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美影像展 美國老兵回憶一起打日本人的歲月

Posted 影像

篇首语:瞄准还不是射中,起跑还不算到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二戰中美影像展 美國老兵回憶一起打日本人的歲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戰中美影像展 美國老兵回憶一起打日本人的歲月

檔案照片的作者之一,美國老兵代表馬蒂·馬丁帶來了自己的原版照片,捐贈給主辦方。京華時報記者王海欣攝 日前,「國家記憶—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二戰中美友好合作影像展」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開幕,展覽共展出美國與中國盟軍在中緬印戰場共同抗戰的歷史圖片400餘幅。據了解,展覽將持續到9月9日。 據介紹,此次展覽以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二戰期間美國通信兵團164照相兵連拍攝的美國與中國盟軍在中緬印戰場共同抗戰的歷史圖片為主,輔以全國其他地區和其他機構所藏抗戰影像,希望透過二戰中緬印戰場影像,向公眾展示一段特殊的、異常珍貴的中美友好合作捍衛和平及正義的歷史。
傑拉爾德·克瑞甘上尉以及霍華德·格裡高裡上尉,與他們的中國朋友從緬甸臘戍的廢墟走出來。他們隸屬於第5野戰炮團。 展覽圖片中,不僅有巨幅慘烈的戰爭場面的圖片,也有中美軍人與當地人民友好交流的溫馨畫面,以患難中的溫情淡化戰爭的血腥,旨在表達人類對和平共處的向往,警醒世界和平來之不易。 展覽主辦方有關負責人介紹,9月3日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9月9日是日本向中國投降簽字日。在這個重要且非常特別的時段,謹以此展覽,獻給曾為抗戰負累重重的中國人民,並向為捍衛正義與和平遠赴重洋的美國老兵,為保家衛國英勇奮戰的中國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憶中美戰友情關係好到可借錢 昨天,二戰中緬印戰場的美軍中士、93歲高齡的美軍老兵代表馬蒂·馬丁先生來到了展覽開幕式現場。10餘個小時的長途飛行,隻為了見證這些塵封於美國國家檔案館多年的歷史影像在中國揭開面紗的一刻。 畢竟年歲已高,疲憊的老人下飛機後只能借助機場的輪椅代步。老人手上一直緊緊攥著幾張照片,那是他從美國帶來的,是自己當年在戰場上留下的為數不多的珍貴照片。
在CBI戰場,李田右教他身邊的美國通信兵攝影師亞瑟·海吉用中國筷子吃美國乾糧。 其中一幅是70年前,在緬甸,年輕的馬蒂·馬丁和他的中國戰友正在互相檢查對方的槍械。看到自己的照片成為展品,年過九旬的馬丁激動不已,「當年我和中國軍人一起打日本人」。 馬蒂·馬丁在展覽照片前回憶起了與中國士兵並肩作戰的日子,他說:「那是一段難忘的經歷,非常棒。我們得到了中國軍隊的很多幫助。」 老人回憶,當年的戰爭中,美國軍隊常常是由一兩百人作為先鋒部隊包圍村莊,占領之後交由中國軍隊負責。他很欽佩他的中國戰友,在他的眼中,「中國軍隊能夠不停地戰鬥,這是他們非常厲害的地方。」
中國民眾奮力拖拉一個巨石碾子碾軋跑道,用血肉之軀鋪築通往民族解放之路。本版資料圖片來自美國國家檔案館,由越眾歷史影像館提供。 他還回憶,當時他們能得到美國軍隊空投的食物,但中國軍隊是帶著自己的炊具,在路上自己煮。「有時候他們都不知道鍋裡煮的是什麼,但他們還是吃下去。」老兵一句話把大家逗樂,也展示了戰爭的殘酷和心酸。 「我們很愛中國,中國也很愛美國。」說起兩國士兵的關係,老人笑著說,好到「可以從中國士兵那邊借錢」的程度。

相关参考

二戰中美國投下兩枚原子彈炸死20萬日本人,爲啥日本卻不恨美國

日本是二戰的軸心國和戰爭爆發的主要策源地,自從明治維新日本國力增強之後,他們一直想要進行對外擴張先後侵佔了朝鮮半島和中國臺灣。九一八事變日本奪取了東北,但是日本並沒有收手,他們後來開始全面侵華戰爭,並

二戰後,日本人是如何收斂日軍遺骨

據很多抗戰老兵回憶,當年跟日軍作戰時,即便打了勝仗,也很難看到日軍屍體,他們對收斂處理陣亡人員屍體極爲重視。在日軍傳統中,戰場上棄屍是對軍人歸屬感的傷害,會嚴重影響部隊士氣;另外,日軍非常好面子,即便

二戰中美軍投原子彈前,曾向日本高空投下無數傳單。

1945年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原子彈,造成了20幾萬人瞬間身亡,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才讓日本投降了。在這樣殘忍的攻擊之下,美國遭受了不少批評。然而,你知道他們在投下原子彈之前,曾經撒下了63

二戰中美軍投原子彈前,曾向日本高空投下無數傳單。

1945年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原子彈,造成了20幾萬人瞬間身亡,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才讓日本投降了。在這樣殘忍的攻擊之下,美國遭受了不少批評。然而,你知道他們在投下原子彈之前,曾經撒下了63

美國飛行員晚年回憶空襲德國,他不知道聽眾就是一名德軍高射炮兵

這是一段奇妙的經歷,2012年春天90歲的二戰美軍飛行員喬治.威廉住進了弗吉尼亞州布萊克斯堡的養老院,他的室友是一名參加過朝鮮戰爭的美軍陸軍老兵,喬治是個健談的人,室友相對則比較沉默,入住一週後他倆閒

美國飛行員晚年回憶空襲德國,他不知道聽眾就是一名德軍高射炮兵

這是一段奇妙的經歷,2012年春天90歲的二戰美軍飛行員喬治.威廉住進了弗吉尼亞州布萊克斯堡的養老院,他的室友是一名參加過朝鮮戰爭的美軍陸軍老兵,喬治是個健談的人,室友相對則比較沉默,入住一週後他倆閒

二戰結束,日本失去的一塊土地,至今不敢要求美國歸還

二戰結束,日本失去的一塊土地,至今不敢要求美國歸還日本明治維新之後,一改萎靡狀態,國力慢慢上漲,解決了內部問題之後,野心也開始慢慢的膨脹。但畢竟是才長牙的狼崽子,不可能打得過歐美那幫成了年的兇猛野獸,

非洲軍團老兵克萊因的二戰經歷(上)——戰鬥在突尼斯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埃爾溫•隆美爾元帥和他的非洲軍團在與盟軍的戰鬥中譜寫了衆多傳奇,本篇回憶錄記述的便是非洲軍團一名普通、但忠誠勇敢的士兵漢斯•克萊因(HansKlein)的真實經歷。克萊因生於1921

二戰時的蒙古騎兵團 如何直搗柏林

俄國歷史上有一個特殊的詞彙——“韃靼枷鎖”,專指13至16世紀蒙古軍事貴族對俄羅斯的統治。這段刻骨銘心的歲月,使俄國掙脫“韃靼枷鎖”並轉而控制大批蒙古部落後,又以更強硬的手段來對付昔日的征服者。然而當

7條日裔命換2條美國大兵命,二戰後日裔的社會地位真的變高了嗎

二戰後,美國從海外作戰歸來的白人軍官到美國西海岸進行巡迴演講,試圖用演講的方式宣傳日裔軍隊的英勇事迹,減輕美國民眾對日本人的仇視心理,在巡迴演講中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名中尉在演講時,台下的一位農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