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特工“密使一號”潛伏臺灣 官至中將軍銜

Posted 烈士

篇首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共特工“密使一號”潛伏臺灣 官至中將軍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共特工“密使一號”潛伏臺灣 官至中將軍銜

文章:環球網

吳石(低首者),臨刑前給家人簽寫遺書

1949年8月14日,吳石將軍突接臺灣來的急電,電文中,蔣介石命令其即日攜眷赴臺。迫於形勢,吳石只能服從。吳石去臺灣之前與吳仲禧見了最後一面。吳仲禧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他告訴我,福建綏靖公署使命已經結束,他已被調任國民黨國防部次長,要到臺灣去任職。

在解放戰爭勝利發展的形勢下,中共中央加緊了對臺灣的工作,除了在香港召開專門學習班對臺灣工作委員會今後工作進行部署之外,還派遣了一批工作人員祕密到臺灣開展工作。這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號稱“密使一號”的吳石和中共華東局特派員朱楓。

吳石字虞薰,福州螺洲吳厝村人,1894年出生。1911年,吳石與少年好友吳仲禧一道在福州參加福建北伐學生軍,積極投入辛亥革命浪潮中。後入選武昌第二預備軍官學校和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3期炮科,前後受訓4年,與白崇禧爲同期同學。

1924年爲何遂第十四師軍械處處長,先後任南苑幹部學校上校教官、第四師參謀長、北伐軍總參謀部作戰科科長等職。北伐結束,方聲濤回閩主政,委任吳石爲軍事廳參謀長。1929年由福建省政府派其往日本留學,先後在日本炮兵學校、日本陸軍大學學習。1935年秋回國,任參謀本部第二廳處長,專事日本情報研究。1936年2月授陸軍少將。抗戰中任大本營第一部第二組副組長、軍事委員會委員、桂林行營參謀處長、柳州第四戰區參謀長、軍政部主任參謀兼部長辦公室主任等要職。

1940年初,吳石重逢分別20餘年的老友吳仲禧。當時,吳仲禧在韶關任國民黨第四戰區長官部軍務處處長和韶關警備司令。吳仲禧已於1937年盧溝橋事變前夕祕密加入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任全國政協第五屆委員、廣東省司法廳廳長、省政協副主席等職)。

在抗戰初的幾年裏,具有愛國主義思想的吳石經常流露出一種憤懣、失望的情緒。一方面,他想在抗日戰爭中紮紮實實地做一些事情,渴望自己在軍事上能學有所用、用有所成,報效國家;另一方面,他又逐漸看透了國民黨內部的腐敗,官場的勾心鬥角,並對蔣介石的內戰政策感到厭惡,他意識到自己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改變這個局面。吳仲禧回憶說:“吳石對共產黨人是有好感的。他讀過毛澤東的《論持久戰》等軍事著作,在武漢珞珈山聽過周恩來的演講,還同葉劍英等人有過交往。”

1942年1月,吳石任國民黨軍政部主任參謀兼部長辦公室主任,1946年任國防部史政局局長。1948年春夏之間通過吳仲禧介紹參加“民聯”,投身革命陣線,直接受何遂(新中國成立後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司法部長)領導,單線聯繫。1948年,吳石任福州綏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元旦前後,吳石頻繁地往來於福州、廣州兩地,多次潛往香港與李濟深策劃起義。

1948年,中共中央社會部在福州設置工作站,並派遣謝筱迺(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徵委會副主任)到福州領導福州站情報工作。中共中央社會部祕密電臺設在中共地下黨員蔡訓忠家中,開闢了聯繫中共中央、華東局的空中祕密通道。按黨的指示,吳石通過何遂與謝筱接上了關係,單線聯繫。吳石向謝筱迺提供了不少重要軍事情報,使得解放大軍南下福建進軍順利。他們的工作成績得到中央和華東局的高度肯定。

1949年8月14日,吳石將軍突接臺灣來的急電,電文中,蔣介石命令其即日攜眷赴臺。迫於形勢,吳石只能服從。吳石去臺灣之前與吳仲禧見了最後一面。吳仲禧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他告訴我,福建綏靖公署使命已經結束,他已被調任國民黨國防部次長,要到臺灣去任職。我曾請他考慮,到臺灣去是否有把握,如果不去,也可以就此留下,轉赴解放區。

