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其實是誤傳,按照歷史應是六大名著,另外兩部也好看

Posted 四大

篇首语: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四大名著其實是誤傳,按照歷史應是六大名著,另外兩部也好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大名著其實是誤傳,按照歷史應是六大名著,另外兩部也好看

四大名著,可以說人人皆知,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據重要的地位。《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隨便哪一部都是不朽的經典。但是其實“四大名著”這四個字,最開始只是一種誤傳,真實歷史中,其實中國應當有”六大名著“,而被排除出四大名著的另外兩本,在民間也是家喻戶曉,精彩程度並不亞於這四本。

名著之一:《紅樓夢》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被公認為是四大名著之首,作者是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看似講的是林黛玉和賈寶玉之間的愛情故事,但是其實卻是套著愛情故事的殼,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講遍了人生百態,講遍了當時社會中閨閣女兒的命如浮萍。小說的主角看似是賈寶玉,但是賈寶玉更像是一個故事的講述者,通過他的口,在講述這些女子們的故事。

在小說中,曹雪芹藉由賈寶玉之口,字字讚美女性,將女性的地位加以推崇。可惜的是,這部《紅樓夢》並不是完稿,原作者曹雪芹的小說只寫到了80回,後40回莫名遺失。著名作家張愛玲曾經說過,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而這個《紅樓夢》未完,不僅是張愛玲一人之恨,更是諸多文學愛好者之恨。為了能從文章中探尋出來結局的蛛絲馬跡,現在社會上便有專門有研究《紅樓夢》的學派——紅學。

名著之二:《西遊記》

《西遊記》在四大名著中顯得比較低齡,但是它卻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神魔小說,作者為明代吳承恩。“唐三藏西天取經”,這件事卻有其事,吳承恩就是在這個真實的歷史事件的基礎上,加上自己豐富的想象,創作出來了《西遊記》這部小說。雖然說《西遊記》看似是一篇神魔志怪的小說,但是吳承恩卻通過小說反映出來了當時明朝的社會現狀。也因為小說的通俗易懂,和豐富的戲劇衝突,因此《西遊記》一問世,就受到了民百姓的推崇。時至今日,《西遊記》即便在世界上也廣為流傳,被先後翻譯為多種語言,成為了一部世界經典名著。

名著之三:《水滸傳》

《水滸傳》開創了中國長篇武俠節義小說的先河,作者是元末施耐庵。簡單的來說,《水滸傳》講的是一群好漢的故事,故事背景設定在北宋年間,以宋江為首的好漢因為不滿當朝權貴的作威作福因而憤然起義。《水滸傳》是一個壯烈的故事,講了108梁山好漢如何集結、如何被招安,如何散落天涯,小說中處處是伏筆、處處是隱喻,與其說它是一篇小說,不如說它更像是一部史詩。

施耐庵在創作小說的時候,正好遇上元末的戰亂,為了躲避戰事,因此他來到鄉間隱居,就此有了創作《水滸傳》的念頭。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在看《水滸傳》的時候,雖然它講的是宋朝的事,但是卻要套上元末明初的真實歷史事件來看,一定會有更深的體會。

名著之四:《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顧名思義就是對於三國真實歷史事件的重新演義,其實《三國演義》並不是它的全名,它的全名應當是《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是元末羅貫中。這部小說既尊重了三國時期的具體歷史事實,又加入了作者自己的聯想和創作,講述了魏蜀吳三國之間的紛爭與戰火。

之所以三國時期的歷史為人們熟知,大部分都要歸功於《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也正是因為這部小說,曹操、諸葛亮、周瑜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除了講解歷史之外,《三國演義》中也有不少的兵法策略,有人與人之間戰場上的智慧博弈。可以這麼說,《三國演義》是一部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的小說。

名著之五:《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是一部荒誕詭譎的短篇小說合集,作者是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中一共有500個故事,其中有的是蒲松齡根據民間傳說改編而來,有的則是蒲松齡的全新創作。雖然是個志怪小說,但是《聊齋志異》在中國文壇上的地位不可撼動。這些故事有的看似荒誕不經,但是其實故事背後卻大有深意。

通過這些故事,既可以看到當時社會百姓生活的現狀,也可以看到百姓對於當朝權貴的批判,既有歷史意義也有現實意義。而“愛情”,是《聊齋志異》的故事裡面最多的主題,這些愛情故事大多是反封建反禮教的,即便在當今看來,也是很有反抗精神的,更不用說當時封閉的清朝了。

