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名酒——新疆伊力特曲介紹與演變

Posted 白酒

篇首语:世界再冷,你也要成为自己的太阳,无需别人的照亮,你就是自己的太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地方名酒——新疆伊力特曲介紹與演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地方名酒——新疆伊力特曲介紹與演變

追溯中國酒文化,無論是李白的舉杯邀月,王維的西出陽關,還是有朋自遠方來的以酒待客,那種豪爽、周到都是善意的。特別是在新疆,一望無際的戈壁和沙漠,獵獵風雨的吼叫,給人帶來了一份粗放的豪氣。

一、新疆的酒歷史

根據《史記.大宛歷傳》中記載‘宛左右以蒲萄為酒’可以看出,當時的大宛以及左右地區即新疆地域都已經盛產葡萄和葡萄酒了,古時將葡萄稱為蒲陶或蒲桃,這一時期還是在張騫出使西域之前。

根據《漢書.西域傳》又載:‘于闐國(今和田),有蒲陶諸果’‘且末有蒲陶諸果’,可見古代新疆早期的園林業較集中在塔里木盆地,主要以葡萄而聞名於世。根據《晉書載記第二十二.呂光》中記載了後涼主李光‘攻烏茲城時……入其城…..家有蒲桃酒,或至前斛,經十年不敗….’,這說明在公元四世紀的東晉,葡萄已經在新疆南部一帶種植了,從家有千斛來看,當時的種植規模很大的。

二、新疆的酒文化

新疆冬季漫長而寒冷,為了抵禦嚴寒,人們不僅吃一些高脂肪的食物,就連佐餐都愛喝高度白酒。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兒子娃娃,喝不慣南方那些綿軟的小酒,烈性白酒更能把粗放、豪爽的性情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新疆喝酒得熱情豪爽,相信在新疆喝過酒的人都深有體會,餐桌上不管坐了多少人,這第一杯酒大家都一樣,不管多大的酒杯,你都得端起來,大口地喝下去。憑著這種喝酒的氣概,培養出了良好的酒風。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新疆喝白酒從裡不用“小盅”,說是那樣一點一點地“抿”活活能把人急死,即不痛快,還反而容易喝醉。一瓶白酒只夠倒3大杯茶杯,經常是還沒開始喝,地上已擺了一排空酒瓶。喝酒時仰脖“咕咚”一大口,那奔騰的烈酒就如一條火龍直接滑入胃裡,沒見過這陣勢的內地人經常會被“震”住。

三、 新疆各地的酒俗

新疆各地都有喝酒的風俗,天山南北,酒桌上的規矩也不同。

在奇台,人們講究喝“三巡酒”。就是用煙盒為標尺,分為將煙盒平躺、橫放、站立3種高度,以此為刻度倒3杯酒,必須遵從這種規定喝上三巡。俗話說“菸酒不分家”,酒桌上一般有煙,有了煙盒就有了標準測量工具,大家公平對待,誰也別想耍滑頭,充分反映出人們“就地取材”的聰明才智。

在吉木薩爾,酒司令不是指定的,而是輪崗制,人人都有機會。通常是主人率先以身作則,給自己斟滿酒先乾為敬,然後再去給客人倒酒。

在伊犁喝酒,竟然喝出了“月亮和太陽”來。原來所謂的“月亮酒”是取一隻小碟,將酒倒入,這淺淺的碟中酒便有了詩意的名字——月亮.。“太陽酒”則是取一隻小碗將酒倒滿,這酒也確如火辣辣的太陽一般令人生畏。

新疆有些地方喝酒的規矩是跟朋友幹過的杯子不能放回到桌上,而要一直用手端著。酒過三杯也不能偷偷溜走,否則會被人視為膽小。酒桌上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規矩,那就是不能當“程咬金”,“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是最黑的一招。有朋友請你吃飯,假如你遲到就要罰酒,因為半路上的程咬金很具有殺傷力,別人已經幾杯酒下肚了你才出現,如果不罰酒可能滿座皆醉你獨醒。

