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少人缺 閩22926處新發現文物堪憂

Posted 文物

篇首语: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錢少人缺 閩22926處新發現文物堪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錢少人缺 閩22926處新發現文物堪憂

新發現的文物,都還安好嗎?

沒錢沒人,文物修復難。

背景:10月20日,本報《政文》版以《函來函往保不住上花人民會場》為題,報導了被國家文物局列為「全國文物普查重要新發現」的一處不可移動文物——漳州市長泰縣陳巷鎮上花村上花人民會場被當地以「排險」名義拆除了三面牆體和大部分屋頂。

記者獲悉,長泰縣日前對事件中相關的6名責任人做出了處罰決定,並表示上花人民會場的保護性重建工作已經啟動。副縣長陳銀花告訴記者:「會場的保護性重建工作相繼完成了設計、立項,目前正在招標。預算大約160萬元,在招標期間,長泰縣將多方籌措資金,確保資金到位,盡快將上花人民會場修復重建。」

但她也表示,具體何時動工目前還無法確定,因為存在流標的可能。

記者擔憂,僅餘門面的上花人民會場不知能否經得起還沒有定數的等待。

沒錢沒人,文物修復工程經常流標

記者從長泰縣方面了解到,資金只能依靠長泰縣自我籌措,他們會努力確保資金到位,但是重建方案施工的招標能否順利完成卻力有未逮。

缺錢這是全省文物保護的第一道難題。省文物局副局長舒琳介紹說,福建省雖然文物和文化遺產資源豐富,但各地安排的文物保護專項資金卻十分不匹配。「福建省每年的專項資金僅有2000萬元,對應的是全省3萬多處文物,缺口相當大,當年給長泰5萬元支持的時候,全省的專項資金只有500萬元。」

「各設區市雖然安排專項資金,但少得可憐,30萬元到300萬元不等,到縣一級,絕大多數沒有安排,有的也只有幾萬元,最多的晉江有幾百萬元。」舒琳說,「我們的省級資金在全國是特別少的省份,跟周邊江西、廣東差距大。資料顯示,江西每年的專項資金為4000萬元,廣東則為8000萬元。」

文物保護還面臨文物保護力量和機構不足的難題。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後全省文物總量增幅達2.22倍,但據舒琳介紹,如今全省專門從事文物保護工作的人員比以前更少。「上一次機構改革中,有的市在文廣新局加掛牌子,多數都直接合並掉,到縣一級,多數都沒有文物保護所。」很多縣將文物保護工作的職責交給博物館,實際上,全省很多博物館總編制就是兩三個人,「情況最好的晉江市,文保所加博物館也只有13個人」。

數據顯示,目前全省文物從業人員1958人,其中具有文博研究館員職稱48人,副研究館員101人。這意味著目前文物保護隊伍還面臨不夠專業的隱憂。

近年來,龐大的文物資源總量面臨各種修復問題,但是作為文物保護技術支撐的文物保護專家和機構已經成了香餑餑,業務接不完。根據國家文物保護相關法律,文物保護和修復過程中,維修「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需要甲級設計資質,一級施薪水質;省級文保需要乙級設計資質和二級施薪水質,市縣以下需要丙級和三級。

目前全省擁有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資質單位23家,(其中甲級3家,乙級10家),施薪水質單位62家(其中一級6家,二級15家),監理資質單位16家(甲級1家,乙級3家)。

「文物一般是在工程量還不大的時候就應該修了,但卻經常流標,因為外省的單位考慮成本不會來投標,本省的脫不開身,沒辦法參加,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文物沒有及時得到修繕,加重破壞的程度。」舒琳對於文物的修復現狀頗感無奈。「但是資質是急不來的,必須具有相應的技術力量,否則可能修一個壞一個,修一個毀一個,讓文物面目全非。」

文物保護靠媒體和民意「圍觀」遠遠不夠

事隔兩個月,上花人民會場被拆除事件似乎有了結果,該問責的已問責,但是保護性工作何時能夠啟動,修復的成效到底如何卻還是懸在空中。上花人民會場在第一次面臨拆除時,是一對喜歡文物的夫婦造訪,及時舉報阻止,拯救了她。可4年之後,上花人民會場又再次遭遇不測。不少文物保護者向記者坦言,被拆除了三面牆體的上花人民會場,如果不是被媒體關注,很難保得住僅剩下的門面,更難以復建。

在上次前往採訪上花人民會場時,記者沒有看到任何標識提示它是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記在冊的不可移動文物。福建省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新發現的不可移動文物有22926處。

對於普通人而言,很多不可移動文物可能只是不起眼的老建築、老物件,它們的價值並不被人所知,更說不上保護,它們還處在等待文物保護單位進行身份認定的過程中。

我們不知道,文物部門對那些尚未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特別是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有沒有去追查是否及時公布為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為這些不可移動文物掛上普查登記文物的保護標誌呢?查閱省文物保護局的網站,通過搜尋引擎,沒有發現福建省不可移動文物的具體名單,更無法得知這些文物現狀。