名著之六:《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一部批判意味濃厚的長篇小說,作者是清代吳敬梓。相對於其他五部小說,《儒林外史》的篇幅不長,一共只有56回,但是其中的現實批判意味卻值得細細品味。《如林外史》講的是人們面對功名利祿的差異表現,以眾人之間的這種差異,來表述作者本人對於人性的一種理性批判。《儒林外史》雖然章節短,但是文筆辛辣,內容豐富,連魯迅、胡適都曾經對《儒林外史》讚不絕口。在經過翻譯之後,《儒林外史》更是獲得了外國文學界的高度讚譽。

原本是六大名著,《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也並未失傳,怎麼就變成了四大名著,被開除出隊伍了呢?其實,這是因為新中國成立之後,為了更好的普及傳統文化,不至於讓這些經典名著失傳。於是由國家人民出版社牽頭,率先推出了《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這四部小說,並且起了名字叫做“四大名著”,而《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並不在首批印刷之列。沒想到這“四大名著”一經推出直接爆火,其他出版社見狀也紛紛跟風,也出版了自己的“四大名著”,而《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就被落在了後面。

相关参考

世人皆知四大名著,其实还有另外两部名著,也是家喻户晓

现如今四大名著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了,可是鲜为人知的是,四大名著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六大名著。也就是说还有两部著作现如今已经不属于名著了。四大名著分别是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和三国演义,其中三国演义和红楼梦

解放後,六大名著爲何被改成四大名著

(蝸牛看西遊第3402期)文/蝸牛說起西遊記想必大家一定很瞭解,裏面的孫猴子正義有擔當,尤其他大鬧天宮時看得我們大呼過癮,除了這個故事,其他故事也很有意思,情節也很精彩,不得不說這部小說的作者確實很有

建國後,為何要把六大名著刪成四大名著

中華文學史幾千年,出了無數的文學巨匠和文化大師,留下了數不盡的文藝作品,成了我們全民最內核的文化自信。喝不盡的好酒,讀不完的好書,說不透的傳說故事,生在華夏,何其有幸!翻開浩如煙海的文學著作,流傳至今

建國後,爲什麼要把六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刪掉的這兩本家喻戶曉

說起我國的四大名著,想必每個人都不陌生,它們分別是:《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和《水滸傳》。它們雖然都是小說,但是它們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是非常之高的,且都有着極高的文學水平和藝術成就。書中

《西遊記》三個唐僧,遲重瑞迎娶富豪變大款,另外兩個怎麼樣了

《西遊記》電視劇版本是根據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拍攝完成,講述了唐僧帶領四個徒弟一路過關斬將,斬妖除魔最終取得真經的故事。在兩部《西遊記》的拍攝中,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一共有三個唐僧參與了拍攝。三

古今中外,歷史上罵日本罵得最難聽的,其實是這六個人。

現在罵日本無非也就那麼幾個詞句,什麼「小日本」、「倭寇」、「東洋鬼子」,但比起歷史上的某些名人,這些罵日本的詞句實在是弱爆了。比如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他評價日本是一個陰險與狡詐的殘忍民族。1.康熙:倭

古今中外,歷史上罵日本罵得最難聽的,其實是這六個人。

現在罵日本無非也就那麼幾個詞句,什麼「小日本」、「倭寇」、「東洋鬼子」,但比起歷史上的某些名人,這些罵日本的詞句實在是弱爆了。比如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他評價日本是一個陰險與狡詐的殘忍民族。1.康熙:倭

一個小國滅亡的背後,其實是大國在試探稱霸之路

隨著平王宜臼在雒邑確立了天子之位,咱們所敘的歷史故事也進入了比較動蕩的東周時期。也正因為這個時期比較動蕩,各諸侯國間的紛爭逐漸增多,所以咱們的「諸侯國史話」也要承擔起講述東周歷史的重任。而上一次,作為

清朝入關其實是增大了中華的國土

雖然從明朝的角度來看,清朝入關,定定中原,是一種侵略行為。但從中國歷史整體來看,清朝增大了中華的版圖。明朝在永樂二十二年時領土面積達到最大,約為約為1000萬平方公里,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

了解中國清朝歷史應該看哪些書

全世界書籍浩如煙海,而清朝作為一個近300年的大一統王朝,還是唯一一個跨越古典社會和近代工業社會的特殊王朝,記載和研究它的史書汗牛充棟,但是作為離我們最近的朝代,又不得不在其中吸取營養與教訓。所以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