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奇女宋若昭墓志揭秘 《女論語》為五姐妹合著

Posted 皇帝

篇首语: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代奇女宋若昭墓志揭秘 《女論語》為五姐妹合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代奇女宋若昭墓志揭秘 《女論語》為五姐妹合著

《女論語》作者宋氏姐妹之宋若昭的墓志志文拓本局部

姐妹五人個個才華出眾,堪比上官婉兒

生活在唐朝,五人都拒絕婚姻,終身未嫁

同時被召進宮,並未做嬪妃,而是當老師

均深受皇帝器重,有兩人先後官至尚宮

她們姓宋,二姐若昭成就最高,歷六代皇帝

近期考古發現了與她們相關的重要資訊

唐朝時,傳奇女子眾多,除了武則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兒、楊貴妃這些家喻戶曉的皇室貴胄,民間奇女子也是層出不窮,比如今天這篇稿件裡要說的唐中後期的宋氏五姐妹。

最近,專家通過對近年出土於長安區的宋氏老二宋若昭墓志志文的研究,破解了歷史一大疑惑:對中國古代女子教育產生過重大影響的《女論語》,是宋氏五姐妹共同的成果。在此之前,有傳言稱,這是後人托宋氏姐妹之名所著。

唐德宗與侍臣寫詩唱和都要帶著宋氏五姐妹

西安碑林博物館館長趙力光說,宋若昭的墓志近年出土於西安市長安區,志石拓本長寬均52公分,26行,滿行26字,記載了宋若昭的生平及事跡。

據史書記載,宋若昭姐妹系初唐著名詩人宋之問的後裔,父親名為宋庭芬,世為儒學,五姐妹從長到幼分別名為若莘、若昭、若倫、若憲、若荀。在父親的教導下,五姐妹自幼慧美多才,能詩善文。

史料顯示,五姐妹中尤以若莘、若昭高潔特出,不屑於修容飾巧、薰澤靚妝,而專心學問。因若莘年長,又博學多識,才華出眾,文學造詣深厚,後來就替父親教誨幾個妹妹。

許是從小接受的教育相同,再加上都醉心學問,這五位才女自幼竟然都堅持「不婚主義」,「誓不從人,終身未婚嫁」,同朝詩人王建所作的《宋氏五女》詩也佐證了這一點:「五女誓終養,貞孝內自持」。

堅持終身不嫁已經相當傳奇,更傳奇的是,具有和男性一樣的人生追求,並以才學聞名天下的五姐妹,竟然寫出《女論語》一書,站在男人的角度,教導女人該如何立身,如何勞作,如何事夫、事父母、事舅姑,如何營家待客,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守節等,闡述的都是封建社會的婦女行為準則。

五姐妹的名聲在唐德宗貞元年間非常響亮,德宗李適聽說後,立即召見五姐妹。面對皇帝,五姐妹從容鎮定,對答如流,德宗對此大為讚嘆,遂將五姐妹全部留在宮中。只是,與其他美女入宮做皇帝的嬪妃不同,五姐妹是入宮當老師的,唐德宗「禮樂閒雅,高其風操」,對宋氏姐妹不以宮妾侍之,而呼以「學士先生」。此後,唐德宗每與侍臣寫詩唱和,都帶著若莘姐妹。五朵金花,光彩照人,在當時的唐朝宮廷可謂一時盛事。

二姐若昭教過妃嬪、公主 被選入兩《唐書》後妃列傳

入宮之後,宮中記註簿籍之事由宋若莘執掌,她參掌機密、著述詞章,甚至夜半時德宗還向她傳授詩經等篇章。

若莘死後,若昭頂替姐姐職務,其成就和才學更勝長姐。她歷經唐代六朝皇帝,在宮中生活四十餘年(唐中後期,不少皇帝在位時間比較短暫),尤其在代憲、穆憲、敬憲三帝時,「皆呼為先生,六宮嬪媛、諸王、公主、駙馬皆師之,為之致敬」。唐穆宗居東宮之時,若昭曾為其講解經訓,因深受皇帝喜愛,後被封為尚宮。