一直以來,不少文物的保護總是陷在媒體和民意「圍觀」的模式中:在拆毀破壞悲劇發生之後,因為媒體的關注、民意的關注,得到重視後政府部門才補位做好後續工作。這一模式的最大缺陷在於,民意的關注需要借助文物破壞本身來做到,而文物作為不可復制之物,民意即使關注,有關部門即便及時介入,也無法彌補文物歷史價值的損失。就像上花人民會場,再如何修復都不再是原來的上花人民會場。

本來就應對保護文物責無旁貸的有關部門,在行使權力的時候經常會「缺位」,「需要保護的文物太多了,公用資源跟不上」,這樣訴苦尷尬而又沉重。

文物保護需制度層面接納民間力量

滯後的資訊公開,捉襟見肘的專業隊伍,無法撐起有效有力的文物保護保護傘。要扭轉文物保護不力的局面,需要制度層面接納民間力量。

首先尊重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尤其當一座文物面臨商業利益甚至公共利益的挑戰時,民間的聲音必須有一席之地。民意需要在文物破壞前得到重視,而不是在破壞之後才介入議程。其次讓民間樂於保護、有能力保護的人能夠有管道進入文物保護領域。這需要在文物保護體制方面進行大膽創新,或搭建起市場機制,或鼓勵成立民間文物保護基金,以引入社會和民間更多的活水源泉。專業人員少,可以聘請或者組織文物安全監督員或志願者隊伍進行日常管理和巡視檢查,鼓勵社會共同參與監督,防止發生文物拆毀事件。

文物保護工作是有形的,文物保護理念卻是無形的。只有當社會普遍尊重文物,才能讓更多雖不具文物保護單位之名,卻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文物遺存,得到應有的保護。不僅在其位者應謀其政,每一位公民都不能置身其外。畢竟文物是人類的共同財富,需要各方戮力保護。

本文來源:雅昌藝術網

相关参考

埃及新發現古墓 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100年

這座古墓坐落在開羅以南約30公裡的塞加拉文物區,即著名的世界最古老金字塔階梯金字塔所在地。古墓的歷史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1100年。圖為埃及首都開羅,工作人員在古墓發掘現場進行清理工作。

埃及新發現古墓 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100年

這座古墓坐落在開羅以南約30公裡的塞加拉文物區,即著名的世界最古老金字塔階梯金字塔所在地。古墓的歷史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1100年。圖為埃及首都開羅,工作人員在古墓發掘現場進行清理工作。

三台山考古又有新發現 琉璃玉竅宿遷首次發現

昨天下午,在宿遷三台山考古現場,考古工作者在一座夫妻合葬墓中發掘出土琉璃玉竅、直徑7.5公分的日光銅鏡和40多枚西漢晚期五銖錢幣。其中琉璃玉竅做工精美,包含瑗、耳塞、鼻塞各兩件,口含一件。現場考古工作

三台山考古又有新發現 琉璃玉竅宿遷首次發現

昨天下午,在宿遷三台山考古現場,考古工作者在一座夫妻合葬墓中發掘出土琉璃玉竅、直徑7.5公分的日光銅鏡和40多枚西漢晚期五銖錢幣。其中琉璃玉竅做工精美,包含瑗、耳塞、鼻塞各兩件,口含一件。現場考古工作

漢長安城遺址發現西漢建築遺址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的漢長安城遺址又有新發現,考古工作者在漢長安城北宮一號遺址發現一組西漢建築遺址,研究推測這裡曾做過西漢時期安置被廢帝後的宮城。北宮遺址發現於20世紀90年代,其宮牆南北長1710米、東

陝西漢長安城遺址發現西漢建築遺址

新華社西安4月21日電(記者楊一苗)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的漢長安城遺址又有新發現,考古工作者在漢長安城北宮一號遺址發現一組西漢建築遺址,研究推測這裡曾做過西漢時期安置被廢帝後的宮城。北宮遺址發現於20世紀

在英國白堊系地層發現新的甲殼類動物

南京古生物所在英國白堊系地層發現新的甲殼類動物①②③①②新發現的縮頭水虱化石③縮頭水虱復原圖本報訊近期,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外國專家特聘研究員EdmundJarzembowski與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員張海

在英國白堊系地層發現新的甲殼類動物

南京古生物所在英國白堊系地層發現新的甲殼類動物①②③①②新發現的縮頭水虱化石③縮頭水虱復原圖本報訊近期,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外國專家特聘研究員EdmundJarzembowski與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員張海

隨州葉家山古墓發現4周年 出土文物3000多件

黃鳳春研究員面對南宮寶尊彝告訴記者,古隨國、古曾國是同一國度。文物修復師正在精心修復青銅簋。昨天,是隨州葉家山曾、隨古墓葬群被發現4周年的日子,埋葬在地下3500多年的珍貴文物出土也有一年多時間,10

隨州葉家山古墓發現4周年 出土文物3000多件

黃鳳春研究員面對南宮寶尊彝告訴記者,古隨國、古曾國是同一國度。文物修復師正在精心修復青銅簋。昨天,是隨州葉家山曾、隨古墓葬群被發現4周年的日子,埋葬在地下3500多年的珍貴文物出土也有一年多時間,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