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21天攻滅之國——彷徨中的衆神之國-希臘

Posted 意大利人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德國21天攻滅之國——彷徨中的衆神之國-希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德國21天攻滅之國——彷徨中的衆神之國-希臘

自意大利發動希臘戰爭,反被打得丟城失地之後。希臘就一直認爲,德國遲早會來援助他的意大利盟友,爲了避免德國入侵後希臘腹背受到意大利的威脅,希臘決定將意大利人從阿爾巴尼亞趕下大海,以爭取採用全部兵力應對德國的威脅。但這次的戰役並不如意大利人入侵時希臘打得那般好,由於希臘兵力不足,難以在阿爾巴尼亞完成突破,而意大利人則在希特勒的建議下,在阿爾巴尼亞投入了21個師,在數量上對希臘人佔有絕對優勢,且意大利人處於防守的狀態,因此戰鬥進行得非常激烈,由於雙方的軍隊現代化程度都不高,經常在戰線上出現浴血的肉搏戰。

當希臘意識到他們的計劃已經無法實現,必須及時的進行防禦準備的時候。一度考慮,從阿爾巴尼亞撤軍,集中兵力採取防禦姿態應對德國人的入侵,雖然這樣可以節省大量兵力。但是,希臘政府擔心輕易將付出重大犧牲才獲得的土地放棄會招致人民的不滿,因此沒能收縮兵力,轉而向英國人求援,並篤定的認爲英國必然會支援希臘。英國也確實履行了他們的承諾,派出了6.2萬人的部隊來到了希臘。在得到英國人的支援後,希臘認爲自己的防禦是牢不可破的,尤其是當3月26日,南斯拉夫發生政變,希臘人更是深信南斯拉夫會與他們一起對抗德國,這勢必會使德國無法派出原先計劃的全部兵力來對付希臘。爲此,希臘與南斯拉夫兩國在德國入侵前的最後關頭達成了共同作戰的協議,但這份協議很快就在德國的閃擊戰面前就變成了一紙空文。

4月6日,德國進攻南斯拉夫的同一天,德國第12集團軍在航空兵的支援下,迅速突破希臘-保加利亞邊界,在多伊蘭湖以西,揮師南下,將希臘東馬其頓集團軍擊潰幷包圍後交由後續步兵及保加利亞部隊解決,隨即南下試圖包圍消滅在希臘的英國遠征軍,但此前英國軍隊由於認爲自己兵力不足,無法參加希臘的邊境防禦作戰。於是選擇在韋斯特里察河,皮尼奧斯河以及塞爾莫皮萊山口這些希臘內陸設置防線,企圖利用這些地理上的優勢,阻擋德軍的進攻。但是激突猛進的德國人對維斯特里察河附近的英軍未能完成包圍,因爲早在4月10日英國人就已從維斯特里察河下游的陣地撤離。這時的希臘,已經再也不能指望英國人,希臘西馬其頓集團軍和中馬其頓集團軍,也在不久後被德國軍隊擊潰,最終於4月21日,向德國投降。期間嚴格恪守墨索里尼防守政策的意大利人,對他們沒能在進攻他們多時的希臘軍隊的投降協議上簽字,向德國提出抗議,於是,德軍對文件進行修改,使意大利代表於4月23日在希臘軍隊投降協定上簽字,代表了意大利軍隊對希臘的戰爭勝利,滿足了意大利人的虛榮心。

自4月14日,英國人被切斷了與希臘主力部隊的聯繫後,戰爭對英國遠征軍來說就已經失去了意義,此時的他們只希望能夠儘量遠離德軍,避免被德軍殲滅。而當希臘主力部隊被德軍包圍之後,使英國人最終下定了上船撤離希臘的決心。就在希臘中、西2大馬其頓集團軍向德軍投降的4月23日這一天,衆神的國度希臘再次跌落神壇,英軍也開始撤離希臘。至此,持續不到3個星期的希臘戰役,暫時告一段落。英軍在希臘共派遣了6.2萬人,其中5萬人,成功撤離希臘,約1.2萬人死亡,或者失蹤被俘,並損失各類艦船20艘。

英國人在歐洲援助盟國的嘗試再次遭到失敗,這令丘吉爾十分沮喪,丘吉爾在與羅斯福的電報中曾指出,希臘戰役的失敗所造成的政治壓力,將可能使他們失去歐洲以及亞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如果戰局發展到這種程度,那麼英美將要進行的戰爭就會變得愈加困難,並認爲此時只有一種辦法可以阻止土耳其、近東及西班牙選擇對英美不利的方向,那就是美國應當立即參戰,但此時的羅斯福受制於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思潮及反戰民意影響,最終未能決定參戰,使得英國需要繼續在歐洲戰爭上暫時繼續單獨與德國人對抗。

