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蘇聯的"花園口"

Posted 河水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二戰中蘇聯的"花園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戰中蘇聯的"花園口"

二戰中蘇聯的"花園口"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聶伯河水電站位於烏克蘭下第聶伯河上, 在紮波羅熱市附近, 距基輔400多公里, 是第聶伯河上16個梯級電站之一。電站大壩是一座混凝土拱形溢流重力壩, 最大壩高60m, 壩頂總長1101m。1927年始建, 1932年第一台機組投入運行, 裝機容量55.8萬kW, 1939年工程竣工。

第聶伯河水電站當時被譽為蘇聯工業化最偉大成就之一。可是, 它的一生卻充滿了苦難。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1940年德軍征服北歐、西歐諸國之後, 即著手入侵蘇聯。1941年6月22日拂曉, 德國法西斯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動用了190個師的兵力、近5000架飛機和3410輛坦克, 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軍倉促應戰, 西部邊防迅速崩潰。9月底, 德軍入侵斯摩棱斯克(現為俄羅斯城市)和基輔(現為烏克蘭首都)等城市。考慮到第聶伯河水電站的戰略重要性, 蘇軍在德軍入侵之前開始撤退時, 便部分地炸毀了電站大壩,並疏散或毀壞了水電站的機械與設備。大批來不及撤退的蘇軍被洪水吞噬,也成功的延緩了德軍進攻。 蘇軍在壩體廊道內放置了90噸炸藥。爆炸後, 在壩的上部炸開了一個寬約200m的缺口, 庫水通過缺口時的最大流量達35700m3/s, 比河道的最大天然流量(20400m3/s)還大75%,可見這一炸壩措施造成的洪災之大。

戰爭進行到1943年, 蘇軍完全掌握了主動權, 德軍徹底喪失戰略進攻能力。德軍入侵之初, 為了獲得電力, 曾部分地修復過電站。但德軍在這年遭到慘敗並開始撤退時, 也炸了大壩。至此, 第聶伯河水電站已破損不堪, 幾乎全被毀壞。

在1944年, 蘇聯開始修復第聶伯河水電站。1947年第一台機組投入運行, 裝機容量增加到65萬kW, 修復工程於1950年竣工。1950年恢復發電, 裝機為75萬kW。1969~1975年還擴建了第二座水電站, 其裝機容量為82.8萬kW。至此, 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47.8萬kW。

微信公眾號,搜狐新聞客戶端,網易雲閱讀您都可以搜尋「愛歷史」關注我的自媒體。

聯繫合作QQ:1146027598

本文來源:愛歷史

相关参考

蘇聯二戰中最神祕的人,在法庭上有人爲了保護他、甚至願意做替身

我想大家應該會對蘇聯有一點點的認識吧,再蘇聯的歷史上有一位這樣的人,這個人我們絕對不能夠忘記,他就是拉夫連季-巴夫洛維奇-貝利亞,他是格魯吉亞人,他曾經有過許多的政治事件,所以他在蘇維埃中有着非常重要

二戰中鮮為人知的芬蘭對蘇聯士兵招降傳單 有酒有肉有鈔票

「親愛的蘇聯士兵!聽我說!我會告訴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芬蘭與納粹德國結盟。因此,蘇聯與芬蘭是敵對的雙方。在這裡我們看到的這組傳單,是當年芬蘭為了說服蘇聯士兵叛變,用飛機投擲到蘇聯前線

二戰中鮮為人知的芬蘭對蘇聯士兵招降傳單 有酒有肉有鈔票

「親愛的蘇聯士兵!聽我說!我會告訴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芬蘭與納粹德國結盟。因此,蘇聯與芬蘭是敵對的雙方。在這裡我們看到的這組傳單,是當年芬蘭為了說服蘇聯士兵叛變,用飛機投擲到蘇聯前線

法國在二戰前為什麽要出兵佔領德國的“工業心髒”魯爾區

“乳法”如今已經成為網絡歷史、國際和軍事圈的名梗,而“乳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法國在一戰後幾乎沒有取得任何像樣的對外勝利,比如法國在二戰中抵抗納粹德國的時間甚至比蘇聯的一座大樓還要短。不過法國在一戰後

蘇軍二戰時的傳奇將帥,和朱可夫齊名,70年後雕像卻被拆掉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應該說損失慘重,由於前期在戰爭上並未有多少準備,當德軍發動巴巴羅薩計劃以後,蘇聯的防禦陣地幾乎被一瞬間摧毀,大片的國土淪喪,而在戰爭中,蘇聯的傷亡就高達2000多萬,尤其是在基輔戰

中越之戰中,蘇聯為什麼不幫他的小弟越南

二戰後,越南逐漸擺脫了法國殖民者的控制,但是卻迎來了美國的入侵。當時,中國由於意識形態和地緣方面的考慮,給予了越南大量援助,和越南的關係也很不錯。沒想到的是,越南在把美軍趕跑後,立馬就和中國翻臉,多次

專家:普京功績僅次於史達林 是精神上的沙皇

誰加冕「沙皇」?正如馬加爾沙克的敘述所顯示的,史達林在自己的時代是「沙皇」的理想人選。蘇聯的工業化在史達林時代迅速做到,讓這個國家在西方面前揚眉吐氣,更讓它在二戰中擴張了領土,成為世界的拯救國之一,成

二戰時期南斯拉夫通過游擊戰重創德軍使自己發展壯大

由於受到蘇聯的壓制(這也是後來蘇南翻臉的原因之一),南共的反侵略鬥爭是在德國入侵蘇聯後才開始的。總書記鐵托迅速派員分赴各地,發動武裝起義。愛德華·卡德爾領導了斯洛維尼亞起義,這是德軍統治區的心腹地帶,

二戰時美軍曾對蘇軍直接開火,雙方損失差距如此之大

歷史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而引得後世的人們不斷討論。其中有一個問題備受矚目:二戰時美國和蘇聯的軍力都達到了各自歷史上的一個巔峰,如果當時兩國因為意識形態的差別而直接開戰,那麼究竟哪方會贏呢?二戰時美軍曾

二戰時美軍曾對蘇軍直接開火,雙方損失差距如此之大

歷史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而引得後世的人們不斷討論。其中有一個問題備受矚目:二戰時美國和蘇聯的軍力都達到了各自歷史上的一個巔峰,如果當時兩國因為意識形態的差別而直接開戰,那麼究竟哪方會贏呢?二戰時美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