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歆错了吗? 历史上最矫情的绝交事件
Posted 华歆
篇首语:听闻少年二字,当与平庸相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华歆错了吗? 历史上最矫情的绝交事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华歆错了吗? 历史上最矫情的绝交事件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汉族。平原高唐人(今山东聊城高唐县)。汉末魏初时名士,曹魏重臣。
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
还是先说说华歆这人的三大缺点,因为有缺点,所以人家才跟他绝交。
其一、不义气。
话说在那个烽火连天的日子里,华歆跟着王朗乘船逃跑,躲避那兵荒马乱。船儿刚要出发的时候,一个人突然跑到了船边,想登上他俩的船一起逃难。
情况危急,王朗不假思索就答应了。可是呢,华歆却面露难色,一万个不愿意似的。但是那人却照样上了船,于是王朗在行船的路上就一直用不屑的眼神看着华歆。认为他不义气。
其二、贪财。
一次,华歆跟管宁在菜园里种菜,华歆很幸运,挖出了一块闪亮的金子。他立马就蹲下把那块金子捡了起来,那在手里把玩了又把玩。只是后来看管宁脸色不对,就把那块金子丢了。
其三、慕势。
又一次,华歆管宁一起读书,街上有一位高官经过,仪仗队气势恢宏,华歆看见了,就连忙跑了出去,一直目送队伍远去才回来。可是管宁呢,却一直在屋里看书,却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可是,等华歆回到屋里一看,傻眼了,管宁在他俩坐着读书的席子上画了一条线,要与华歆彻底划清界限,从此绝交,不再是同窗之友。
管宁就是因为后两点不与华歆做朋友。真不知道管宁若亲见华歆的第一个缺点,对华歆的愤怒是不是更加激烈。但是管宁却真的错了,太矫情了,太自以为是了,过于把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人了。设若,后来管宁在那条逃命的船上,一定也会感慨万分吧。
其实真正不道义,真正不够义气的人王朗。因为第一个故事的结尾是:王朗中途要把他亲自请上船的那个人赶下船,因为追兵马上就要赶上他们的船了,下去一个人载重就少一点,船跑得就会快一点。可是华歆却不同意了,说:“怎么能为了急难当头,就把人家抛弃呢?”
刚开始上船的时候,华歆一言不发,这个时候也就轮到王朗面红耳赤,不敢出声了。华歆刚开始不说话是高明,一说就是错,反而招来王朗更大的不屑,认为他是狡辩,所以干脆沉默不语,沉默是金啊;而王朗呢,是不敢说。因为他除了笨,更是真的不道义。与其中途对人家不管不顾,不如早让人家选择逃生的路径,既然答应帮助人家就要从一而终。王朗这是比华歆更自私。
不过,我们也似乎不能说华歆自私,这只是华歆作为一个人再正常不过的本性。华歆若不“贪财”,若不“爱慕权势”、若去讲那个“义气”,他就像王朗一样,只是一个伪君子而已。所以不得不说,管宁这人过于呆板,容不得别人的个性,更是忽视了人的本性,与这样地人不做朋友也罢。
关于人的本性,或曰生命属性,还有一则故事,就是王朗学华歆,在每年腊八节的时候,也像华歆那样祭祀宗庙,顺便将子侄辈招来一起聚餐,检讨过去,策勉将来。后来被当时的名士张华知道了,张华说:“王朗学华歆,都只是在皮毛上,真是越学越远了。”
张华的话也真是一语中的,王朗要真的学到了华歆,他也就不会在兵荒马乱之中中途赶人家下船了。真是学虎不成,反类犬了。
相关参考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汉族。平原高唐人(今山东聊城高唐县)。汉末魏初时名士,曹魏重臣。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还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汉族。平原高唐人(今山东聊城高唐县)。汉末魏初时名士,曹魏重臣。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还
管宁人物生平简介 管宁字幼安,是北海郡朱虚县人。管宁是三国时期的著名隐士,在那个战乱纷扰的天下,他和友人邴原及王烈等人到辽东躲避战乱。他们隐居在某个小山村里,在当地只谈经典而不问世事,并引来大量
历史人物 三国隐士管宁的简介 管宁为何要与好友华歆绝交历史名人
管宁人物生平简介 管宁字幼安,是北海郡朱虚县人。管宁是三国时期的著名隐士,在那个战乱纷扰的天下,他和友人邴原及王烈等人到辽东躲避战乱。他们隐居在某个小山村里,在当地只谈经典而不问世事,并引来大量
历史人物 三国隐士管宁的简介 管宁为何要与好友华歆绝交历史名人
管宁人物生平简介 管宁字幼安,是北海郡朱虚县人。管宁是三国时期的著名隐士,在那个战乱纷扰的天下,他和友人邴原及王烈等人到辽东躲避战乱。他们隐居在某个小山村里,在当地只谈经典而不问世事,并引来大量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对于“袁世凯称帝”这个问题,我们的国民似乎没有争议,基本上是骂声一片,俨然铁案一件,铁板钉钉。 在当年,为了打倒“蓄谋已久的新皇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对于“袁世凯称帝”这个问题,我们的国民似乎没有争议,基本上是骂声一片,俨然铁案一件,铁板钉钉。 在当年,为了打倒“蓄谋已久的新皇
原创-NO.1244作者:霍小山审核:喵大大编排:杜大大1933年2月23日,日本继侵占东三省之后,又大举入侵热河。仅仅10天,面积18万平方公里的热河省即全部沦陷,举国震惊。胡适气愤难平,特写长文《
汪直是明朝时期的著名倭寇首领,在嘉靖十九年的时候,趁着明朝海禁政策放缓,从事海外贸易活动,并逐渐与日本战国大名联合,从货品走私,一直到军火走私最终成为一代倭寇首领,著名的海盗大商。明朝年间的倭寇祸乱,
东汉末年想得到天下的可不止是曹操、袁绍、袁术、孙权、刘备等一些军阀,他们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竞争者-那些游走四方的神秘方士。方士也叫方术之士,所谓医、卜、星、占,他们祭拜鬼神,炼丹长生,捉鬼驱邪。尤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