在新疆喝酒沒有那長篇大論的詞語,乾杯也多采取“過電”的方式,因為現在酒店就餐桌子一般都比較大,伸手碰杯距離太遠,於是大家就用杯子碰一碰自己面前的桌子,這濃濃的友情就通過桌子傳達給了彼此。

與北疆不同的是,在南疆有些地方喝酒只用一個杯子,在每個客人手裡傳著喝,這一習俗其實是受遊牧地區少數民族喝奶茶習俗的影響。在茫茫戈壁和草原上,牧民朋友整日與牛羊、氈房為伴,平時很難遇到其他人。偶爾遇到哪怕是陌生路人,牧民朋友都會拿出全部的熱情以貴客相待。殺馬宰羊自不必說,喝奶茶也是大家圍坐在氈房裡,一隻碗在眾人手中傳遞著喝,傳遞出一種親密無間的情義。

不僅新疆有著燦爛的酒文化,更是盛產出來諸多美酒,今天咱們就來了解一下新疆第一酒--伊力特酒。

伊力特酒廠始建於1956年,工廠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州新源縣肖爾布拉克境內。

肖爾布拉克坐落在“人”字形的西天山懷抱中,地處伊犁河谷東部溫涼半乾旱氣候,山清水秀,氣候宜人,宜農宜牧,盛產小麥,玉米,高粱,是一個得天獨厚釀造美酒的好地方。

( 伊力特酒廠發展歷程——年代大事記)

一九五二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一野一兵團二軍五師十三團(前身為三五九旅第七一七團)的部分官兵進駐肖爾布拉克,和新疆軍區通訊團廣大指戰員一道,在鞏乃斯河畔的亙古荒原上開始屯墾戍邊的偉大事業。

三五九旅的老軍墾和他們的後代創造新疆第一酒,為國家無私奉獻一個輝煌的大企業,這歷史的豐功偉績將永遠載入中國軍墾的史冊。

1953年1月1日。十三團奉命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農業建設第十團,團部移駐肖爾布拉克。

1954年10月7日。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成立,十團編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四師十團農場。

1955年2月18日,通訊團(後為十一團)併入十團,溫福堂任團長,批示用多餘的糧食生產白酒。

同年11月20日,十團副業加工廠在養豬場成立釀酒組。 戰士們白手起家,自制裝置,改建工房,土法上馬,試製釀造出第一鍋白酒,從而揭開了肖爾布拉克釀酒事業的歷史篇章。

1956年,十團農場正式生產白酒,年底生產白酒49.35噸。

1957年,4月,酒廠從養豬場遷到肖爾布拉克,成為團部綜合加工廠的一個釀酒車間。 7月,加工廠釀酒車間更名為十團釀酒廠。 時年,產酒240.58噸 1958年,十團釀酒廠更名為十團加工副業廠

1959年,2月,越南國家主席胡志明訪問兵團,兵團司令員陶峙嶽用十團生產的白酒招待,胡主席讚譽 為“新疆茅臺” 。8月,天津輕工業學院釀酒專業畢業生李祖功,曹秀琴分配到十團酒廠工作。

1962年,7月,在一營營部北面建新酒廠開工。 12月,新酒廠建設完工。 新酒廠稱農四師十團農場酒廠。

1963年,7月8日,伊犁白酒被自治區評為優質白酒。伊犁大麴被評為全疆酒類第一名。

1964年,5月15日至7月20日,酒場宋義彬,李祖功等一行七人前往四川瀘州老窖酒廠學習。回廠後釀酒開始使用填充料。推行“老五甄”生產工藝,併成立濃香型酒試製組。

8月,酒廠從加工廠中分離出,為連級建制名稱為十團酒廠。 12月1日,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管理處核准,酒廠所產白酒註冊為伊犁牌商標。

1965年3月。經自治區菸酒專賣事業管理局批准,給酒廠頒發生產許可證。 同年,李祖功出席在甘肅天水是召開的西北五省區白酒協作會議,伊犁大麴酒被評為第二名。

1966年技術員李祖功帶領試製組成員,試製成功“特製伊力大麴”酒面試。

1967年1月,文化大革命在十團開始,各派群眾組織揪所謂的“走資派”。團黨委癱瘓,酒廠管理混亂,酒產量下降。

1968年3月8日,深夜兩點鐘左右。泥巴窖工房第二次起火(第一次是在1967年),由於火勢太大,工人無法接近救火,所有一切盡興焚燬,冷卻器化成一堆錫塊,損失慘重。

