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河南現千年古墓,出土漢軍事遺址,一項技術領先世界2000年

Posted 作坊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1965年河南現千年古墓,出土漢軍事遺址,一項技術領先世界2000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65年河南現千年古墓,出土漢軍事遺址,一項技術領先世界2000年

文/訪客

1965年河南現千年古墓,出土漢軍事遺址,一項技術領先世界2000年

漢朝的強盛,歷史中是沒有爭議的,在漢朝最強大的時間裏,它的國土面積達到了六百多萬平方公里,是當時世界上跟羅馬帝國同樣強大和先進的國家。

而根據我們的史書記載,漢朝在一次戰爭中,僅僅是騎兵,就能派出十五萬人,大家都知道,和步兵相比,騎兵的訓練更耗財力和物力,因爲騎兵們要學會如何在馬上與敵人進行作戰。從騎兵的數量上,就能看出當時漢朝的國力是多麼昌盛。

而如果是步兵,數量就更是讓人喪膽,在漠北之戰中,漢朝一次就出徵了四十萬的步兵。但軍隊的龐大,也讓人們開始想知道,士兵們必備的兵器和盔甲是怎麼保證供給的呢?如此大批量生產的兵器和盔甲,雖然放在今天不成問題,可千年之前的漢朝生產力可不像現在這麼發達。

其實每到這種時候,就是考古研究者們顯山露水的時候了,有些人覺得考古是浪費時間浪費錢財,但每當我們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就只有考古研究能給我們答案了。

河南鄭州西北部的古滎鎮是一個具有相當長曆史的小鎮,在當地,曾發現公元前五千年的人類活動的跡象,而它自春秋時代起,就是交通樞紐,向來是各家必爭的地盤,而著名的“楚漢相爭,以鴻溝爲界”的歷史故事,也是發生在古滎鎮附近。

1965年,考古人員在果然就在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上發現了豐碩的歷史果實。人們發現了一塊長四百米,寬三百米,面積一萬二千多平方米的的遺蹟,但那時候,在那裏工作的考古人員的數量不足以支撐現場的工作量,所以人們只好先放棄發掘。

這一擱置,就到了1974年,當地不懂這片遺址歷史價值的羣衆爲了平整土地,打算炸燬遺址,可能因爲那時是冬天,氣溫低,而村民買來的炸藥又是粗製的,所以炸藥沒有發揮作用。

後來,鄭州市博物館知道這個消息之後,趕緊出錢保護住了一千七百平方米的遺蹟,並組織人員進行挖掘,經過不懈努力,人們發現這處古蹟是一個漢代的冶鐵作坊,並由此,解開了漢代何以能如此大批量生產武器和盔甲的祕密。

考古人員發現的這個冶鐵作坊,是漢代河南郡第一冶鐵作坊。漢代時候的河南郡,是人口第二大郡,有一百七十多萬人口,相當於中世紀時期一個歐洲國家的人口數量。

而在這個第一冶鐵作坊裏,人們不僅發掘出了三百一十八件鐵器,更讓人驚喜的是,在這個古蹟中,人們找到了到今天爲之得到最好保存的、最大的漢代冶鐵高爐——一號冶鐵高爐,這個冶鐵爐內體積有五十立方米,呈橢圓狀,僅爐壁就厚一米,有效高度爲6米,爐裏面發現的最大鐵塊有二十多噸。

而這個高爐被製作成橢圓形的這項技術,領先了世界兩千年,因爲原本的高爐中,是有棱角的,冶鐵是就會因爲溫度不均勻,而使錘鍊出來的東西品質不好,而將高爐鑄造成橢圓形這項技術,是直到1850年西方纔掌握的。

而正是由於這種大型的橢圓高爐的出現,再加上漢代時,像這種大規模的冶鐵作坊,全國至少有三十多個,更不用說不計其數的小作坊,才支撐起了如此龐大的軍隊的武器和盔甲需求,而且,這項超前的技術,也保證了士兵們使用的武器質量上乘,在戰場上更能殺人如麻,更有利於戰爭的勝利。

所以,即使是驍勇善戰的匈奴來犯,也敗下陣來,而西域諸國,更是不敢不服從漢朝的管轄,還要每年都向漢朝皇帝供奉部族中最好的東西。

而如今,這個高爐還被放在古滎鎮展出,而這高爐上,還有一個讓人奇怪的大洞,這是怎麼回事呢?大家還記得之前我們介紹的,當地村民打算拿炸藥炸燬遺蹟的事嗎?這個洞啊,就是人們的填埋炸藥時挖出來的,只是當時人們並不知道洞挖到了爐子裏,這也真是萬幸的事情了!

