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行隆重祭祀仪式 小暑:古时有“食新”习俗

Posted 小暑

篇首语: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举行隆重祭祀仪式 小暑:古时有“食新”习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举行隆重祭祀仪式 小暑:古时有“食新”习俗

2、羌族人在什么时候跳“铠甲舞” 羌族舞蹈

举行隆重祭祀仪式 小暑:古时有“食新”习俗

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暑”。它的到来,意味夏季高温天气即将开始。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炎热气候,同时表示对最早一轮谷物收获的感恩,中国社会在几千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食新”、“祭祀五谷大神”等习俗。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说,在这一天,人们会品尝最新收获的粮食,并举行一系列重要的祭祀仪式,表示对大自然以及祖先的感恩。

习俗:古时有“食新”习俗 举行隆重祭祀仪式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它的到来,预示着高温天气即将开始,不久将进入“三伏天”。而此时,天气虽不像“大暑”前后那样炎热,但高温高湿的气候也已十分难耐。

高热天气并非益处全无。高巍说,这种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早先北方地区种的小麦、南方种的稻子,此时都开始收割了。伴随新粮食的收获,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隆重的祭祀仪式,包括祭天、祭地等,甚至还会祭祀“土地公公”。“古时‘小暑’节气有‘食新’的习俗,人们还会将最新鲜的面粉蒸成馒头等吃食,献给祖先”。

“据说,有些地方有祭祀五谷大神的习惯,用意与祭天、祭地相同,只不过祭祀对象发生改变而已。”高巍表示,这体现了先民良好的感恩传统:丰收固然有自己的心血在里面,也是靠着大自然的风调雨顺以及祖先的保佑,才得以实现。

其实,“小暑”前后还有一个重要节日,即每年农历六月六日举行的“天贶节”,又名“晒宝节”。高巍介绍,在节日中,寺庙会晒经书、法器,老百姓则晒书、晒衣服等等,“该习俗也是根据夏天的湿热气候而来,上述举措能够有效防止器物霉变。至今北京市怀柔区一些村庄仍然保持这一习惯”。

“此外,老北京还有一个重要习俗。在‘小暑’这天,已出嫁的姑娘要带着孩子回娘家探亲,外婆则要在孩子的脑门上按个红印,以示辟邪。”高巍说道。

养生:民间“小暑”吃藕 北方流行喝羊汤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养生,在吃上非常讲究,在素有“苦夏”说法的夏季更是如此。据闻,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说法,认为夏天食用以适当方式烹制的鲜藕,能够治疗血虚失眠。高巍肯定了这个说法:“小暑到来后,人们会注意多吃水果蔬菜,将食物、保健有机结合起来。”

说到“吃”这方面的习俗,还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高巍说,这在南方比较流行,北方则会在小暑、大暑期间喝羊汤,第一可以滋补身体;第二“羊”与“阳”谐音,“古人认为夏季阳气丧失较多,这样能够增加阳气”。

因为古代一直将五月当作“恶月”,视之不吉,六月跟着沾了边儿,故也应当“辟恶”。《荆楚岁时记》便记载:“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所谓“汤饼”,指的便是热汤面。高巍说,小暑到来后,有些地区的人们会在伏天吃过水面或者炒面,“炒面”这种吃法在汉代便已经出现了,“这也是提醒要在夏季多吃主食,注意营养补充”。

只是,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后,这些习俗今天多已不存。高巍感慨地说,如果时逢“小暑”,农村或者景区能够举行一些类似的民俗仪式,与日常生活形成对比,或许更能给人们震撼,让人们了解人、自然的和谐关系。

羌族人在什么时候跳“铠甲舞” 羌族舞蹈

在羌族习俗中,举行任何祭祀仪式以及欢乐歌舞之前,都要先饮咂酒。在举行《铠甲舞》前,人们首先将大酒瓮摆在举行活动的麦场中央,然后有人还抬来了盛满开水的大木桶。当一切准备就绪,负责整个“仪式”的司酒,手拿长柄木勺用羌语向人们大声讲了一番话,全场立刻安静下来。披挂牛皮铠甲、头戴插满雉鸡翎和牦牛尾鬃毛头盔的老年武士们,便高举火枪、刀戈,在麦场外成一列纵队静候仪式的开始。麦场旁一派藏族盛装打扮的老年妇女们,并肩而立组成“仪式”歌队,

在全场肃穆的气氛中开始了悠扬而悲切的合唱。随后严阵以待的武士们便从场外踏拍而来,开始了《铠甲舞》“序幕”的表演。他们围绕场地边以缓缓而行的蹉步前进,边挥舞刀戈、向天鸣枪,最后驻步于歌队妇女身边,等待着司酒宣布饮用咂酒的号令。