據趙力光介紹,唐代女宮官,有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六尚,尚宮是六尚的總管機構,涉及後宮中的諸多事務管理。

唐太宗、唐高宗時期,尚宮還經常代表皇帝出宮慰問重臣家屬;武則天、唐玄宗、唐代宗時,都曾派遣尚宮調解大臣家庭糾紛,足見尚宮的活動並不局限於宮闈,還會在宮外充當皇帝的使者。

此外史料中,草擬詔令、宰臣任命、帝王決策中,也常常可以看到尚宮的影子。若昭任尚宮期間,就是當時權傾內廷的重要人物。

因成就非凡,終身未嫁的宋若昭在兩《唐書》(《新唐書》和《舊唐書》的統稱)的後妃列傳中,都占了一席之地。不過,她是以「學士尚宮」的身份入選的,是兩《唐書》後妃列傳中唯一的特例。

若昭被封「梁國夫人」品級與楊貴妃的三個姐姐相同

宋若昭到底多受皇帝喜愛,看其封號「梁國夫人」就知道了。

在唐代,有外命婦制度,就是由皇帝或朝廷冊封官員的母親或妻子一定的品級,通俗的叫法為「誥命夫人」。其中,文武一品及國公的母、妻封國夫人,三品以上官員的母、妻封郡夫人,四品官員母、妻封郡君,五品官員母、妻封縣君。而終身未嫁的宋若昭卻被皇帝封為「梁國夫人」,這是當時外命婦的最高封號。

這個封號有多顯赫?舉個例子就能說得更明白。唐玄宗時,楊貴妃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她的幾個姐妹也因此榮寵一時,其大姐封韓國夫人,三姐封虢國夫人,八姐封秦國夫人。背後靠著皇帝的心頭寶貴妃娘娘,三姐妹也不過得封國夫人。這足以說明,當時皇帝對宋若昭的器重,而其姐若莘也只被封為郡君。

除了封號,墓志也能說明宋若昭受皇帝器重的程度。其墓志文記載,大和二年(828年,大和為唐文宗年號),若昭卒於大明宮,後殯(此處指停放靈柩)於永穆觀。此觀是唐玄宗女兒永穆公主出家後舍宅所建。在此殯了三個多月後,又舉行了一系列祭奠活動。而喪葬時,還享受了「鹵簿鼓吹」的待遇,在當時的女性中,只有皇太後、皇后等重量級後妃下葬時,才可使用這種待遇。專家認為,若昭葬禮逾制高規格,和她善於為人處世有重要的關係。

若昭在宮中為官期間,三妹宋若倫、小妹宋若荀先後亡故,也因此,這兩人目前流傳於世的文墨已鮮為人知。所幸,其他三姐妹都有作品流於後世。

雖然宋氏五姐妹風光無限,備受皇帝青睞,然而宋家卻未得善終。

據專家介紹,若昭之後,其妹若憲封為尚宮。唐文宗時期,若憲也十分受皇帝器重,但後來因卷入政治漩渦,於835年被賜死,其弟、侄等家屬連坐者達十三人,皆被流放嶺南。宋氏姐妹寵領宮廷的時代徹底結束,宋氏家族也隨之衰敗。

合著的《女論語》備受推崇 被明末學者選入「女四書」

在封建社會時期,有不少專門用來「規範」女子言行的著作,較為著名的除《女論語》,還有西漢劉向的《烈女傳》、東漢班昭的《女誡》、晉代的《女史箴》等。其中,《女論語》直接承襲《論語》之名,流行更為廣泛。

對於《女論語》的作者,學界歷來存有爭議。大多史書認為,是宋若莘模仿《論語》撰寫而成,宋若昭又為之做了註釋;也有學者認為是後人托宋氏姐妹之名所作。

而此次對墓志志文的研究,則發現《女論語》為宋氏五姐妹共同撰寫,共廿篇,而此前流傳的版本都說是十篇。專家推測,可能是「廿」「十」字形近造成的誤會。

明末學者編輯女教四書時,就選了《女論語》,世稱「女四書」(其他三書為《女誡》、《內訓》、《女范捷錄》),廣為流傳。

墓志還破解了宋若昭的生卒之謎,史傳載宋若昭卒於唐敬宗寶歷初年(825年),享年50歲左右,墓志則清楚記載其春秋67歲,生於761年,卒於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記者 周艷濤)