1969年3月28日,酒廠和糧油加工廠合併,仍稱十團酒廠,於年底又分開。

1970年。年初,酒廠改制糖車間,購進八一糖廠舊制糖機,並對裝置和工藝流程進行改造。 9月27日,試製出糖率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八。煤耗為1:20左右,公斤成本超過十元,糖質極差,於1972年停產。

1976年十團酒廠更名為七十二團伊犁大麴酒廠。

1979年5月。在自治區第一屆評酒會上,特製伊犁大麴被評為地方名酒;伊犁大麴被評為地方優質酒。 12月,伊犁大麴,伊犁特曲被自治區工商行政管理局評為優質名牌,授予自治區著名商標稱號。

1982年3月20日。 團研究決定酒廠在肖爾布拉克擴建三車間,4月破土動工.1984年1月正式投產,1985年組建釀酒二廠。

4月,伊犁大麴被國家農墾部批准評為“優質產品”,並頒發證書。 同年,技術改造後的釀酒一二車間,當年產量猛增到1470噸。首次突破千噸大關。

同年,農墾部領導邊疆,汪洋 由農四師七十二團團長楊榮成陪同視察酒廠,問李祖功用包穀和高粱釀酒各有什麼特點,李祖功說包穀酒甜,高粱酒香;指示加大高粱比例,提高酒醇度。

1983年7月。 在自治區級二屆評酒會上,特製伊犁大麴被評為地方名酒,伊犁大麴被評為地方優質酒。

8月,南疆澤普石油基地一職工來信,反映所購伊犁大麴酒有一瓶存在質量問題,酒廠派副廠長仲世昌專車前往,確認後當即賠償伊犁大麴一箱24瓶,另送七箱道歉,往返五千公里,歷時八天。

(自治區成立30週年61度伊犁大麴)

1986年,7月18日,根據師11號檔案,原農四師七十二團伊犁大麴酒廠更名為新疆伊犁大麴酒廠。 7月,在全疆召開白酒複評會前,酒廠試製成功38度伊利老窖。

這標誌酒廠在白酒生產低度高味攻關專案上,走在新疆白酒行列前列。 9月23日,李祖功任七十二團副團長,兼任伊犁大麴酒廠廠長。

1987年,5月6日。酒廠副廠長李方孝,工程師曹秀琴等一行八人,赴北疆五五酒廠,奎屯酒廠,八一酒廠,奇台酒廠,三臺酒廠,呼圖壁酒廠,伊犁酒廠,霍城酒廠等8家酒廠進行考察學習,歷時24天。6月1日至3日,向七十二團黨委彙報考察情況,並制定了整改措施。

1988年1月22日。釀酒二廠一位職工由於操作不當,不慎滑入烘乾塔暫儲倉,被玉米埋壓窒息死嗎亡。

二月,酒廠與新源縣塔勒德鄉簽訂《聯營協議書》,決定聯營辦酒廠——新疆伊犁大麴酒廠釀酒三廠。 5月1日農四市黨委研究決定,組建伊犁大麴釀酒(造)公司。

酒廠與七十二團實行兩權分離。 即企業所有權歸七十二團,經營權交由伊犁大麴釀酒公司。

5月9日。副市長楊榮臣宣佈伊犁大麴釀酒公司正式成立,為團級建制,李祖功任農四師伊力大麴釀酒公司經理。

1989年4月。伊犁釀造公司在昌吉五一農場籌建伊犁釀造公司釀酒五廠。後由兵團工交局續建為樓蘭酒廠。1997年末,被伊犁釀酒總廠兼併。 七月,李祖功調任樓蘭酒廠任廠長。 9月10日,投資1760萬元的釀酒四場一號工房破土動工。

