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臨帖的7個技巧

Posted 字形

篇首语: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手臨帖的7個技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手臨帖的7個技巧

字形是重要的一關,沒把握字形其他臨帖嘗試都是虛的。當我們能基本把握字形後,就要開始自己心裡留個心眼兒——臨帖的創作思維(基於筆法、墨法、通篇章法等臨帖嘗試)。

01/臨帖原大,讀帖放大

指的是結字的大小,在臨帖、創作時,一定要注意字的大小變化,這樣就避免了呆板。一般臨帖大小參考原帖,而讀帖可以選購放大版字帖,便於觀察筆法如轉折細微。

02/粗細變化,寫出質感

我們常說筆要提得起、按得下。提得起就是要求我們敢於在正常書寫狀態下突然用筆尖書寫,雖然是用筆尖書寫,但是也要有提按變化,也要用力書寫,而絕不是描。所謂按得下,就是敢於讓毛筆大面積吃紙,甚至使用側鋒。這裡要說明的是,雖然筆畫很重,但也要見行筆,筆劃要有質感。

03/枯要見筆,溼要見形

枯,是毛筆上的墨汁將近用完時的狀態,這時就是出現飛白。溼,自然是剛蘸墨時的狀態,這時寫的字很容易出現漲墨,漲墨後的字一定要可識,否則就變成了肥肥的墨豬。枯要見筆,溼要見形,枯溼過渡要自然。

04/疏密得當,通篇調控

除了要有相當的筆墨技巧,更重要的時能對全篇進行調控。

05/欹正相生,參差錯落

在一幅書法佳作中,一定是欹正相生,參差錯落。

06/筆斷意連,顧盼呼應

指字與字之間的連線關係。斷和連不要有死板的規律,但不能沒有呼應。

07/理性運作,感性生髮

理性運作,巧作安排,感性恣意,情理生髮。感性和理性的反覆運用,既能表現作者的情感變化,在形式上也起到了調節節奏的作用,使作品更具有節奏感,同時也更能打動觀賞者。

趙孟頫《清華齋趙帖》欣賞

趙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號鬆雪,鬆雪道人。官至翰林學士承詣,封魏國公,諡文敏。工書法,猶精正、行書和小楷。所寫碑版其多,圓活遒媚,人稱“趙體”。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被稱為是王羲之二代。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快看!文徵明主編的《停雲館帖》有何出眾之處

《停雲館帖》居明代私刻叢帖之冠是有著不同於其它叢帖的原因:第一點:文徵明做為明代優秀突出的書法家,其在選帖時自然更專業,更是優中選優,這是專業級的選材。第二點:文徵明一生閱帖無數,更是臨帖無數,這同當

臨帖四法——“臨碑帖”是書法人的必修課

學習書法,沒有捷徑,唯有勤臨不輟,方得其法。“臨碑帖”是學習書法的必經之路,也是書法人終生的必修課。那麼,如何才能行之有效的進行臨碑臨帖呢?古人和今人對此都有很多闡述,有共通,也有差異,我們要結合自身

解析三国著名书法家钟繇还示帖的内容是什么

钟繇还示帖的内容是什么《还示表》流传到今时今日也不是钟繇的真迹了,现在流传下来的《还示表》一般认为是王羲之临摹钟繇的这部作品的。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的《还示表》是宋代的拓本。钟繇的作品没有一幅可以流

解析三国著名书法家钟繇还示帖的内容是什么

钟繇还示帖的内容是什么《还示表》流传到今时今日也不是钟繇的真迹了,现在流传下来的《还示表》一般认为是王羲之临摹钟繇的这部作品的。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的《还示表》是宋代的拓本。钟繇的作品没有一幅可以流

三國龍大全,25個人物,認識一半的都是超級高手,快來挑戰

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是最奇特的一種生物。有人堅信它是上古時期存在過的一種活物,有人更接受它是我們的先祖所創造的獨特生物。龍的形象,在宋人羅願的《爾雅翼》中得到了補充,即「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

觀音身邊隱藏着一個高手,八歲就頓悟成佛,孫悟空一見就頭疼

(蝸牛看西遊第3041期)文/蝸牛要是問,在西遊的世界中,哪位大神的徒弟最厲害,肯定會有很多的朋友說,不用想,那一定是菩提祖師了,不僅自己深藏不漏,而且僅僅只用了3個年頭,就將孫悟空這個什麼都不會的初

日軍撤退遺留1個勞工和7個慰安婦,相依為命多年,生了20多個孩子

二戰時,日軍在太平洋和美軍對戰,後來打不過就慢慢收縮防線。有一次,在撤離一個島嶼的時候,因為比較匆忙,士兵和勞工撤走了,慰安婦卻忘記運走了。正在7個慰安婦在恐懼未來生活的時候,她們發現島上還有一個朝鮮

日軍撤退遺留1個勞工和7個慰安婦,相依為命多年,生了20多個孩子

二戰時,日軍在太平洋和美軍對戰,後來打不過就慢慢收縮防線。有一次,在撤離一個島嶼的時候,因為比較匆忙,士兵和勞工撤走了,慰安婦卻忘記運走了。正在7個慰安婦在恐懼未來生活的時候,她們發現島上還有一個朝鮮

廊坊大捷只打死7個洋人,為何稱之為大捷

1900年,義和團運動進入北京,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因此慈禧太后對義和團的好感大大增加,轉剿為撫。北京的義和團人數很快就發展到超過十萬,他們破壞鐵路和電線杆、殺洋人、燒教堂,破壞一切與洋人有關的事

历史秘闻 廊坊大捷只打死7個洋人,為何稱之為大捷

1900年,義和團運動進入北京,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因此慈禧太后對義和團的好感大大增加,轉剿為撫。北京的義和團人數很快就發展到超過十萬,他們破壞鐵路和電線杆、殺洋人、燒教堂,破壞一切與洋人有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