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是谁指挥的 上甘岭战役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Posted 战役

篇首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上甘岭战役是谁指挥的 上甘岭战役具有什么样的意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甘岭战役是谁指挥的 上甘岭战役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1952年10月初种种迹象表明共产党军队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掌握了地面作战的主动权驻韩国的联合国军司令詹姆斯·奥尔沃德·范弗里特对此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关注。在10月6日写给上司--远东美军司令马克·韦恩·克拉克的信中他敦促尽快通过一项在美国第9军前线发动一切有限目标的进攻计划他说:"为了扭转局势我们必须首先采取小规模的进攻行动使敌人陷于被动的防守地位目前我们都是为应付敌人的进攻而采取防守行动致使我们遭到了1951年10月和11月以来所有战斗中人员惨重的伤亡。"

为避免这一趋势继续发展范弗里特建议采纳第9军团代号为"摊牌行动"计划。他认为那样将会改善金化以北防线的情况。范弗里特指出在该城以北不到3英里的地方第9军和敌人的军队都设有工事双方间隔只有200码。在598高地和该高地东北面大约1英里多的地方有一条从西北伸向东南的狙击岭山脉(中方称537.7高地)那里的敌对力量正好卡住了我方的咽喉故此死伤就相应要大得多。假如能把敌人驱逐出这些山头范弗里特继续说他们将不得不后撤到1250码以远的另一个防守阵地。考虑目前弹药库存所能提供的最大火力以及空中力量的最大近战支援第8集团军司令对"摊牌行动"的可能性是乐观的。

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上甘岭一战打出了国威军威向世界显示了志愿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美第七师和韩第二师在战役中遭受了巨大的伤亡并彻底消除了中朝方面关于能否在美军绝对优势火力下坚守阵地的忧虑使得战线更加稳定还有就是因为此战志愿军上报击败美国在朝鲜最后的预备队-第187空降团导致15军后来被改编为空降军虽然从美军的记录来看这个187团这一年一直呆在日本没有参战的记录。

相关参考

著名的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是谁指挥的?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为统一平、津地区的作战行动,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负责统一指挥东北、华北的参战部队。1949年1月10日,中

历史军事 著名的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是谁指挥的

解读:著名的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是谁指挥的?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为统一平、津地区的作战行动,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负责统一指

历史军事 著名的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是谁指挥的

解读:著名的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是谁指挥的?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为统一平、津地区的作战行动,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负责统一指

宿北大捷是谁指挥的?揭露宿北战役的意义及影响

一九四六年十月五日,国民党军向鲁南解放区发起进攻。山东野战军节节阻击,先后放弃了枣庄、峄县等地。国民党军距离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只有百公里了,危机令陈毅不得不将山东野战军第八师调至战场。何以祥的八师负责

历史军事 新几内亚战役的指挥官是谁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80~1964)MacArthur,Douglas美国五星上将。这是一个具有狼一般性格的人:在战争中,他打的胜仗如同狼的捕获量一样多;尽管他也打过败仗,然而,

西柏坡历史意义

西柏坡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意义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二、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

忽兰忽失温会战,大明征伐蒙古诸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

忽兰忽失温会战,大明征伐蒙古诸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平番得胜图》中的明军轻装骑兵尽管明帝国在永乐八年第一次远征蒙古之役中大获全胜,但由此得益的却是瓦剌。瓦剌趁明帝国与鞑靼两强相争,坐收渔翁之利,本就

历史军事 忽兰忽失温会战——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

尽管明帝国在永乐八年第一次远征蒙古之役中大获全胜,但由此得益的却是瓦剌。瓦剌趁明帝国与鞑靼两强相争,坐收渔翁之利,本就处于势力上升期的它更加强大。本来一分为三的瓦剌,被最好战、实力最强的绰罗斯部首领马

汉匈河南战役的意义 揭秘汉匈河南战役背景

汉匈河南战役发生的地点是为河南地,也就是现如今我们所提及的位于内蒙古一带的河套平原,汉匈河南战役是一次汉匈之战对抗的大战役,具有历史重大意义的战争,那汉匈河南战役背景是怎么样的呢,在怎样的大背景下,汉

鲁南大捷一共歼敌多少人? 鲁南战役是谁指挥的

陈粟回师鲁南歼敌的构想,与毛泽东不谋而合1946年12月中旬,陈毅、粟裕共同运筹和指挥的宿北战役,歼敌2.1万人,这是解放战争开始以来歼敌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在宿北战役接近尾声的时候,陈毅和粟裕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