1990年3月23日,伊犁大麴釀造公司恢復新疆伊犁大麴酒廠名稱。

1991年7月31日,酒廠啟用1979年註冊的商標‘‘伊力’’牌,停止使用伊犁牌商標。

1992年,1月9日,在烏魯木齊市地窩堡河南莊搗毀一個製造假伊力特曲的窩點,查獲假伊力特曲一萬多瓶。

同年5月16日,新疆伊犁大麴酒廠更名為新疆伊犁釀酒總廠。 6月4日,因為與新源縣塔勒德鄉牧業村合同糾紛問題,12月1日,新源縣收三廠歸鄉鎮企業局管理。1993年5月,單方委派新廠長,9月啟用自己的商標,並更廠名為爾布拉克三酒廠,至此聯營關係解體 。

1992年, 7月31日投資1700多萬元的釀酒五廠破土動工,1994年6月投產改稱釀酒三廠。

1992年,新疆自治區主席鐵木爾達瓦買提題詞,“伊力特曲——新疆第一酒”。

1993年,2月25日。酒廠在烏魯木齊崑崙賓館舉行新聞釋出會,向社會宣佈,伊利特曲等產品使用鐳射全息防偽商標和防偽標誌。

同年,在全國範圍內徵集廠歌廠徽。共徵集廠歌一百餘首,選定《萬世流芳伊力特》為廠歌。由“YLT”三個字母組成騰飛的雄鷹飛向世界,被選中為廠徽。

1994年4月5日在師長任旭東的主持下,伊犁釀酒總廠租賃七十一團酒廠,組建為新疆伊犁釀酒總廠釀酒五場,租賃期十五年。

八月,新疆伊力釀酒總廠被評為中國明星企業。伊利特曲,伊力老窖被認定為中國名牌產品!

同年12月,李方孝代表酒廠參加在美國華盛頓舉辦的第八十屆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伊利特曲”榮獲特別金獎,“伊力老窖”榮獲金獎。

1995年。4月22至23日,兵團政委王傳友 親臨酒廠考察工作。並且為酒廠題詞,“不是茅臺勝茅臺”。

6月,二百箱伊力老窖,1000箱伊力春,800箱伊力二曲從霍爾果斯口岸銷往獨聯體的哈薩克。

1996年。8月16日酒廠下發釀酒五廠實行自主經營,自我發展,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經營機制的決定。

1997年1月10日,伊力特系列酒訂貨會在烏魯木齊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簽訂訂貨合同1.4萬噸。其中內地進貨9000噸。

1月13日,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定購伊力特曲30噸。

1999年2月1日,2500箱五十度伊力特,經伊犁州外貿部門遠銷澳大利亞。 1999年5月27日。伊力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7月2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舉行掛牌上市儀式。 起價14元,徐永輝敲鑼開盤。

1999年,推出高階酒—伊力王系列

2000年6月,伊力商標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商標。

看了伊力特酒廠的這些介紹,是不是很牛!雖然五屆評酒會都沒進國家名優酒行列,但在老酒收藏者心中,比許多53優都好,你們認為呢? 

(釀 酒 分 廠 簡 介)

一,釀酒一廠

前身曾命名十團酒廠,七十二團伊犁大麴酒廠,建於1962年。

工作區位於肖爾布拉克西北5公里處。1995年,拆除建於八十年代初期的老鍋爐房,異地建新鍋爐房。

1997年。在老鍋爐房處修建雙跨工房一座。

1985年,在肖爾布拉克成立總廠,即下轄釀酒一廠。

1990年12月由連級建制升為營級建制。

二,釀酒二廠。

工業區位於總廠駐地肖爾布拉克。1982年,總廠利用貸款和自籌資金,建起了三棟工房,糧庫,酒庫,曲庫各一幢,1983年11月投產。

1982年,籌建期間稱三車間。(釀酒一場當時稱為一二車間)。1985年成立總廠時 ,即在三車間的基礎上組建釀酒二廠。1990年12月為營級建制。

三,釀酒三廠。

工作區位於總場機關西北一公里處,1992年6月,釀酒三廠動工。1993年底完成四棟釀酒工房的土建及裝置安裝。1994年,隨著制曲中心投產,酒庫和包裝車間裝置安裝基本完成,九月份,一號二號工房投產,1995年9月,3號工房投產。

1992年建成期間稱釀酒五廠。1994年投產後更名為釀酒三廠,營級建制。

( 不知道這瓶酒和釀酒四廠是什麼關係?)