相关参考

河南溫縣發現大型漢代墓葬群

上一張下一張這是發掘出土的一組陶器(12月11日攝)。最近,河南溫縣一處工地發現大型漢代墓葬群,探明古墓100餘座。現已保護性發掘古墓20餘座,出土陶器、青銅器、鐵器、古錢幣等文物200多件。據了解,

河南現大型漢代墓葬群

圖說最近,河南溫縣一處工地發現大型漢代墓葬群,探明古墓100餘座。現已保護性發掘古墓20餘座,出土陶器、青銅器、鐵器、古錢幣等文物200多件。據了解,整個考古發現對研究當時社會狀況、地域特徵、喪葬習俗

河南現大型漢代墓葬群

圖說最近,河南溫縣一處工地發現大型漢代墓葬群,探明古墓100餘座。現已保護性發掘古墓20餘座,出土陶器、青銅器、鐵器、古錢幣等文物200多件。據了解,整個考古發現對研究當時社會狀況、地域特徵、喪葬習俗

河南溫縣發現大型漢代至明清時期古墓群

最近,在河南省一重點輸氣管道工程文物考古發掘工作中,考古人員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發現漢代至明清時期的大型墓葬群,目前正在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截至目前,已發掘和正在發掘的不同時期的墓葬50餘座,出土陶倉、

河南溫縣發現大型漢代至明清時期古墓群

最近,在河南省一重點輸氣管道工程文物考古發掘工作中,考古人員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發現漢代至明清時期的大型墓葬群,目前正在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截至目前,已發掘和正在發掘的不同時期的墓葬50餘座,出土陶倉、

湖北鄂州工地現84座古墓群 出土200餘文物

湖北鄂州工地現84座古墓群出土200餘文物記者昨從鄂州市文體局了解到,14日,由省考古所和市博物館聯合組隊的青龍咀墓地(西山廣場西部西山腳下)發掘工作圓滿完成,共發掘六朝至唐宋時期的古墓葬84座,出土

湖北鄂州工地現84座古墓群 出土200餘文物

湖北鄂州工地現84座古墓群出土200餘文物記者昨從鄂州市文體局了解到,14日,由省考古所和市博物館聯合組隊的青龍咀墓地(西山廣場西部西山腳下)發掘工作圓滿完成,共發掘六朝至唐宋時期的古墓葬84座,出土

河南清涼寺汝官窯遺址出土仿青銅器素燒器

12月7日,記者在寶豐縣文物局獲悉,清涼寺汝官窯遺址第11次發掘再獲重大發現,首次出土素燒窯爐、仿青銅器素燒器和元明時期民用瓷器窯爐。專家稱,此次重要考古發現,對研究中國陶瓷史具有重要意義。為配合做好

河南清涼寺汝官窯遺址出土仿青銅器素燒器

12月7日,記者在寶豐縣文物局獲悉,清涼寺汝官窯遺址第11次發掘再獲重大發現,首次出土素燒窯爐、仿青銅器素燒器和元明時期民用瓷器窯爐。專家稱,此次重要考古發現,對研究中國陶瓷史具有重要意義。為配合做好

嫩江草原七千年鷹的形象

嫩江草原七千年鷹的形象嫩江草原七千年鷹的形象——昂昂溪遺址出土的浮雕陶鷹史前陶鷹的完整形象1989年6月3日,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昂昂溪遺址的滕家崗,出土了陶器上的浮雕魚鷹。魚鷹浮雕出土於滕家崗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