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争 反攻不利的浙东之战

Posted

篇首语: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战争 反攻不利的浙东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战争 反攻不利的浙东之战

    反攻不利的浙东之战
    鸦片战争中,英国内阁以义律向清政府索取利益太少,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三月将其召回,改派璞鼎查为全权代表,扩大侵华战争。七月初五,璞鼎查同海军司令巴加、陆军司令郭富率领舰队驶离香港北犯。七月初十,攻占福建厦门、鼓浪屿。八月初九,英舰船 31艘,载陆军2100余人驶达舟山海面,图谋重占定海(今舟山市)。
    定海位于舟山岛西南部,三面环山,南临大海,由清军总兵郑国鸿、王锡朋、葛云飞率 5600人分段驻守,在城郊山岭及沿海均筑有炮台、土城。十四日,英炮兵占领城南大小五奎山岛。八月七日,英军炮击定海前沿阵地,步兵在炮火掩护下登陆,左纵队 1500余人向晓峰岭及竹山进攻;右纵队 600余人向城南土城进攻。三总兵率部与敌拼杀,相继阵亡,定海再陷。
    八月下旬,英军进犯镇海。镇海位于甬江海口,东濒江,北临海,城东北有招宝山,与东岸的金鸡山相对,山上炮台安炮86门,有清军 5000余人驻守,由钦差大臣裕谦坐镇指挥。二十六日晨,英军三路在舰炮掩护下发起进攻:中央纵队 500余人从金鸡山前登陆;左纵队l100余人从金鸡山侧后登陆,两面夹击。清总兵谢朝贵率都 1500余人顽强抗击,与敌肉搏,大部牺牲,谢朝贵亦落海而亡,阵地失守。防守招宝山的浙江提督余步云不战而逃。英军占领招宝山后,居高临下,俯击镇海,裕谦率部奋战,兵败自尽。二十九日,英军不战而取宁波。
    浙东三城失陷后,道光帝派奕经赴浙东督办军务。二十二年正月,突经到达杭州。当时,援浙清军已达万余,另有乡勇 2万余人。突经决定实施水陆反攻,图谋一举收复三城。二十九日夜,总兵段永福率2400人袭击宁波,冲入城内。因遭敌阻击而撤出战斗;副将朱贵率 1900人猛攻镇海,未能入城;夜袭定海的水上一路,因风潮不顺而延期。三路反攻均遭失败。二月初四,英军1200余人出宁波攻占慈溪,继而分兵进攻城西大宝山清军,朱贵父子战死。清军退往绍兴、杭州。浙东战败,使清廷无心再战,决意妥协求和。

相关参考

古代宋金战争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 郾城之战简介

郾城之战简介:南宋绍兴十年(金天眷三年,1140年)七月,在宋金战争中,岳飞在郾城(今属河南)以少胜多,击败金军的一次著名作战。顺昌大捷之后,南宋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为反攻中原,挥师北上,连战连捷,收

中国革命战争 缅北滇西反攻

   与盟军并肩作战的缅北滇西反攻   1942年5月,日军占领缅甸后,中国远征军一部退入印度,整训补充,扩编为中国驻印军;一部退入云南省西

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著名战例

春秋时期,鲁国面对强大齐国威胁的局面,采取了一些取信于民的战争准备措施。这样,在战争中,曹刿根据敌强我弱的客观态势,先让一步,后发制人,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同时,正确地选定了转入反攻的有利战场和时机

即墨之战:田单率领最后的齐军击败燕国军队

即墨之战发生于前284年至前279年,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军攻打齐国即墨城的一场攻防战争。齐国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即墨之战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即墨之战:田单率领最后的齐军击败燕国军队

即墨之战发生于前284年至前279年,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军攻打齐国即墨城的一场攻防战争。齐国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即墨之战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中国古代战争 迫法内阁辞职的镇南关大捷

   迫法内阁辞职的镇南关大捷   清光绪十年(1884年)七月初六,清政府对法宣战后,执行在越南北拆实施反攻任务的东线清军进攻失利,退回广

中国古代战争 鞍之战

   恃勇轻敌遭败的鞍之战   ?之战后,晋国霸业衰落。景公继位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发愤图强,想争取与楚国通好的齐国背楚从晋,但齐顷公见晋

中国古代战争 漠北之战

   深入大漠远程奔袭的漠北之战   河南、漠南之战后,匈级虽迁居漠北,但仍不断派兵侵扰汉朝边境,想诱使汉军翻越大漠,待其疲惫而歼之。元狩四

中国古代战争 涿鹿之战

   黄帝大战蚩尤的涿鹿之战   距今四五千年前,位于陕西渭河支流的黄帝、炎帝部落东迁至河北平原西部,与从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处向西发展的蚩

中国古代战争 柏乡之战

   因势用兵以骑制敌的柏乡之战   五代初,后梁太祖朱温与河东晋王李存勖争夺河北诸镇,矛盾加剧。朱温怀疑成德(治镇州,今河北正定)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