四,釀酒四廠。

位於伊寧市以東218國道六公里處北側,屬伊寧縣胡地亞於孜鄉轄區。營級建制,1988年7月,兵團批准籌建釀酒四廠。1989年9月10日釀酒工房開工,1991年2月10日舉行竣工典禮。

五,釀酒五廠。

前身為農四師七十一團新源大麴酒廠。1955年七十一團(在澱粉廠)成立釀酒車間。1971年註冊商標為新源大麴,1982年試製成功新源特曲。

1987年,釀酒車間從澱粉廠分離出來,實行獨立核算,稱新源大麴酒廠。1994年4月,由伊犁釀酒總廠租賃十五年,更名為釀酒五廠,營級建制,工作區位於新源縣阿合奇鎮。

( 伊力特酒廠產品及各年份酒度簡介)

1955年試製成功第一鍋酒到1997年,廠科研人員相繼開發出大麴,特曲,老窖,白酒以及保健型等系列產品。

一,大麴系列。

1963年開發出61度伊力大麴;1986年推出58度伊犁大麴;1988年再降度為54度度伊犁大麴。

1994年開發出46度中度伊力大麴; 1995年更新換代為50度伊力大麴。在這個過程中,釀酒原料也由玉米轉化為高梁。口感更純正,質地更優良。

二,特曲系列。

1966年,技術員李祖功帶領試製組成員開發出61度特製伊力特曲,開伊犁特曲先河。

1986年推出58度伊力特曲;

1988年又推出五十四度伊犁特曲。

1993年開發了53度金獎伊力特曲;

1994年試製成功43度中度伊力特曲;

1995年更新換代50度伊力特曲;

1996年三十六度低度伊力特曲面世。

三,老窖系列。

1986年開發出54度伊利老窖;1987年推出伊力特釀和38度低度伊犁老窖;1993年時研製成功52度伊利老窖和46度伊力老窖。

四,白酒系列。

1987年開發五十四度伊力陳釀;

1994年推出48度伊力白酒,伊力二曲;

1996年又研製成功39度伊力酒。

五,其 他。

其他產品包括1991年研製的固液態結合酒45度伊力春;

1994年試製成功保健型32度伊力景天酒;

1997年又推出28度和36度營養伊力特麴酒。

商 標 歷 史

1960年,大部分出售散酒,也有少量瓶裝。採用自刻自印黃紙商標,標明“伊犁白酒”字樣。

1961年經農四師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管理處註冊“伊犁白酒”商標。

(1962年上調中央的伊犁自治州新源縣出產的大麴白酒5噸,即十團產的白酒,所用商標名稱“伊犁白酒”,底色為綠色)可惜沒見過實物。

1963年12月3日,十團申請登出“伊犁白酒”商標,重新註冊伊犁大麴商標。

1964年12月1日,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管理處核准,註冊為“伊犁”牌商標。

1979年商標註冊續續展,變更商標伊犁牌為伊力牌,但仍沿用伊犁牌至1991年。

1991年7月,遵照上級指示,正式啟用‘伊力’牌商標。

1990年申請註冊‘‘伊’’牌商標,1991年7月10日獲准,此商標註冊後未使用,至1997年轉讓釀酒五廠使用。

伊 力 特 商 標 簡 介

伊力特商標圖案是由五部分組成。即深褐色橢圓形似地球,表示“伊力”美酒要走向世界,享譽全球。

金色的拼音字母,YLT,組成金色的大雁,象徵企業展翅高飛。YLT是伊利特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寓意為伊力特,新疆第一酒。

