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頭盔上爲何總要罩一張網
Posted 武器
篇首语: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日軍頭盔上爲何總要罩一張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日軍頭盔上爲何總要罩一張網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興你可以讀到小編的這篇文章。從二戰開始,各國都對本國的科技武器,加強了研究,那大家爲什麼要這樣做呢?快來跟小編看一下吧。當然和想要在戰爭的時候,取得住到地位有關,不但是一些重型的武器,就連非常細小的單排武器,也是需要考慮的,比如頭盔。
在當時,因爲科技水平不如現在的發達,所以戰士們攜帶的武器也沒有現在先進和方便。但事實上,一些對此有所研究的國家,他們的單兵武裝設備還是比較強的,比如日本,他們在戰前就會準備好足夠的槍支彈藥,以便攜帶,不僅如此,他們還會當上比較全面的生活用品,所以他們的揹包裏裝的東西,足夠他們生活和自保。當然這樣設計,也是他們下了很大的功夫設計的。
簡單來說,他們在防護裝置上也有所研究,比如鋼盔。在二戰的時候,對於各個參戰國來說,都會有自己本國所需的鋼盔,所以在樣式上也有所不同。英美的鋼盔有自己的風格,而德軍的鋼盔則是被耳朵包在了裏面,那麼日軍的又是怎樣的與衆不同呢?就一般的日製鋼盔來說,是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特點的,光溜溜的也沒什麼可以稱讚的地方,但是在被他們軍方修改之後,加上了一層網就比較的有”心機”了,那爲什麼他們要改掉這些設計呢?日軍頭盔上爲何總要罩一張網?
原來,在二戰時期他們剛開始使用的鋼盔,在陽光或者是強光下,是會反光的,這樣的話就會在敵軍的觀察下,暴露位置。雖然鋼盔是保護裝置,但是它也只能阻擋一些戰爭中的流彈,如果遇到子彈的正面射擊,還是會有生命危險的,一旦被對方發現,那就是小命不保。
如果在鋼盔的外面,加上一層網格的話,就可以減少反光的情況,如果再加上一些樹枝等飾物的話,就可以很好的在叢林中隱藏。不僅如此,在鋼盔上加上防護網,還可以減少碰撞時發出的聲音,所以更加的適合勇於作戰。而且不僅他們在設計上,有點“心機”,就連在使用的適合,也是充分的利用,不僅可以用鋼盔燒水做飯,還可以用防護網捉魚。日軍在二戰時候的行爲,非常的可惡,但是在戰術方面的分析,還是有一定的套路的,據說,就這樣裝有防護網的鋼盔,這一作用太大,還曾經拯救了數萬日軍的性命,後來,美軍在明白後,也進行了這方面的研究設計。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互動參與評論,感謝你長得這樣好看,還不忘給小編點贊,麼麼噠!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美軍頭盔走紅半個世紀,各兵種坦克裝甲兵都喜愛,還改成防彈頭盔
在坦克裝甲研發領域,美軍除了擁有大名鼎鼎的M1A1主戰坦克之外,其為坦克兵研製的配套個人裝備也成為了經典。特別是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Gentex公司首次推出一款一體化設計頭盔——DH132。分為外保
历史军事 美軍頭盔走紅半個世紀,各兵種坦克裝甲兵都喜愛,還改成防彈頭盔
在坦克裝甲研發領域,美軍除了擁有大名鼎鼎的M1A1主戰坦克之外,其為坦克兵研製的配套個人裝備也成為了經典。特別是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Gentex公司首次推出一款一體化設計頭盔——DH132。分為外保
喜歡看清宮戲的朋友會注意到,清朝後宮的娘娘們,整天都會戴着一個長指甲套,只有在失勢的時候才不會戴——比如《甄嬛傳》裏面,甄嬛被打發到廟裏帶髮修行的時候,就沒有戴長指甲套。根據晚清時候留下來的照片,我們
舞蹈絕對是一門真正的藝術,在舞蹈屆,也曾經出現了衆多優秀的舞蹈演員,不過稱得上舞蹈藝術家的人並不多,楊麗萍絕對算得上是其中之一!楊麗萍是個土生土長的雲南洱源白族人,對當地的文化習俗風土人情都非常熱愛,
周恩來同志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一顆璀璨巨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面不朽旗幟。周恩來,這是一個光榮的名字、不朽的名字。他一生留下很多照片。這些照片,有的帥氣逼人,有的風度翩翩。其中,有一張在桌子上埋頭吃飯
婦女牌子供日寇挑選,鬼子用蓄水缸洗澡無恥至極。日寇排隊挑選慰安婦,等候淫樂的前廳。牆上有慰安所的規定,更可惡的是還有婦女的牌子供日寇挑選,想到鬼子一個個搶着牌子,就覺得很氣憤。1985年游擊隊攻入波哥
婦女牌子供日寇挑選,鬼子用蓄水缸洗澡無恥至極。日寇排隊挑選慰安婦,等候淫樂的前廳。牆上有慰安所的規定,更可惡的是還有婦女的牌子供日寇挑選,想到鬼子一個個搶着牌子,就覺得很氣憤。1985年游擊隊攻入波哥
婦女牌子供日寇挑選,鬼子用蓄水缸洗澡無恥至極。日寇排隊挑選慰安婦,等候淫樂的前廳。牆上有慰安所的規定,更可惡的是還有婦女的牌子供日寇挑選,想到鬼子一個個搶着牌子,就覺得很氣憤。1985年游擊隊攻入波哥
日軍打進了浙贛粵,佔了臺灣,被這四省圍着的福建爲何沒有淪陷?文|明翊抗戰時期,日本攻佔了我國許多的地區,這些淪陷區面積最大時大約是在1944年日軍發動豫湘桂戰役時左右,幾乎大半個中國都落入了敵寇之手。
牡丹江是黑龍江東南部十分重要的戰略要地,1932年5月1日,日軍全面佔領了牡丹江市。此後,日軍在牡丹江東部的中蘇邊境一帶,歷時10多年,先後徵用數百萬勞工,祕密構建了一座曲折綿延300多公里,縱深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