按照羌族传统,饮用咂酒的顺序由年龄最大、辈份最高的妇女开始,然后以辈份高低进入麦场用酒杆顺次吸饮。有意思的是,只见司酒在每个饮酒者吸吮咂酒后,都要用水瓢舀开水注满酒瓮。这是羌民们利用咂酒比重大于开水的道理,在毫不影响咂酒浓度下掌握瓮中酒量消耗情况的同时,还能为再次酿新酒做好了准备。

《铠甲舞》在饮完一巡咂酒后正式开始了。伴随着妇女们边摇动身躯边轻轻吟唱的歌声,武士们重新入场,在缓缓的绕行中他们继续举刀、鸣枪,还不断阵阵发出“嗷一呀,嗷呜!”的喊叫,以营造森严、肃穆的气氛,来达到驱邪、镇魔和保护亡灵长存的目的。

在绕行数圈后,武士们开始以不断变换队形,相互对打、拼杀的列队表演来体现古代将士英勇奋战状况的“征战舞蹈”,以此对后代进行不忘先辈为民族而战的传统教育。《铠甲舞》虽然没有特殊的舞蹈技巧、华丽的舞姿和场面,但它那庄严雄浑的气势却负载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民族精神和礼俗文化。

在武士们退场后,歌队的妇女继续伴随着沉稳、缓慢的歌声,潇洒地表演着摇臂、转身、提腿、摆胯等舞蹈动作,使刚才激烈的厮杀场面重新回复到慰藉亲人和寄托哀思的气氛之中。

相关参考

羌族有何礼仪文化 羌族习俗简介

...、天神。农历十月初一羌历年,古时在白石神处挂牛头,举行祭祀。过大年,农历正月初一前,腊月二十八日吃挂面、荞饼。二十九日吃荞麦菜饼。三十日将五代祖宗名字写在纸上,在角角神前供三天。大年初一早上迎祖接神,...

哈萨克族葬礼有何习俗 哈萨克族丧葬文化

...清水洗尸,洗完后用白布缠裹尸体,安放在灵柩内。接着举行祈祷赎罪仪式。赎罪仪式结束后,将灵柩抬到屋外,举行“加纳扎”仪式。参加者全体站立,由阿訇主持念经。念完经后,死者的亲属问众人

揭秘:黎族不同地区的丧葬习俗有何不同

黎族丧葬习俗方面,各地区葬仪和葬式有异,特殊的葬制有以下几种:“灵魂棺”三亚市高峰地区哈方言,在办理丧事时,对没有举行“做佛”仪式(即没有举行葬仪)的前一个死者,后面的死者葬仪给予补“灵魂棺”。即在灵

叠滘端午节的习俗~~(越多越好啊)

【端午节习俗】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1、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

土族特殊的丧葬习俗是啥 土族习俗

土族丧葬因地而异。互助地区多数实行火葬,少数实行土葬。民和、大通地区一般都实行土葬。同仁地区的土族实行火葬,也有土葬的。不论是火葬还是土葬,都要举行丧葬仪式。老人病故后,将其衣服脱去,将遗体扶起,成蹲

处暑古代的习俗

1、祭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2

古埃及的丧葬习俗 丧葬文化的历史变化发展

  古埃及丧葬  古埃及的历史文化研究中,丧葬习俗是不得不提及的重要内容,埃及人相信灵魂,而且将人的死看作是新生,因此对于尸体的处理相当隆重具有仪式感,由此就产生了与之相伴而生的丧葬习俗。在来世信仰的

土族祭祀中的“公桑”是怎样的一种仪式

公桑公桑是祭祀中的一种集体煨桑行动。是在特定时日、有特定主题的煨桑,因而也更加神圣。所以公桑向来只允许成年男人参加。这天,每户人家都要派出一名代表参加公桑,来的都是各家的“掌门人”。公桑的主要仪式要在

塔吉克族有啥有趣婚俗 塔吉克族习俗

...色彩,而他们的婚礼也是别具一格的。塔吉克族的婚礼要举行三天,热闹而隆重。第一天,新郎和新娘要在自己的家里进行打扮和准备,男女两家忙忙碌碌,喜气洋洋。新郎和新娘都要挑选自己的陪伴。另外,在衣着上也颇讲究...

塔吉克族有啥有趣婚俗 塔吉克族习俗

...色彩,而他们的婚礼也是别具一格的。塔吉克族的婚礼要举行三天,热闹而隆重。第一天,新郎和新娘要在自己的家里进行打扮和准备,男女两家忙忙碌碌,喜气洋洋。新郎和新娘都要挑选自己的陪伴。另外,在衣着上也颇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