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是在哪里编成的

Posted 永乐大典

篇首语: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永乐大典是在哪里编成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永乐大典是在哪里编成的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正本简介: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在完成第一部后,被装订成11095册,这就是正本。后来,又重新抄录了一部,就是副本。《永乐大典》正本与副本分藏在不同的地方,几百年过去,副本仅剩下了64册,正本则没了踪影。

《永乐大典》正本在哪里?

有人说它可能在送归南京后被大火烧毁,有人说它藏在皇史宬的夹层中,有人说它在明末时就毁于文渊阁大火,还有人说它可能毁于清嘉庆年间的乾清宫大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栾贵明先生认为,它仍然保存在明朝嘉靖皇帝的永陵玄宫……在以上几种说法还没得到确认时,史学家们在翻看清代学者全祖望的文史资料时,又发现了关于《永乐大典》正本的一些信息。

全祖望对《永乐大典》正本的记录

全祖望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与文学家,他曾遍览北京城里的珍贵藏书,甚至看过《永乐大典》副本,也抄写过其中的部分章节。全祖望首先肯定了《永乐大典》为防止损毁确实抄有副本;再次,他介绍说清初顺治年间时,这套正本尚在皇宫内,到乾隆初时它仍然藏在乾清宫里。

全祖望至少确认了一点:《永乐大典》正本在乾隆初时还在乾清宫。说它送归后毁于大火、明末时毁于文渊阁大火、藏在皇史宬的夹层或保存在永陵玄宫这几种观点都可以排除。这意味着,寻找正本的范围又缩小了。也许,《永乐大典》正本并没有毁于火灾,它只是躺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等待人们去寻找罢了。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永乐大典》再遭浩劫

?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它由明代侍读解缙,资善大夫、太子师姚广孝,礼部尚书郑赐等人,奉明成祖之命编纂,自1403年(永乐元年)开始,至(1408年)编成。全书22877

历史百科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明代官修的大型综合性类书。解缙、姚广孝等奉敕编撰。始纂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永乐五年完成。初名《文献大成》,后经增订重修,命名为《永乐大典》。全书22937卷,其中“凡

旷世大典永乐大典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永乐大典》编纂于永乐年间,由翰林院大学士解缙担任总纂修,历时六年(1403-1408年)编修完成,是中国最着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为

历史百科 清代重视《永乐大典》

清代重视《永乐大典》《永乐大典》之为书,清世祖万几之暇,尝披览之;副本移贮翰林院者,李绂、全祖望尝借观之,且定为日课,日尽二十卷;杭世骏解经,多采其中语。乾隆修《四库全书》,朱筠请将《大典》中古书善本

明朝历史 朱棣的永乐大典,被谁偷走了

朱棣的永乐大典,被谁偷走了?永乐大典全书22,937卷,现在可以看到的唯一800多册,且散落在天下各地。 《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

历史百科 《永乐大典》撰成之经过

《永乐大典》撰成之经过《大典》一书,初明成祖命大学士解缙修辑,未期而书成,上赐宴赏拜恩者,百四十七人,赐名《文献大成》;时永乐二年十一月也。(凡古今事物散在诸书者,莫不有之。)既而上以记载尚多未备,仍

没有朱元璋的保护永乐大典的编纂者解缙早死了!

明成祖朱棣五征蒙古,远征越南,扩大了明朝的疆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统一,成为可追秦皇汉武功绩的一代帝王。这些,相比朱棣的《永乐大典》弱爆了。因为直到今日,世人还为永乐大典而津津乐道,奉为经典著作,汲

没有朱元璋的保护永乐大典的编纂者解缙早死了!

明成祖朱棣五征蒙古,远征越南,扩大了明朝的疆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统一,成为可追秦皇汉武功绩的一代帝王。这些,相比朱棣的《永乐大典》弱爆了。因为直到今日,世人还为永乐大典而津津乐道,奉为经典著作,汲

解缙编《永乐大典》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明朝历史 朱棣为什么要杀《永乐大典》主编人解缙

朱棣为什么要杀《永乐大典》主编人解缙?大明王朝276年历史里,出了三位八斗之才、才当曹斗的大儒,并称为“明代三大佳人”,没有唐伯虎,没无方孝孺,他们分别是解缙、杨慎和徐渭,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