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不惹人注意的經典,前10字夠大氣,後10字夠悽美,一字不可改

Posted 李白

篇首语:少年意气强不羁,虎胁插翼白日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白不惹人注意的經典,前10字夠大氣,後10字夠悽美,一字不可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白不惹人注意的經典,前10字夠大氣,後10字夠悽美,一字不可改

當年“昌黎先生”韓愈的一句“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在當時衆文人眼中,算得上是誇張了。但如果當時衆人能看到後世千年來對二人的崇拜,他們定會明白,說“光焰萬丈長”其實是保守的。唐詩作爲我國的文化瑰寶,流傳了千年,而李、杜二人的詩作,仍被如今的孩子們吟誦,這光焰豈止萬丈長。

在世人眼中,李、杜二人一人是詩仙,一人是詩聖,大家是青菜蘿蔔更有所好。有人愛詩仙“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豪情,也有人愛詩聖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沉鬱。有人愛詩仙人“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浪漫,也有人愛詩聖“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溫潤。但不可否認的,論起想象力的奇絕,李白還是略勝一籌,就連杜甫本身也是李白的頭號粉絲。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李白的這首《勞勞亭》,這首詩在李白衆多作品裏並不惹人注意,畢竟有《將進酒》、《行路難》、《靜夜思》在,這首20字的五言絕句初看並不驚豔,只有細細讀來才能覺知它的妙處。這是一首送別詩,前10字夠大氣,後10字夠悽美,一字不可改!

《勞勞亭》

唐.李白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這首詩大概作於李白40歲左右,詩名中的勞勞亭是南京的一座古亭,此詩不細寫亭子周圍的風光,而是借景抒情。詩的大意是:這天下間,最令人傷心之處,就是這送別友人的勞勞亭。或許春風也懂得這離別之苦吧!所以它纔不催着柳條兒轉青。

詩的前10個字,夠大氣!與其它的送別詩不同,李白用極誇張的說法,將天下的傷心都放在了勞勞亭上。短短10個字,既交代了送別的地點,也表達了詩人的不捨,一開篇就將離愁推向高潮。這樣的寫法不可謂不新,這樣的離愁不可謂不濃!

詩的後10個字,夠悽美!這兩句也是驚世之語,詩人筆鋒一轉,不寫送別、也不寫亭子,寫起了春風楊柳來,這一轉承可謂相當精妙。這場送別是在楊柳未青時節,詩人抓住了這個季節的特色,展開想象,將春風擬人化,它知道離別的苦處,所以不讓楊柳變青。在古詩中,“柳”同音“留”,折柳常指代惜別之意,楊柳未青是春風的有意,也是詩人的不捨。

這首詩明如白話,全文無一生僻字,遣詞用句似信手拈來,短短20個字,卻字字珠璣,被後世認爲一字不可改。這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和小編討論!

相关参考

《孟子》經典語錄20句,教你大氣做人,坦蕩做事

孟子是孔子之後儒家最有力的的代表,被後人稱爲“亞聖”,與孔子並稱“孔孟”。《孟子》一書主要記述了孟子一生的主要言行,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被朱熹列入“四書”,是文人士子參加科舉進入仕途的必讀書目。《孟

《孟子》經典語錄20句,教你大氣做人,坦蕩做事

孟子是孔子之後儒家最有力的的代表,被後人稱爲“亞聖”,與孔子並稱“孔孟”。《孟子》一書主要記述了孟子一生的主要言行,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被朱熹列入“四書”,是文人士子參加科舉進入仕途的必讀書目。《孟

漢字夠用嗎,為什么幾乎沒有再發明新的漢字了

漢字造字史漢字是何人創造?古代華夏神話有「”倉頡造字”的說法:說的是軒轅黃帝在位期間,倉頡創造了漢字。當然這只是原始社會時代的一種折射。從語言學角度來說,漢語屬於孤立語,而漢語對應的漢字,每一個字都是

漢字夠用嗎,為什么幾乎沒有再發明新的漢字了

漢字造字史漢字是何人創造?古代華夏神話有「”倉頡造字”的說法:說的是軒轅黃帝在位期間,倉頡創造了漢字。當然這只是原始社會時代的一種折射。從語言學角度來說,漢語屬於孤立語,而漢語對應的漢字,每一個字都是

历史秘闻 漢字夠用嗎,為什么幾乎沒有再發明新的漢字了

漢字造字史漢字是何人創造?古代華夏神話有「”倉頡造字”的說法:說的是軒轅黃帝在位期間,倉頡創造了漢字。當然這只是原始社會時代的一種折射。從語言學角度來說,漢語屬於孤立語,而漢語對應的漢字,每一個字都是

历史秘闻 《易經》精華10句,句句經典,終身受益

《易經》這部經典,被譽為「群經之首」,是我們中華文明的源頭,在我們中國可以說是無人不知,家喻戶曉。下面分享其中的十句名言,再次感受一下古人的大智慧。一、潛龍勿用。古人的經典,向來是言簡意賅,惜墨如金,

历史秘闻 國學經典《大學》10句精華,睿智深刻,句句引人深思

《大學》是秦漢時儒家的經典作品,論述了儒家修身齊家和治國平天下的思想,爲古代“四書”之一,作爲國學經典,《大學》中的思想寓意深刻,能夠給人以啓迪,特別是以下10句精華,睿智深刻,句句引人深思!1.物格

《孟子》十句經典語錄,教你大氣做人,坦蕩做事

孟子(約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戰國時思想家,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名軻,字子輿,鄒人。曾爲齊宣王客卿。不見用退而著書。有《孟子》一書,今存七篇。一、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出自《孟子

光緒帝去世前,得知繼任皇帝是溥儀時,沉默良久後只說了10個字

「”以史為鏡,可以見興衰”,清朝,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立國268年,在位的皇帝從努爾哈赤到溥儀共有十位。其中有兩位皇帝在位期間可以說是在其位不謀其政,只是被推在前面的傀儡而已。我尤記得初聽滿漢全席

光緒帝去世前,得知繼任皇帝是溥儀時,沉默良久後只說了10個字

「”以史為鏡,可以見興衰”,清朝,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立國268年,在位的皇帝從努爾哈赤到溥儀共有十位。其中有兩位皇帝在位期間可以說是在其位不謀其政,只是被推在前面的傀儡而已。我尤記得初聽滿漢全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