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梁庄王墓珠宝为郑和下西洋时所带珠宝
Posted 蓝宝石
篇首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梁庄王墓珠宝为郑和下西洋时所带珠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梁庄王墓珠宝为郑和下西洋时所带珠宝
导读:15日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出的明梁庄王墓-郑和时代的瑰宝展上获悉,梁庄王墓中的饰物中镶嵌的珠宝,经专家确认均为郑和下西洋时所带回珠宝。明梁庄王墓出土饰品
笔者15日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出的明梁庄王墓-郑和时代的瑰宝展上获悉,梁庄王墓中的饰物中镶嵌的珠宝,经专家确认均为郑和下西洋时所带回珠宝。
明梁庄王墓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九个儿子朱瞻垍与魏妃的合葬墓,出土金器、玉器、瓷器等5300余件,出土文物各种镶嵌的宝石有700多颗,是中国已发掘明代亲王墓中等级最高的一次,随葬物品的丰富与精美仅次于明十三陵中的定陵。
笔者看到,展出的金镶宝石带带銙、云形金累丝镶宝石簪、金累丝镶宝石青玉镂空双鸾鸟牡丹簪、金镶宝石绦环等,其上镶嵌的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金绿宝石猫眼、石英猫眼等宝石近百颗。在金镶宝石帽顶上,镶嵌一颗约200克拉的橄榄形无色蓝宝石,是目前发现最大的蓝宝石。
据《瀛涯胜览》记载,郑和船队在西洋购买了大量的珠宝,可郑和从西洋带回来的这些珠宝究竟是什么样子,过去人们并不知晓。
经中国地质大学专家组鉴定认为,明代梁庄王时期,明朝前后数次派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梁庄王墓出土文物其中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等四大名贵宝石,产地均来自东南亚,经整理文物及解读墓志,确认为郑和下西洋时所带回的珠宝。
明梁庄王墓位于钟祥市,战国时称为郊郢,是楚国国都的陪都。明朝嘉靖年间,钟祥成为当时与北京、南京齐名的全国三大直属藩府。2001年明梁庄王墓开始发掘。
相关参考
积极影响:郑和下西洋后,亚非各国纷纷遣使与中国通好,进行贸易;郑和远渡重洋,增进了中国对亚非国家和地区人们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了解,丰富了海外地理知识,开阔了人们的眼界。2消极影响:明政府”厚往薄来“的
中文名:郑和 外文名:HajjiMahmudShamsuddin 别名:马三保,马和 国籍:明朝(中国) 民族:回族 出生地:云南昆阳(晋宁) 出生日期:明洪武四年1371年(辛亥年)
明建文帝生死之谜是古代十大谜案之一。建文帝四年,燕王朱棣已“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役。朱允炆下令火烧皇宫,朱棣在宫中寻迹三天仍旧找不到建文帝的身影,只找到马皇后和朱文奎的遗骸。侍卫们均不知朱允炆是生是
明建文帝生死之谜是古代十大谜案之一。建文帝四年,燕王朱棣已“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役。朱允炆下令火烧皇宫,朱棣在宫中寻迹三天仍旧找不到建文帝的身影,只找到马皇后和朱文奎的遗骸。侍卫们均不知朱允炆是生是
郑和下西洋明朝初年,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国内得到相对的安定,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了发展对外关系,扩大贸易往来。明政府先后派出庞大的船队多次到“西洋”各国,统帅这个船队的便是我国历史上著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明初大规模的远洋航行,是世界远程航海史上的创举。亦称“三保太监下西洋”。航海家郑和,云南人,宦官,回族,本姓马,小字三保,父和祖父去过麦加。1405年(永乐三年),成祖
以下是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一四零五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令郑和率领两百多艘由两万多人组成的海船访问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周边的国家。每一次,郑和都从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明宣德八年,郑和总共航海七次。在最后
以下是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一四零五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令郑和率领两百多艘由两万多人组成的海船访问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周边的国家。每一次,郑和都从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明宣德八年,郑和总共航海七次。在最后
梁庄王朱瞻垍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九个儿子,《明史·诸王世表四》有简要记载,:「”梁庄王瞻垍,仁宗庶九子,永乐二十二年封。宣德四年就藩安陆州。正统六年薨。无子,封除。”梁庄王朱瞻垍不知道什么原因,只活了3
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这是198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1405-1985)而发行的4枚纪念邮票。画面表现了郑和下西洋时到达占城等国受到当地人民欢迎的场面。第1枚是郑和的半身画像。郑和身穿蟒袍,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