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争 解困天京太平军一破江北、江南大营
Posted
篇首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战争 解困天京太平军一破江北、江南大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战争 解困天京太平军一破江北、江南大营
解困天京太平军一破江北、江南大营清咸丰三年(1853年)夏,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不久,清军即在天京东郊建起江南大营,在扬州外围建起江北大营,相互呼应,威胁天京。五年,天京周围兵力薄弱,安徽太平(今当涂)、芜湖、庐州相继失陷,天京粮食供应及运输发生困难。清军在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后,移师镇江城下,江北大营清军进逼瓜洲(今扬州南),天京处境日益危险。洪秀全、杨秀清调集兵力决心摧毁两座大营。
五年初,为了打通天京至镇江交通,秦日纲率军从天京东北栖霞出发,途中被江南大营清军阻截,相持40日不得进。秦日纲命陈五成乘小舟顺江冲入镇江,约定与镇江守军吴如孝部东西夹击。二月十二日,秦日纲率军东进,吴如孝、陈玉成率军向西接应,一举摧毁清军营垒 16座,直抵镇江,屯于近郊休整待机。秦日纲获悉二十七日是江北大营帮办军务雷以诚的生日,遂乘各营为其祝寿之机,当即兵分二路夜袭江北大营。清军各营无将管辖,立即大乱。西路太平军克土桥,破西岸长堤,连拔清营 120余座,江北大营统帅托明阿率残部逃往邵伯镇;东路太平军从瓜洲北进,连破运河东岸八里铺、三汉河清军 43营,清军残部退往仙女庙。三月初一,太平军克扬州,获取大批粮食、军资,接济瓜洲、镇江守军,不久主动撤离扬州。
秦日纲率军西返天京途中,又击败了清军阻击,迫江苏巡抚吉尔杭阿自杀。秦日纲到天京后,石达开亦率江西援军二三万人到达仙鹤门一线。时清江南大营兵力空虚,留营兵丁不满 5000人,钦差大臣向荣急调帮办军务张国梁率千余人回救,并命王浚率2000人赴仙鹤门堵截。太平军对江南大营已形成以众击寡的有利态势。五月初六,战斗在龙脖子、尧化门、仙鹤门、马群等地同时展开。次日,秦日纲、石达开联军多路突破王浚在仙鹤门的防线。初八,杨秀清下达总攻击令,各路太平军同时向江南大营各营垒出击,尽焚其营垒,天京城内守军从洪武、朝阳等门出击,攻破清营20余座。接着,各部太平军围攻清孝陵卫大营,敌火药、枪弹耗尽,向荣率残部逃往丹阳。围困天京达三年多的江南大营终被摧毁,天京周围已无清军踪迹。
相关参考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迅猛发展,震撼了两广地区和大江南北。清政府在军事上采取的紧急对策,就是建立江南大营、江北大营和编练湘军、淮军,死命与太平军相对抗。江南大营的统帅初为向荣。金田起义时,向荣为广西提督,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两大主要将领之一。他受封忠王不久,太平天国的京城南京与北岸的交通被完全截断。清军向江南大营增调兵力,把天京围困得水泄不通,直接威胁着太平天国的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天京事变太平天国领导者之间为夺取最高权力而爆发的流血事件。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随着农民政权的逐渐封建化,领导集团内部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1856年太平军攻破江北、江南大营,清军对
杨韦事变与天京陷落太平军北伐和西征之后,又在天京外围发动了猛烈进攻,铲平了清军的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到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太平天国进入了军事上的鼎盛时期。就在这关键时刻,一场自相残杀的悲剧在统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李秀成太平天国将领。原名以文。广西藤县人。出身贫苦农民。1851年9月参加太平军。建都天京后,任右四军帅。1856年参加打破江北、江南大营战斗,升地官正丞相、合天侯。天京事变后,
顶尖级团队,必是精诚团结的团队。团队的命运和前途全靠领导层把握。当1856年上半年太平军在西征战场取得辉煌胜利,在天京周围又相继摧毁清军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的围困,军事形势空前有利之时,太平天国领导
一百四十年前,由金田起义揭幕的太平天国革命,轰轰烈烈,所向披靡。太平军自广西出发,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席卷了半个中国,建都于天京(今南京)。特别是1856年上半年击破清王朝江南大营后,政治上、军事上
太平天国在1856年“天京之变”后,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建国元老死的死、跑的跑,军事局面主要依靠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侍王李世贤等年轻将领勉力维持,其中尤以李秀成的功绩最为显著。李秀成的战绩择其要者...
> 至1856年(清六年)夏天,西征太平军经过三年多的苦战,控制了湖北东部及江西九江、安徽安庆、湖北武昌等重要军事据点,攻破了围困天京三年多的江南、江北大营,形势一片大好。然而,就在革命蓬勃发展的时
重创“洋枪队”太平军进攻上海 清咸丰十年(1860年)夏,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李秀成率军东征苏州、常州,进图上海,连占昆山、太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