中下部為巍峨的天山,表示採天山精華,釀新疆之名酒。伊力兩字,遒勁有力,美觀大方,突出主題。底色為湖藍色,表示伊犁河水一澄碧水,明澈清亮。

廠徽總體象徵著伊力酒走向世界,伊力人團結奮進。我們從天山腳下走來,向著輝煌的目標騰飛。

防 偽 標 識

進入九十年代,假酒猖獗,為保證保護消費者權益,維護企業利益,酒廠採取多種防偽措施。

1993年2月8日至1994年1月25日。伊利特曲,伊力特釀,伊力老窖,伊力大麴產品包裝上使用鐳射全息防偽標誌。這種鐳射全息防偽標誌形狀為橢圓形,採用二微分色效果,光燦閃光技術,印有酒廠註冊商標圖案,兩側有“新疆”“伊力”字樣。

1993年還曾使用隱型防偽防盜蓋,此蓋是在陽光下反射為“伊”字。

1994年投資140萬,又上三種防偽標識--熒光油墨防偽標識,其一封口證,其二封底證,用於酒盒底部和圓形防偽標,貼於瓶蓋頂部。防偽特點,用紫外線燈照有伊力二字出現。

1995年7月開始使用kk板自檢拆封保護膠帶。

伊 力 特 釀 酒 工 藝

伊力特麴酒以高粱為主要原料,用小麥製成高溫區曲,主糧(高梁)清蒸排雜,熟糠配料,泥窖密封,固態發酵,採用老五甄工藝,續餷混燒,量質接酒,原度酒儲存,精心勾兌而成。

釀 酒 原 料

一,原料

伊力酒廠自1956年正式生產後在很長時間,玉米是主要原料。1982年提出改變原料配比,加入高粱。到1992年停止使用玉米,高粱成為釀酒的主要原料。1991年前,釀酒輔料用玉米芯,麥麩,其後用稻殼。

二,制曲。

制曲原料主要為小麥和少於豌豆。1990年前採用純小麥制曲,後為提高曲塊的成型度和疏鬆度,加入少許豌豆。

1993年引進架式制曲工藝後,又加入少許高梁粉。

三,發酵

1,(窖池)是酒醅發酵的場所。

60年代,七70年代採用磚窖和部分泥巴窖。80年代初期開始人工老窖泥窖池的實驗,到1987年,所有窖池全部建成人工老窖泥窖池。

2,(窖泥)窖泥是濃香型麴酒發窖不可缺少的先決物質條件,它是產酸,產脂,生香,呈味等微生物生存的載體。

1964年採用紅膠泥加曲作窖。1974年,採用肥沃泥土加麥草及營養成分和泥作窖。1978年技術員李祖功用園林連蘋果發酵實驗培養優質窖泥。

1981年,伊犁州科委提供6000元資金支援實驗優質老窖,即在腐植質土壤中加入動物肌體湯汁,酒糟,曲粉,黃漿水等成分,讓菌種在發酵中自然繁殖生長。此項實驗由李祖功帶領,曹秀琴,武化新等五人研製成功。

1983年獲兵團科技二等獎。1994年後使用從四川瀘州老窖窖泥中分離的菌種。為保護窖泥延緩老化,八十年代中期試行酒醅下窖前在窖壁上噴灑乙酸乙酯菌液,九十年代作為制度在酒廠貫徹執行。

3,(發酵)白酒酒醅發酵屬於固態發酵法。

1964年引進瀘州老窖酒廠傳統的老五甄生產工藝。發酵期90年代以前為40多天,1994年後多為60天以上。

質 量 管 理

五十年代,由燒酒師傅負責釀酒技術操作,憑感官監督控制質量。

1962年成立十團酒廠,建立化驗室,由李祖功任技術員,曹秀琴任化驗員,開始用科學方法控制釀酒質量。

1982年有曹秀琴負責,開始設定專門檢驗質量的小組。1986年建立健全為質量檢驗科,簡稱質檢科。

1990年成立全面質量管理委員會,範繼祖擔任主任,武化新任辦公室主任。

1992年武化新任總工程師,主抓質量管理工作。

銷 售

五十年代酒廠規模小,產量少,產品主要是供應本團場職工。

六十年代初,註冊商標後開始批量外銷,70年代,80年代,先後由自治區,伊犁州,地,縣糖酒公司包銷。

九十年代,自治區放開酒類市場,由酒廠自己管理銷售工作。酒廠的銷售實行的是三級管理,銷售公司承包經營的機制。

負責銷售的副廠長,根據市場情況,對銷售方案和計劃進行決策,這是一級管理。

銷售公司根據銷售方案和計劃承包銷售任務,這是二級管理。

各地經銷點在銷售公司的統一協調下,承辦銷售業務,這是三級管理。

( 以上內容主要為2000年以前伊力酒廠介紹,內容來自書本資料及網路,在此一併感謝原作者,如有不正之處,請酒友指正。侵刪!)

