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争 扭转西征战局的湖口之战

Posted

篇首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战争 扭转西征战局的湖口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战争 扭转西征战局的湖口之战

    扭转西征战局的湖口之战
    清咸丰三年(1853年)夏,太平军自天京(今南京)西征,一路连战连捷,先后攻占安庆、庐州、九江、武汉、岳州(今岳阳)等军事重镇。四年夏,西征军攻占湘潭后,遭到清兵部侍郎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反击,屡战屡败,节节后撤,岳州、武汉相继失陷,田家镇、半壁山防线亦被突破,西征军退守九江、湖口。主持西征军务的翼王石达开由安庆急赴湖口坐镇指挥。湖口对岸梅家洲由罗大纲掘深沟、筑木城防守,并在鄱阳湖口水中设置数座木鳞(水中活动的炮垒)与两岸相互掩护。十二月初六,湘军围攻九江不下,转攻梅家洲,陆师三路均被守军击退,水师猛攻太平军水中木源,击中上火药箱,将其焚毁。当夜,太平军为阻止湘军水师战船冲入湖内,将数只大船装满沙石沉于江中,紧靠西岸留一隘口,控制出入。十二日,湘军水师再次发起进攻,120余只轻便战船由隘口冲入湖内,直驶妨塘镇。石达开、罗大纲把握战机,立即堵塞隘口,将湘军水师分割为二,与此同时,出动战船数十艘围攻湖口以北的八里江湘军水师大营。这时,湘军水师留在长江的多是“长龙”、“快蟹”等大船,运转不灵,失去轻便战船掩护,等于“鸟去翼,虫去足”,战斗力大减,当晚被焚 40余艘。余船逃往九江以西的官(关)牌夹。二十五日,太平军水师再攻官脾夹,俘曾国藩座船,毙其幕僚多人,曾国藩逃入陆营,余船溯江而逃。此战,扭转了西征不利战局,为太平军反攻创造了条件。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湖口之战

西征的太平军在湖南遭遇了反动地主武装湘军后,在湘潭、岳州、武汉、田家镇相继失败,“水营”损失大半,整个西征战局十分危急。石达开、罗大纲率军增援西线,胡以晃奉命从安庆移军湖口,陈玉成也从江北增援九江,湖

曾国藩大败后气得差点自杀! 太平军湖口大捷

太平军为扭转西征战局而进行的关键一战。1853年,太平军在北伐的同时,又派兵西征。西征的战略目的在于确保天京,夺取安庆、江、武昌这三大军事据点,控制长江中游,发展在南中国的势力。从1853年6月到18

西魏军队以弱胜强扭转战局 玉璧之战战斗经过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南朝主要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主要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时代。玉壁之战就是发生在北朝时期东魏和西魏政权之时的战争。据史料记载,东魏

西魏军队以弱胜强扭转战局 玉璧之战战斗经过

...代。玉壁之战就是发生在北朝时期东魏和西魏政权之时的战争。据史料记载,东魏两次打败西魏,想借着胜利的有利时机,一举消灭西魏政权。公元546年,东魏大将高欢率领二十万大军向西魏前沿阵地玉壁城挺进,想攻下玉壁后...

历史军事 西魏军队以弱胜强扭转战局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南朝主要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主要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时代。玉壁之战就是发生在北朝时期东魏和西魏政权之时的战争。  据史料记

历史军事 西魏军队以弱胜强扭转战局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南朝主要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主要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时代。玉壁之战就是发生在北朝时期东魏和西魏政权之时的战争。  据史料记

历史人物 官渡之战中处于劣势的曹操是怎么扭转战局的

官渡之战曹操处于下风,他是如何扭转劣势的?与几次小战有关,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众所周知,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后,才重创了袁绍的主力部队,随后有花了几年的时间,才逐

历史人物 湖口之战中,石开达是怎么逼的曾国藩跳河自尽

在太平天国攻下南京之后,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并且进一步扩大战果,于是定下了西征和北伐的战略。其中北伐就是从南京出发,途径直隶直接攻击清廷的核心腹地,瓦解清朝的统治。西征则是从南京出发,向长江上游攻击,夺

历史人物 湖口之战中,石开达是怎么逼的曾国藩跳河自尽

在太平天国攻下南京之后,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并且进一步扩大战果,于是定下了西征和北伐的战略。其中北伐就是从南京出发,途径直隶直接攻击清廷的核心腹地,瓦解清朝的统治。西征则是从南京出发,向长江上游攻击,夺

一野歼灭一个整师 扭转西北战局的沙家店战役

沙家店战役是我军战争史上一次意义深远的战斗,曾有学者评价:沙家店战役的胜利是解放战争时期陕北战场的转折点,更是我西北野战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转折点。1947年3月,国民党当局对中共中央所在的陕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