他堅決表示,自己的決心已經下得太晚了,爲人民做的事太少了。現在既然還有機會,個人風險算不了什麼。他接着說,爲了避免嫌疑,他的夫人王碧奎和兩個小兒女也要去臺灣。留下大兒子韶成、大女兒蘭成在大陸,雖已作了安排,還請我在必要時給予照顧……”赴臺前,中共華東局給他的代號是“密使一號”。赴臺後,他很快升任“國防部參謀次長”,被授予中將軍銜。

朱楓在臺灣期間,6次與吳石將軍祕密會晤,又陸續送回一些重要軍事情報。就在她按照上級的祕密指示準備返回大陸之際,1950年2月2日,與朱楓聯繫的“老鄭”被捕,供出了她。臺灣當局當即封鎖了臺灣所有出島的空中、海上航線。危急關頭,吳石將軍冒險爲朱楓簽發《特別通行證》,送她乘機飛往國民黨還佔領的舟山。可是,“老鄭”不僅供出朱楓,還供出吳石。蔣介石震怒了,下令逮捕吳石將軍,並在其寓所搜出他親筆簽發給朱楓前往舟山《特別通行證》的有關書面材料。

這樣,臺灣當局不但摸清了失蹤多日的朱楓去向,也拿到了吳石“叛逆罪”的重要證據。於是吳石被捕,朱楓被國民黨軍警從舟山抓回臺灣。受該案牽連的人有:吳石的妻子王碧奎,老部下、某長官公署總務處交際科長聶曦上校,前“聯勤總部”第四兵站總監陳寶倉中將,某公署主管人事的中校參謀方克華,某處主管補給的參謀江愛訓,吳石的副官王正均等人。在多次勸降未果的情況下,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等人被臺灣特別軍事法庭判處死刑。

1950年6月10日,他們4人被押往臺北馬場町刑場,臨刑前,朱楓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新中國萬歲!”她身中7顆子彈,倒在血泊中,英勇就義,時年45歲。吳石在臨刑前寫下了一首絕筆詩:

“天意茫茫未可窺,悠悠世事更難知。平生殫力唯忠善,如此收場亦太悲。五十七年一夢中,聲名志業總成空。憑將一掬丹心在,泉下嗟堪對我翁。”

他還遙望大陸,深情地說:“臺灣大陸都是一家人,這是血脈民心。幾十年後,我會回到故里的。”

他們的遺體被埋在臺北市北郊一個地名叫“六張犁”的亂葬崗子上。這一案件當時震動了臺灣島。

1951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向朱楓家屬頒發了《革命烈士光榮證書》。1973年,還在“文革”時期,爲了表彰吳石將軍爲祖國統一大業作出的特殊貢獻,周恩來總理力排衆議,在毛主席的支持下,由國務院追認吳石將軍爲革命烈士。1975年12月20日,周恩來總理在病危之際曾說,我黨不會忘記在臺灣的老朋友。其中提到兩位,一位是當時還健在的張學良將軍,另一位就是已經犧牲了的吳石將軍。

吳石的夫人後來獲釋出獄,定居於美國。她病逝後,在世紀之交的一個日子裏,其子女將父母骨灰遺骸一起奉回大陸,合葬於京郊福田公墓。

1983年4月,針對“文革”中有人對朱楓的污衊之詞,中共中央組織部作出《關於朱楓同志的組織結論》,肯定“朱楓同志在敵人面前表現出一個革命者、共產黨人爲革命、爲人民忠貞不屈的革命精神”。

1990年6月29日,“朱楓烈士犧牲40週年紀念座談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她被稱爲“臺灣的江姐”。1995年,位於鎮海區鎮海中學旁邊的朱楓烈士故居因該校體育場擴建,被圈入校園中。學校對這所曾走出一代女英雄的二層小樓房十分重視,予以重新維修和整理,闢置爲“朱楓烈士紀念樓”。現已成爲寧波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7年下半年,吳石的故鄉福州市有關部門提出了在倉山區螺洲鎮創建“吳石烈士紀念館”的建議,現正在積極籌建之中。

