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克人少校被日军钉在墙上凌迟 白骨塔的由来
Posted 凌迟
篇首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克人少校被日军钉在墙上凌迟 白骨塔的由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曹克人少校被日军钉在墙上凌迟 白骨塔的由来
“……国家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值此国家兴亡之秋,匹夫尚且有责,我为军人,怎能临阵退缩?尚望双亲体谅时艰,善自颐养天年......我誓死抗日到底,此意已决......!”
这是一位中国军人在日军进攻湘阴之前,写给父母家书上的话。
他就是曹克人—时任国民革命军第99军99师295团1营少校营长。
1941年9月底,由于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军在湘北伤亡惨重,想攻下湘阴作为转运伤兵的港口。
时年三十岁的曹克人奉命率全营四百多人驻守湘阴县城。
几天后,一千多名日军在飞机的掩护下进攻湘阴县城,曹克人率全营在坞塘阵地奋起抵抗。立足未稳的日军只好仓皇败逃。
次日,日军在出动多批次飞机轰炸湘阴县城下,再次发起猖狂进攻。
曹克人指挥全营官兵击退日军一次又一次冲锋,但我方也伤亡惨重。
恼羞成怒的日军出动海军陆战队在我方阵地侧后的箭毛嘴、漕汐港偷渡成功,很快攻破第一道防线,曹克人部不得部退往第二道防线。
全营官兵孤军苦战两天后,日军趁着夜色增援八百多人,包抄我方阵地右翼,并猛攻第二道防线阵地。
但是,连续进攻数次,仍无法攻下我方阵地。
日军开始空降伞兵在我方阵地后方,从三面对曹克人所在的部队发起攻击。
眼看局势越来越不利,曹克人率残部边打边撤。当退至东湖四甲堤上时,发现线桥上的木板已被日军扔掉了。前无出路,后有追兵,曹克人干脆操起一枝步枪,大声喊道:“弟兄们,为国捐躯的时候到了,上刺刀!”
双方展开了白刃战……
最终,为掩护数位士兵泅水突围,曹克人和十六名士兵因弹尽受伤被俘,其余全部牺牲。
由于,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打乱的日军的计划,脑羞成怒的日军将这被俘的十七名中国官兵和伤员绑住,企图用鞭打、刀剐处死。
被缚在树上的曹克人对日军大骂:"你们这些没有人性的东西,还是父母所生吗?!"
日军用刀割下曹克人的舌头……最后将他的躯体钉在墙上……
如今,在湖南省湘阴县城郊有一座不大的山,名字叫“义山”,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纪念塔,素称”白骨塔“,塔前的石牌坊上刻着一副对联:丹心悬日月,白骨镇山河。
这里就是为国捐躯的曹克人少校和他四百多名部下的归宿。
相关参考
被日军钉在墙上凌迟的国军少校在湖南省湘阴县城郊有一座不大的山,名义山,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纪念塔,素称白骨塔,塔前的石牌坊上刻着一副对联:丹心悬日月白骨镇山河这是湘阴人民对1941年10月4日在此为国
...骨镇山河这是湘阴人民对1941年10月4日在此为国捐躯的曹克人少校和他数百名部下永远的怀念。曹克人,湖南省桂阳县清河乡长乐村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4期,牺牲时系国民革命军第99军99师295团1营少校营长。第二次长沙会战后...
“……国家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值此国家兴亡之秋,匹夫尚且有责,我为军人,怎能临阵退缩?尚望双亲体谅时艰,善自颐养天年......我誓死抗日到底,此意已决......!”这是一位中国军人在日军进攻湘阴之
泉州东西塔是中国现存最高的仿木结构楼阁式石塔,是泉州侨乡的徽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塔名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元年至六年(860-865),原为九级木塔。南宋宝庆三年(
人物生平略有军功曹吉祥最早为王振门下,正统初年(1436年),朝廷派大军到麓川征讨思任发,曹吉祥担任监军。正统九年(1444年),曹吉祥又参与征讨兀良哈,与成国公朱勇、太监刘永成分道出兵。正统十三年(
湖南这块地,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出境程度,实在是有点高。从晚清开始,什么曾国藩、左宗棠等一批晚清名人,全都是来自湖南;后来清政府灭亡,虽然上海、天津、北京等地是最先受到新文化、新思想熏陶的地方,但长沙
这里所说的“万人坑”,是指由被侵华日军残害的中国劳工的尸体垒起来的集体坟墓。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疯狂掠夺中国经济资源,在工厂矿山业中虐使大批中国劳工充当廉价的劳动力,造成大量劳工被迫害致死。死亡劳
2017年12月13日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公祭前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都会把一年来收集、核实的新增遇难者名单镌刻在名单墙上今年,又有20个名字被刻上此次新增的20位遇难者
曹氏,明世宗朱厚熜的宠妃,是福建三明知府曹察的女儿。据记载,曹氏名为曹洛莹,天生丽质,姿色妩媚。1536年,被封为端妃,生有两个女儿,即常安公主和安宁公主。明世宗朱厚熜,年号嘉靖,是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
曹氏,明世宗朱厚熜的宠妃,是福建三明知府曹察的女儿。据记载,曹氏名为曹洛莹,天生丽质,姿色妩媚。1536年,被封为端妃,生有两个女儿,即常安公主和安宁公主。明世宗朱厚熜,年号嘉靖,是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