南斯拉夫及希臘戰役的勝利,使希臘的許多島嶼都落入了意大利人的手中,這使得意大利人獨霸亞得里亞海的夙願成爲現實,而新誕生的克羅地亞王國,雖然名義上由意大利國王的侄子擔任國王,但是並不能給意大利帶來喜悅,因爲克羅地亞人在傳統上是敵視意大利的,這使得意大利無法在這個國家鞏固自己的地位。隨心所欲的意大利人在克羅地亞和他們所佔領的希臘領土實行的統治,以及德國人在以後幾年所犯的錯誤,在很大程度上使巴爾幹半島成爲德國腹心動盪的根源,雖然一開始並不十分明顯,但是隨着德國征服戰爭的逐步擴大,巴爾幹最終再次成爲牽制德國在其他戰場方向開戰的最不穩定後方。

我是【今古言堂】,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我將持續爲大家帶來更多優質獨到的歷史解析!

相关参考

德國城堡數量世界第一 被譽為城堡之國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派記者管克江】到德國旅遊,少不了看城堡。德國被譽為「城堡之國」,從某種意義上說,城堡和香腸、啤酒一樣,早已融入了德國文化的血液。德國的很多城市,比如歐洲最大集裝箱碼頭之一的漢堡,工業

銀河消滅黑暗扎基,貝利亞橫掃光之國,奧特曼這五個設定你敢信

其實奧特曼中的很多設定確實挺離譜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比如說銀河消滅黑暗扎基,貝利亞橫掃光之國,下面這五種設定都很離譜,可是當初我們為什麼會相信呢?其實銀河奧特曼的實力表現確實挺讓人意外的,一會兒

國中之國百弊無一利

"國中之國"百弊無一利?聊聊漢初為何堅持實行郡國並行制前言:首先說一下什麼是"國中之國"?西周初年武王成功伐紂,瓜分土地,犒勞聯軍,分封諸侯隨後分封制油然而生受封的諸侯管轄的地區便可以理解為諸侯國,也

大哥與小弟,必要的嚇唬還是要有的

朱元璋經20多年的征戰,建立龐大的明朝,看慣了生離死別的他也厭倦了無休止的戰爭,因此明朝建立之初就將十五個國家列為明朝的「不征之國」,以顯示對於周邊國家的友好。那麼明朝訂立的十五個「不征之國」真的是和

荷蘭很小,為何當年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連英帝國也讓三分

提起荷蘭,人們就會聯想到「鬱金香之國」和「風車之國」的稱號,對它的美麗景色充滿嚮往。荷蘭國土面積狹小,只有41867平方公里,只有我國重慶面積的一半。不過就是這樣一個彈丸之地,在大航海殖民擴張時代,還

北欧神话故事中诸神之父奥丁之死原因揭秘

奥丁简介提到奥丁是北欧神话故事中的主神,地位至高无上,是阿萨神族的神王,被称为是诸神之父,掌握着战争、权利、魔法、智慧、死亡等,是世界的统治者。传说中的奥丁的形象是身形高大,身上穿着黄金战甲,他的坐骑

幸好來早兩年

1894年,中日爆發了甲午海戰,這場戰爭的慘敗,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幾十年的努力毀於一旦。這次戰爭的結果也讓隔岸觀火的西方列強感到驚詫,他們沒想到大清之國力竟然連一

歷史“四川的詛咒”到底咋回事

四川的詛咒要從漢朝說起,秦朝被滅後,項羽大封諸侯王,劉邦被封爲漢王統治巴蜀地區和漢中地區,也就是今天的四川大部分地區和陝西的漢中。後來劉邦依靠巴蜀地區的天府之國,在這裏休養生息,存積實力後來更是在漢興

用古文筆法,以《山海經》視角看日本

大海之東,大荒之中有數島。其大者為本州,次北海道、次九州、次四國。島上有人自曰日本,蓋日出之國也。吾國有識者嗤曰:“其名倭也,邪馬台也。”當漢時,倭地分百餘國,歲常來舞蹈於庭者三十餘。倭王其大者居邪馬

張獻忠在江口沉了多少寶物

自清朝以來,在天府之國四川成都一帶,一直流傳着這麼一句諺語:“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熟悉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裏說的是八大王張獻忠埋藏的寶藏。明末清初,張獻忠在四川與明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