壓力。

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更是雪上加霜。

一個不斷向上,一個自甘墮落。

敏感多疑,脾氣暴躁,甚至不能忍受她和人聊天。

爭吵中,青樓的身份終於還是成了丈夫的話柄。

愈加冷漠的夫妻關係,讓董竹君痛苦不已。

她肺病隔離的三個月,夏之時竟一次也沒來探望過。

曾經支持她讀書的丈夫,在女兒的教育上,開始推崇“女子無才便是德”。

她爲他孕育四女一男,丈夫明顯重男輕女。

董竹君與三女兒

到最後,兩人甚至爲此大打出手。

原本就不甘於庭院的董竹君,又失去了丈夫的尊重和愛,

再也無法忍受這種生活,提出了離婚。

夏之時嗤之以鼻,嘲笑地說:

“我們立個君子協定,暫不離婚,分居五年,你要是帶着女兒沒在上海餓死,我的手掌都煎來給你吃!”

情深不壽,曾經的愛人終究變了樣。

董竹君帶着四個女兒,離開了夏家。

一如當年她逃出青樓跟他走,那般絕決。

8

董竹君回到上海,愛情沒了,她要賺錢。

一個女人,拉扯着四個女兒創業,艱辛可想而知。

1930年,她創辦羣益紗管廠,資金東拼西湊,還跑去菲律賓招商融資。

千辛萬苦才稍有起色,工廠就被侵華日軍給炸沒了。

爲了重新開張,她興沖沖地去見投資人,結果卻是個騙子。

屋漏偏逢連夜雨,信任的下屬也背叛了她。

命運坎坷,戰火連綿,讓她把熱情投入到抗日愛國上。

結果組織演講後沒幾天,她就被抓去蹲了四個多月的監獄。

錢財散盡,幾乎破產,父母也在這五年間相繼離世。

一個柔弱女子能吃不能吃的苦,她都吃盡了。

母親不止一次哭着罵她太倔強,勸她回到丈夫身邊,

再不濟,也不用受這麼多苦,遭這麼多罪。

可她非但不聽,還越挫越勇。

更爲難得的是,即便如此,她也從未放棄對女兒們的教育。

教她們懂禮儀,識大體,做家務,借錢也要去讀書。

9

1934年,夏之時來上海赴五年之約。

第一句話就問:“五年到了,事業有什麼成就?如果不行,還是跟我回去吧。”

這個總是在別人面前誇獎她的炫妻狂魔,實打實是愛她的。

五年間也給她寫了無數封信,懺悔求和。

“老家合江鄉間大觀田後面蓉山風景美麗,本來我就像在那裏建蓋一幢房子,並待兒女們成家出嫁,我們就去那裏養老享些清福,多麼好……”

可董竹君說:“你已不是當初我們相愛時的夏之時了。”

離婚時,她分文未要,只說了兩個條件:

一、儘可能給四個女兒提供一些生活費,讓她們知道自己不僅有媽媽,還有爸爸。

二、如果她意外離世,希望夏之時完成她的遺願,送四個女兒上大學。

相愛時,提了三個條件,她跟他走了。

愛死了,提了兩個條件,她自己走了。

董竹君從來都清楚的知道自己最想要什麼,應該要什麼。

我只嘆,人生若只如初見。

10

有人說,男人擁有了愛情,才想獲得成功。

而女人放棄了愛情,做什麼都會成功。

至少這句話,放在董竹君身上是沒錯的。

離婚以後,不少人佩服她的勇氣,願意幫助她。

她用朋友資助的兩千元錢,開了一家川菜館,取名錦江。

有人說,董竹君很幸運。

但幸運背後,不過是自助者天助,天道酬勤罷了。

她嘗試了每一種可能成功的方式,並抓住了每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

小飯館的大小事務,從裝修到餐具,從菜品到服務,她事必躬親。

店內設計中、西、日結合,風格典雅別緻。

牆上掛着張大千畫的竹子,郭沫若寫的書法。

廚子要請最好的,菜品一道一道的嘗。

玻璃杯要擦得對着太陽也看不到印子。

整個飯館都和她本人一樣,美得很有態度。

傳奇的主人,美味的菜餚,加上高雅的品味,飯館想不火都難。

卓別林訪問中國時,對錦江川菜館的香酥鴨子讚不絕口。

就連杜月笙都是店裏的常客,且每次來都要乖乖排隊。

最後氣的沒辦法,幫忙找關係,把店擴大了才滿意。

她專心經營,善於培訓,實行標準化管理,生意越來越好。

她又開辦了“錦江茶室”,還成了上海第一個公開招聘女服務員的人。

幫她們取得經濟獨立,脫離依附他人的桎梏。

可以說,她這一生,都不相信女子不如男。

11

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

吃過一次虧的董竹君,依舊不長記性。

她主動爲革命人士提供避難所,爲前線捐款捐物。

還創辦了《上海婦女》雜誌,抗日愛國不遺餘力。

到了1950年,她將川菜館和茶室合二爲一,

正式更名爲錦江飯店,成爲上海第一家可以接待國賓的場所。

她也實現了自己的賺錢夢,成爲顯赫一方的女富豪。

但她最後,卻把錦江飯店捐給了國家。

至今已經接待了100多個國家地區的300多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

董竹君與周總理

董竹君想賺錢,並非貪財,而是一個窮人家女兒對命運的永不低頭。

母親說下輩子也許會好些,她一定要這輩子就脫貧。

丈夫說女孩子嫁得好就行,她偏要比男人們更出色。

她的創業,不僅爲了謀生,更是爲了創造一番事業。

她一個人成功還不夠,還要帶着一批女性一起獨立。

四個女兒全都深造成才,三女兒董國瑛,創建了著名的八一電影製片廠。

魯迅說過娜拉出走之後只有兩條路,要麼墮落,要麼回來,

董竹君卻硬生生的走出了第三條路來。

她在自傳中寫道: “我從不因被曲解而改變初衷,不因冷落而懷疑信念,亦不因年邁而放棄信念。 ”

