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與黑的史前律動——廟底溝文化彩陶罐
Posted 彩陶
篇首语: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紅與黑的史前律動——廟底溝文化彩陶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紅與黑的史前律動——廟底溝文化彩陶罐
山西博物院《文明搖籃》展廳1號中心櫃裡擺放著一件國寶——泥質紅陶彩陶罐。這件仰韶時代的彩陶罐1988年出土於晉豫交界處的黃河北岸、山西省芮城縣金盛莊。
距今1萬年前後,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發明陶器與磨制石器、營造房屋、經營農業等活動一起成為人類從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標誌。這個時候,人們開始了定居的氏族公社生活,審美意識更加強烈,加快了走向文明的步伐。這件彩陶罐就是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仰韶文化的遺存,它通高45.8公分,口徑35.5公分,底徑15.5公分,泥質紅陶,罐口較大,口沿外折,腹部曲斜,小平底。彩陶罐表面繪有黑色的直線與曲線組合而成的三角紋,紋飾結構設計巧妙,線條簡潔流暢,充滿了動感與韻律。
仰韶文化是黃河流域影響最大的一種原始文化,它縱橫兩千里,綿延數千年,在世界範圍內也是首屈一指的。在全國範圍內,如此經典的仰韶文化完整器難得一見,這件沒有絲毫破損的出土陶罐就顯得更加珍貴。
這時的陶器是以紅陶為主,灰陶、黑陶次之。紅陶分細泥紅陶和夾砂紅陶兩種,主要原料是黏土,有的也摻雜少量砂粒。在仰韶陶器中,細泥彩陶具有獨特造型,表面呈紅色,表裡磨光,還有美麗的圖案。細泥陶反映了當時制陶工藝的水平,具有一定代表性,所以考古上常將仰韶文化稱為彩陶文化。
這件距今六千年歷史的彩陶裝飾由圓點、直線、幾何紋、渦紋等組成圖案,它們就像絢爛盛開的花朵一樣美麗,是典型的仰韶文化時期的彩陶。花紋大多數使用等分圓分割法,把花朵上下平行分割成幾部分。應用最廣泛的是由直線與曲線組成的曲邊三角紋,這其實是抽象的植物花瓣紋飾。這些紋飾或相對或相背,或單體或連續,圖案既高度概括,又不失靈活多變的效果,動感強烈,韻律明顯,勾連回旋,變化無窮。
本文來源:雅昌藝術網相关参考
鎮館之寶文/圖:金葉山西博物院《文明搖籃》展廳1號中心櫃裡擺放著一件國寶——泥質紅陶彩陶罐(如左圖)。這件仰韶時代的彩陶罐1988年出土於晉豫交界處的黃河北岸、山西省芮城縣金盛莊。距今1萬年前後,人類
鎮館之寶文/圖:金葉山西博物院《文明搖籃》展廳1號中心櫃裡擺放著一件國寶——泥質紅陶彩陶罐(如左圖)。這件仰韶時代的彩陶罐1988年出土於晉豫交界處的黃河北岸、山西省芮城縣金盛莊。距今1萬年前後,人類
很久以前的历史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了,想要了解这一方面的历史主要还是得从考古与史记这两方面入手,才能慢慢的解析你想知道的史前文化,从而了解历史的本质。一、史前藏文化的本土特质文化的本土性,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位于浙江省嘉善姚庄镇展幸村东北的大往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距今约7000~6000年)至商周马桥文化(距今约4000~3000年)时期遗址。1985年、1991年曾进行两次急救性考古挖掘。聚积时
位于浙江省嘉善姚庄镇展幸村东北的大往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距今约7000~6000年)至商周马桥文化(距今约4000~3000年)时期遗址。1985年、1991年曾进行两次急救性考古挖掘。聚积时
位于浙江省嘉善姚庄镇展幸村东北的大往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距今约7000~6000年)至商周马桥文化(距今约4000~3000年)时期遗址。1985年、1991年曾进行两次急救性考古挖掘。聚积时
用「天后」來形容一位歌手足以證明該歌手在娛樂圈的影響力,或許現在的楊鈺瑩沒有多少人關注,但她「甜歌天后」的稱號卻是不可改變的事實。,娛樂圈明星的人氣來得快去得也快,楊鈺瑩享受過一夜成名的驚喜,也品嘗過
用「天后」來形容一位歌手足以證明該歌手在娛樂圈的影響力,或許現在的楊鈺瑩沒有多少人關注,但她「甜歌天后」的稱號卻是不可改變的事實。,娛樂圈明星的人氣來得快去得也快,楊鈺瑩享受過一夜成名的驚喜,也品嘗過
文化陕西【中国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一石峁遗址】位于神木市高家堡镇的石峁遗址,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黄河一级支流秃尾河及其支流洞川沟交汇的台塬梁峁之上。初步判断其文化类型属于龙山文化,
狩猎采集社会——正如其令人震惊的描述名称——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人类通过狩猎、捕鱼、拾荒、采集野生植物和其他食物来获取食物。尽管在我们的现代世界中仍然存在狩猎采集者群体,但我们将在此关注依赖于大自然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