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囧的四個姓氏,不僅難取名,還不好意思跟人說

Posted 不好

篇首语:知识象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國最囧的四個姓氏,不僅難取名,還不好意思跟人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國最囧的四個姓氏,不僅難取名,還不好意思跟人說

每個中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百家姓》中共收錄了504個姓氏,但實際上中國古今各民族用漢字記錄的姓氏共有一萬多個。在這麼多的姓氏中,既有我們非常熟悉的“趙、錢、孫、李”,也有非主流的長字姓,如“魯納婁於古母遮熟多吐母苦啊德補啊喜”(中國第一長姓氏,共十七字)。不過,要說到最尷尬的姓氏,還真是非下文中講到的這幾個莫屬。

一、睾姓

“睾”這個字想必大部分人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可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此字竟然也是姓氏之一。

睾姓源自中國上古時期東夷部落首領皋陶,《列女傳》中有“睾子五歲而贊禹言”的記載。由於皋睾同音(讀音均爲“高”),所以皋陶的一部分後人不知怎麼的就成了睾姓。

睾姓無疑是非常罕見的姓氏之一,如今在我國的陝西西安、廣西容縣等地還有人用此姓氏。不過話又說回來,睾姓即便用在男性身上也會讓人感到非常難爲情。如果是女生姓這個姓氏,恐怕當旁人問到是哪個“gao”時,女生會臉紅的說不出話來。

二、苟姓

苟姓源自帝舜的後裔,在現今中國姓氏人數排名中位列第225名,全國苟姓人口約有43萬,大多數分佈在四川、陝西、甘肅、湖北四省。

如果說睾姓會讓女生說不出口的話,那麼苟姓恐怕就會讓男女都覺得相當難堪。因爲“苟”的讀音與“狗”相同,所以在談及姓氏的時候自然會讓人倍感尷尬。此外,苟姓還讓人很難取名,一不小心就會與一些不好聽的外號搭上邊。比如苟姓的幾位歷史名人:苟變(戰國時期衛國名將)、苟晞(西晉大將軍)、苟日新(北宋文學家),他們的名字或多或少也有點讓人想有掩面痛哭的衝動。此外,小苟、老苟、苟先生、苟小姐,這些中國人習慣的稱呼,用在苟姓上都是非常的不合適。

三、操姓

操姓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是出自殷商時期國君給士大夫所封的官職名稱;二是認爲操姓是曹操後裔改姓,目的是爲了逃避司馬家族的追殺。不過,歷史上司馬氏在篡奪曹魏政權後,對曹氏家族的人其實並不差,所以第二種說法感覺不是很靠譜。根據不完全統計,現今全國操姓居民約有12萬人,安徽省蕪湖和安慶是操姓分佈較集中的地區。

“操”字在現代人的印象中往往與罵人話沾邊,所以給操姓的人取名其實難度並不比苟姓要低。很多原本是很正能量的名,在搭配上操這個姓氏後,卻往往會變得毀三觀。

四、屍姓

“屍”這個字給人看到恐怕無法理解出第二種意思,然而這個字卻也是姓氏之一。

屍姓源自姬姓(上古八大姓之一)的一部分後人,歷史上記載的屍姓名人有尸臣(齊國大夫)、屍佼(戰國時期思想家)、屍聰(明朝永樂年間舉人)。過去在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西側有個地方叫屍鄉,裏面的鄉民都是屍姓。

屍姓也是一個讓人倍感尷尬的姓氏。對現代人來說,屍姓不僅感覺不吉利,而且無論配上什麼名字都難以掩蓋姓氏給人毛骨悚然的感覺。由於屍姓實在太難聽,所以許多這個姓氏的人都改爲“史姓”。如今只在甘肅省還有少數人用屍姓。

除了上述姓氏外,中國人的姓氏中還有尿姓、屎姓、死姓、鬼姓、胖姓等讓人既難堪又難聽的姓氏。不過這些姓氏由於與現代人的觀念格格不入,所以真正使用這些姓氏的人已經非常稀少了。

相关参考

中國最為尷尬的姓氏,取啥名都不好聽,年輕媽媽氣得要給孩子改姓

姓氏,一個人的名字,它是我們每個人身上最重要的標籤。然而,在上古時期的姓氏可不是一回事,姓是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當時是母系社會,很多姓都有女字旁,比如大家熟悉的姬、姜、贏、姒等。母系社會中,往往只知有

中國最長溶洞:159公里還沒到底 洞內發現熊貓化石

中國最長溶洞:159公里還沒到底洞內發現熊貓化石位於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的雙河溶洞是個奇大無比的地下溶洞群,集溶洞奇、瀑布險、生物異、泉水怪等特點於一體,吸引著洞穴專家一次次前來探秘。今年12月1日起,

中國最長溶洞:159公里還沒到底 洞內發現熊貓化石

中國最長溶洞:159公里還沒到底洞內發現熊貓化石位於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的雙河溶洞是個奇大無比的地下溶洞群,集溶洞奇、瀑布險、生物異、泉水怪等特點於一體,吸引著洞穴專家一次次前來探秘。今年12月1日起,

中國最像偏旁部首的一個姓氏,僅僅只有3筆,多數人眼熟卻不認識

「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中國自上古時期起,便有姓氏一說,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從中可以看出,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姓氏已經發展成諸多分支,不再只局

她是中國最長壽的女道士,享年118歲,晚年還出現返老還童之象

長壽,一直以來都是個為人津津樂道的話題。早在秦始皇時,秦王便為了長生不死而派人遊歷天下尋找丹藥。而「道」在人們心中總是與神仙掛鉤,煉丹修道、順從自然,似乎就能長生不老甚至登仙。雖說這是迷信,但在現實中

中国最不好取名的一个姓氏,起源于武则天赐姓,目前仅剩3家姓此姓

大家都知道《百家姓》这本书,其中记载了500多个姓氏。因为《百家姓》是宋朝的时候编成的,所以第一个姓就是赵,是皇帝的姓。《百家姓》中除了一些常见的姓氏,还有一些很少见的姓氏,比如一些复姓,还有一些是跟

全球,有四個姓氏使用同一“通天家譜”,代代遵循,沿用至今

放眼世界,有這樣四大家族,他們先人居功至偉,他們家譜一致通用。對,你沒猜錯,他們就是歷史文化豪門“孔”、“孟”、“顏”、“曾”四家。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代表人物,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着決定性作用

中國已經徹底消失的4大姓氏,如果還能碰到,那此人一定不簡單

我們的名字跟隨我們的一生,它標識著我們的血脈身份。中國的姓氏文化最早出現在母系社會,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姓氏文化也越來越完整。人類社會文明總是不斷更替,優勝劣汰是規則。現如今,也有四大古老姓氏在慢慢被

中國最南端的曾母暗沙,我們為何不能派兵駐守,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小時候,地理課本上就告訴我們,我們的祖國版圖像雄雞,最東端是黑瞎子島,最西端是帕米爾高原,最北端是黑龍江的漠河,最南端則是曾母暗沙。一直對曾母暗沙極為感興趣不僅是因為這個非常有特色的名字,還因為從中國

中國最出名的水龍劍,卻成了日本天皇的佩刀,還對外稱是日本國寶

在歷史之中,由於中國與日本,僅有一海之隔,使得兩國之間的關係,相交很是密切。而兩國在最初交往的時候,是從唐朝時期開始的,那會的中國實力很是強大,日本還只是個極爲弱小的國家。就這樣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