12

董竹君的自傳《我的一個世紀》,寫於她的97歲。

97歲的她,依然記憶力驚人,筆耕不輟。

而70歲時,她還堅持每天慢跑,飲食規律,

即便兩度身陷囹圄,依然保持優雅和體面。

夏之時爲她起的字,竹君二字,甚爲貼切。

她既有竹子的氣節,又有君子的大志。

這部回憶錄出版後不久,她就離開了人世。

而那個說要煎手掌給她吃的夏之時,並沒有赴約。

因爲他在1951年,董竹君最輝煌的時候,死了。

也是在那一年,她把愛人27歲時的照片擺在了牀頭,直到離世。

她曾說過:“我對人生坎坷沒有怨言,只是對愛有點遺憾。”

生命的最後一刻,她留下遺言,

葬禮上要請人演奏一首《夏天最後一朵玫瑰》,

這首古老的愛爾蘭民歌,是十五歲那年,

在夏之時身邊的她,最愛的歌曲。

不能再愛也不能不愛的少年郎啊,我不恨你了。

-END-

相关参考

李渊十二个女儿中,只有一个女儿留下了姓名,连武则天都敬她三分

淮南公主李澄霞是李渊的十二女,她是个非常幸运的女人,要知道在那个年代,鲜有女子的姓名被收录到史籍当中,甚至,就连韦皇后、太平公主都未能在史料中留下本名。不过,史籍对淮南公主的记载并不多,她的生平事迹,

上海滩风云人物,抢张学良的女人,打得黄金荣只剩半条命

在民国时代的上海滩,真是风起云涌,出了很多风云人物,我们能够想到的是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这三位上海滩的黑帮大佬,不过在这三个人中实力最强的是黄金荣,因为杜月笙也是黄金荣带起来的,不过除了这三个人之外

上海滩风云人物,抢张学良的女人,打得黄金荣只剩半条命

在民国时代的上海滩,真是风起云涌,出了很多风云人物,我们能够想到的是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这三位上海滩的黑帮大佬,不过在这三个人中实力最强的是黄金荣,因为杜月笙也是黄金荣带起来的,不过除了这三个人之外

杜月笙求老道士算命,道士写了14个字,杜月笙看后开始布置遗嘱

民国时期的上海可谓是亚洲最为繁荣的一个城市了,还有着东方巴黎的称号,而且那个时候的上海滩还是强人特别多的,但是如果要说那个时候的上海滩的老大,就要数杜月笙了。杜月笙是一个一点背景都没有的人,但是他却能

杜月笙一生看淡金钱,一年生活支出要多少

杜月笙,被人称为上海皇帝,中国第一帮主,黑白两道通吃,在上海就没有杜月笙办不了的事,很多人就问杜月笙当年到底有多少车?车牌是多少?平时出行的座驾是什么?杜月笙的车牌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杜月笙

杜月笙人脉有多广

在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杜月笙的黑道生意是越做越红火,人脉关系也是越织越密,然而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仍摆在了杜月笙的面前,那就是他所有的生意都摆不上台面。凭借着赌场和烟土,杜月笙有钱了,可他并不满足,他

京剧演员姚玉兰是杜月笙的第几个姨太太

...海的大女儿,她也是京剧演员,主攻青衣、花衫及老生。杜月笙是近代上海第一大帮青帮的重量级人物、流氓大亨,人称“上海皇帝”。姚玉兰杜月笙之间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多,比较主流的是姚玉兰姐妹二人唱戏被杜月笙看中...

杜月笙晚年落难,找此人借钱,此人拿来两件东西,杜月笙差点落泪

当年上海滩的三位大佬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在租界内外可谓是呼风唤雨,只手遮天的人物,但是,他们赖以发家的土壤——租界被取消之后,他们就都遭到了事业上的大失败。张啸林就不说了,他当了汉奸,被戴笠派人杀了

四一二政变前后的杜月笙 四一二政变如何体现杜月笙的政治投机性

 “四一二”政变前,杜月笙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四一二”政变后,他彻底倒向国民党一派,充分体现了他的政治投机性。杜月笙是复杂的,但这种复杂并不是无理可循的,他的政治投机性是由时代决定的,而不

杜月笙手段有多毒辣

民国时期的上海滩动荡不安,黑帮与军队是那个时代,最明显的缩影。而被誉为青帮三百年来第一人的杜月笙,就是在这里成就了一番霸业。人们都说杜月笙会做人,那么到底体现在哪方面呢?今天,我们就从杜月笙追女人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