責任編輯:任媛

本文來源:華夏經緯網

相关参考

西安唐代傳奇女官宋若昭墓志

唐代內學士尚宮宋若昭墓志拓本。資料圖攝中新網西安12月18日電西安碑林博物館館長趙力光18日透露,經對新見唐代內學士尚宮宋若昭墓志研究發現,其中記載的宋氏姐妹事跡補正了史傳,再現了唐代宮廷中歷六帝40

西安唐代傳奇女官宋若昭墓志

唐代內學士尚宮宋若昭墓志拓本。資料圖攝中新網西安12月18日電西安碑林博物館館長趙力光18日透露,經對新見唐代內學士尚宮宋若昭墓志研究發現,其中記載的宋氏姐妹事跡補正了史傳,再現了唐代宮廷中歷六帝40

西安現唐代女官宋若昭墓志

唐代內學士尚宮宋若昭墓志拓本。資料圖攝中新網西安12月18日電(記者田進冽瑋)西安碑林博物館館長趙力光18日透露,經對新見唐代內學士尚宮宋若昭墓志研究發現,其中記載的宋氏姐妹事跡補正了史傳,再現了唐代

西安現唐代女官宋若昭墓志

唐代內學士尚宮宋若昭墓志拓本。資料圖攝中新網西安12月18日電(記者田進冽瑋)西安碑林博物館館長趙力光18日透露,經對新見唐代內學士尚宮宋若昭墓志研究發現,其中記載的宋氏姐妹事跡補正了史傳,再現了唐代

宋氏五姐妹叫什么

尚宫五宋,中唐时期,宋若莘(《旧唐书》作宋若华)、宋若昭、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五姐妹的并称。这五姐妹是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的后人,自幼警慧多才,能诗善文。而以宋若昭、宋若宪成就更高些,宋若昭为其姐宋若

唐德宗与宋氏五姐妹的情缘如何

据《新唐书》记载,宋若莘,“诲诸妹如严师,著《女论语》十篇,大抵准《论语》,以韦宣文君代孔子,曹大家等为颜、冉,推明妇道所宜。若昭又为传申释之。”宋若莘五姐妹的名声在唐贞元年间非常响亮,当时唐德宗李适

唐墓志 、塔铭 、经幢

唐墓志、塔铭、经幢施蛰存墓志也是唐代石刻的重要部分。刻石志墓的风气开始盛行于北魏。东魏、北齐,现已出土的墓志亦不少。唐代国祚长久,已出土的墓志,数量远远超过北朝。宋人编的《宝刻丛编》,已着录了不少唐代

唐代三位奇女子 第一人和第三人最受男人欢迎

其实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较为鼎盛的一个朝代。在这个朝代中的女人地位应该还不错,比如最凸显得就是武则天,此外像太平公主这样的女中豪杰也是不少,但是豪杰岁多,真正可以算得上是奇女子的还真的不多。网络配图那咱

唐代有名的宋氏五姐妹,除了才华出众,还有哪些奇闻轶事

提到宋氏姐妹,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民国时期的宋氏三姐妹,其实在唐代也有一组成就不俗的宋氏姐妹,不同的是她们是宋氏五姐妹。宋氏姐妹自古以来,哪个朝代都有才华横溢的女子,但往往都是单独的个体,而在唐代有个

揭秘隋唐英雄罗成恋过的那些奇女子们都是谁

罗成,隋唐英雄中的一位勇士。罗成的老婆一共有两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罗成的老婆叫做窦线娘,她虽然长得十分清秀优雅,但想不到的是她还英勇善战,在窦线娘的父亲成为了黄帝后,她便成为了公主,因为那个时候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