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古琴生涯
Posted 孔子
篇首语: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孔子的古琴生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孔子的古琴生涯
作為中國人,沒有人不知道孔子的,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大教育家,大賢者,從先秦時期一直到現代,都備受人們尊敬。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孔子還是一位高明的琴家,那麼他的古琴生涯又是一段怎樣的歷程呢?我們一同來看一看:
關於孔子於古琴的記載,主要有三個片段,第一個片段是《史記》中的記載: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有間,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間,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也。”有間,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曰:“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如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師襄子闢席再拜,曰:“師蓋雲《文王操》也。”
這是孔子向師襄學琴的故事,從中我們可以得到兩個特別的資訊:第一,孔子學琴的時間比較晚,並非是從小開始學,而是成年之後才開始學古琴,這一點可以打消很多成年朋友的疑慮,學琴,不在乎年齡的大小;第二,孔子很專心,在學琴過程中,不斷地去體會一首曲子的內涵,而不是想著去趕進度,所謂會十曲不如精一曲。
在和師襄學琴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孔子與古琴的記載,沒有記載不代表孔子就不彈古琴了,反而在日常的過程中,不斷地操琴,不斷地領悟琴曲。在政治抱負破滅後,孔子及學生在天下奔波,偶遇一處山谷的時候,發現山谷之中竟然都是蘭花,這讓孔子很是感觸。蘭花如君子,可如今卻全開放在這無人知曉的野谷之中,豈不是和自己的遭遇相同?小人高居朝野,而君子被迫離開朝堂,世風日下,禮樂盡失。於是拿出古琴來,將自己的感情注入琴絃,得《幽蘭》一曲。
還有一個片段,是孔子自言:《詩》三百,吾以琴歌之。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孔子他能夠用古琴將《詩經》中的每一篇用古琴彈出來,邊彈邊唱。我們知道在先秦時期的《詩經》不僅僅是文字,還是歌舞,還是樂曲,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歌舞和樂曲都失傳了,只留下了文字。而孔子竟然能將《詩經》中的每一篇彈成樂曲,這也是一個了不得成就。
我們不期望能達到先賢孔子的高度,但孔子的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用心彈古琴,總是有收穫的。
相关参考
在悠久而绚烂的华夏文明里,中国古琴,是最为古老的弦乐乐器。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
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述”,开中国2000余年的儒学正统之先声。随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社会地位上升,琴学得正统地位,一方面使得先秦各种活跃的琴学思想逐渐凝固为儒学教条,另一方面,也使两
中国古代四大古琴所谓“琴、棋、书、画”当中的“琴”,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现称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齐桓公的
【古琴】琴樂是歷史悠久並延續至今未曾中斷的中國代表性樂種之一。琴(七絃琴、古琴)究竟最早產生於何時,現在還是一個謎。古代或傳說神農氏所創,或傳說伏羲所作,還有傳說堯、舜所作的。遠古傳說難爲信憑,但它們
历史上流传至今的古琴音乐作品主要有哪些古琴艺术在中国古代的音乐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随着历史的演进逐渐积累下了浩繁的曲目。现流传至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以下这些:《高山流水》——此曲现存曲谱初见于
高级古琴制作师、中国乐器制作协会常务理事1966年出生于辽宁省凤城市1990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乐器工艺系制作专业,曾任北京民族乐器厂技术员1996年起创办"均天坊古琴工作室"。现为中国乐器制作协会常
据《史记》载,齐景公当时来到鲁国,曾特别向孔子请教政事。五十岁左右,孔子逐渐受到当政者的认可,担任要职。。后来,因不满于鲁君接受齐人馈赠的女乐而愤然出走,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飘泊生涯。孔子周游列国,始终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大臣俞伯牙,极善鼓琴。一次伯牙受楚王外派公干,乘船沿江而下,途经汉阳江面,突遇狂风暴雨,停舟龟山脚下,不会雨过天晴,心旷神怡,于是乎,伯牙鼓琴咏志。抚琴小段弦即断,伯牙便知有
据《史记》载,齐景公当时来到鲁国,曾特别向孔子请教政事。五十岁左右,孔子逐渐受到当政者的认可,担任要职。。后来,因不满于鲁君接受齐人馈赠的女乐而愤然出走,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飘泊生涯。孔子周游列国,始终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大臣俞伯牙,极善鼓琴。一次伯牙受楚王外派公干,乘船沿江而下,途经汉阳江面,突遇狂风暴雨,停舟龟山脚下,不会雨过天晴,心旷神怡,于是乎,伯牙鼓琴咏志。抚琴小段弦即断,伯牙便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