相关参考

棄暗投明的國軍將軍,有多少被授予上將、中將軍銜,有兩位很特別

1955年9月,我軍舉行隆重的軍銜授銜儀式。也許大家不知道,在眾星雲集的將軍中,有159人是棄暗投明的國軍將軍,他們分別被授予了上將、中將和少將軍銜。結果很讓人驚奇,我想,這也是我軍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

陳賡大將革命生涯的5位副手,四位授予開國上將,一位榮獲中將軍銜

陳賡新中國十大大將之一,畢業於黃埔軍校,曾是蔣介石的得意門生,然而他卻選擇了為新中國為全國人民奉獻一生。這位被稱為「多彩大將」的將軍,出生將門世家,從小就跟隨祖父學習武藝,練就一生好本領,後來在黃埔軍

舊時代的中國軍隊,軍閥相互混戰,到底總計擁有多少兵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舊時代的軍銜問題。當時,出現了職位低、軍銜高的怪現象,例如一個師長可能是中將軍銜,一個軍長很有可能是二級上將。今天,我們聊聊舊時代的兵力問題。雖然在清朝滅亡以後,出現了軍

55年授銜時,3名國軍將領授上將軍銜,為何傅作義、程潛未被授銜

1955年9月,我軍對一批將領進行了授銜,評出了十大元帥、十大將軍和上將55人。被授予上將軍銜的人中,有不少是原國民黨的起義投誠人員。但是大家驚奇地發現,在這些人中,像傅作義和程潛這樣的原國民黨重量級

諸多國軍起義將領中,他是唯一被授予開國中將的將軍,理由很簡單

解放戰爭進行到後期,蔣介石人心喪盡,大勢已去。這個時候,很多國民黨將領在我軍的爭取下選擇了和平起義。是他們的行為,減少了百姓再一次遭受苦難,也免去了更多戰士戰死沙場。對於這樣的國民黨將領,我黨對他們的

二野十虎將,兩位在建國後授予大將軍銜,只有一人享受正國級待遇

第二野戰軍又稱中原野戰軍,也是解放戰爭中,我軍比較有影響力一支部隊。這支部隊一直由劉,鄧二人領導,後人也把他們稱作為劉鄧大軍。雖然,第二野戰軍的人數規模,比不上第三野戰軍與第四野戰軍,但是,在解放戰爭

二野十虎將,兩位在建國後授予大將軍銜,只有一人享受正國級待遇

第二野戰軍又稱中原野戰軍,也是解放戰爭中,我軍比較有影響力一支部隊。這支部隊一直由劉,鄧二人領導,後人也把他們稱作為劉鄧大軍。雖然,第二野戰軍的人數規模,比不上第三野戰軍與第四野戰軍,但是,在解放戰爭

他是塔山阻擊戰的隱形功臣,後來沒有參加授軍銜,可是官至副國級

塔山阻擊戰是影響遼瀋戰役走向,乃至最終結局的一場阻擊戰。當時,由於東北野戰軍第2兵團司令員程子華指揮的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和第11縱隊,奉命死守塔山陣地,為東北野戰軍主力部隊攻克錦州開創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他是塔山阻擊戰的隱形功臣,後來沒有參加授軍銜,可是官至副國級

塔山阻擊戰是影響遼瀋戰役走向,乃至最終結局的一場阻擊戰。當時,由於東北野戰軍第2兵團司令員程子華指揮的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和第11縱隊,奉命死守塔山陣地,為東北野戰軍主力部隊攻克錦州開創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揭秘中共王牌特工袁殊 五重间谍世界罕见

《伪装者》明楼资料图:1927年袁殊北伐途中摄于皖赣边境热门电视剧《伪装者》中男主角的哥哥明楼是汪伪政府要员,军统特工,代号“毒蛇”,同时也是中共地下党一员,多重身份并于一身,堪称传奇。明楼有没有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