老酒集市知識百科:

《白酒五糧液從1950-2018年外觀演變圖賞》

《白酒茅臺從20世紀30年代-2018年外觀演變圖賞》

《白酒劍南春從1951-2018年外觀演變圖賞》

《說說那老八大名酒之一,貴州董酒外觀演變圖賞!》

更多精彩文章請點選關注老酒集市。

老酒集市,免費鑑別,可買可賣。

我有老酒,你有故事嗎?

相关参考

中国八大名酒有哪些

中国名酒谱中国名酒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评酒机构,间隔一定时期,经过严格的评定程序确定的。中国名酒代表了我国酿酒行业酒类产品的精华。中国名酒按酒的种类分别评定。在全部名酒中,白酒类名酒数量最多。下面

历史上中国名酒

1.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酒中国的四大名酒:茅台、汾酒、泸州老窖特曲酒和西凤酒中国的十大名酒:剑南春、古井贡、泸洲老窖、贵州茅台、五粮液、汾酒、杜康、董酒、小糊涂仙、蒙古王一、茅台酒茅台酒历史悠久、源远流

我们国家的这些名酒,你知道他们的历史起源吗

我国历史悠久,据记载,已有几千年历史,相传最早是杜康酿的。中国名酒为国家评定的质量最高的酒,国内曾先后五次进行白酒国际级评比,茅台酒、五粮液等酒在历次国家评酒会上都被评为十大名酒。你知道他们的起源吗。

十大著名酒局 哪场是你心中的冠军

导读:喝酒也是一门技术活,他不仅可以增进朋友之间的友情,为自己招揽生意,它还可以用作杀人的场合。在历史上就有这样十场著名的酒局,哪一个才是你心目中最喜爱的呢?  1、十大酒局之第十:醉打金枝醉打金枝是

三国时期的著名酒局,他单刀赴会、力保荆州,而后令鲁肃无功而返?

三国时期的著名酒局,他单刀赴会、力保荆州,而后令鲁肃无功而返?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要说三国最讲义气的人是谁?倘若关羽排第二大概也就没人敢排第一了?关羽给后世所留下的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

廁所的演變史

一天之中最離不開的是廁所,這個已經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東西,它也隨著時代的進步而發展。今天我帶你見識一下幾張關於廁所的照片,希望不會影響親的胃口的!1.來自古埃及的坑2.古羅馬的坑,猜猜古羅馬人可能喜歡集

廁所的演變史

一天之中最離不開的是廁所,這個已經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東西,它也隨著時代的進步而發展。今天我帶你見識一下幾張關於廁所的照片,希望不會影響親的胃口的!1.來自古埃及的坑2.古羅馬的坑,猜猜古羅馬人可能喜歡集

天冠山上的傳說起點——槍之柱

小夥伴們好呀,本篇小二就帶小夥伴們重返天冠山,來講講神奧地區的傳說起點,也就是槍之柱這個地方,在之前介紹天冠山的時候,小二也介紹過槍之柱,但是當時只是簡單略過,這次就來詳細一下介紹這個劇情的主要地點吧

從宮廷政變演變爆發成八王之亂

晉朝司馬氏得國,同曹魏差不多。如同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稱帝一樣,魏元帝咸熙二年底(265年),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篡位,建立晉朝,史稱西晉。司馬炎為人厚道。對降主如劉禪、孫皓,前代主如曹奐,都是錦衣玉食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教学ppt

1.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重点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新疆地方发展史及民族发展史,新疆多种宗教演变史;二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三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