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争 水战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鄱阳湖之战
Posted
篇首语:做好自己,不为别人的欣赏而存在,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活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战争 水战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鄱阳湖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战争 水战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鄱阳湖之战
水战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鄱阳湖之战元末,至正二十年(1360年)以后,长江中下游反元武装逐渐形成三大势力,即在武昌的陈友谅,在应天的朱元璋,在平江的张士诚,因其辖区相邻,相互兼并,时有争战。
闰五月,陈友谅率10万舟师攻应天,被朱元障击败。二十三年四月,陈友谅经充分准备,乘朱元璋北援安丰红巾军,江南空虚之机,率 60万大军取水道围攻洪都(今南昌)。朱元障闻警,一面令朱文正坚守疲敌,一面率 20万舟师救援。七月十六日至鄱阳湖口,为围困陈军于湖中,派兵扼守经江口和南湖嘴(在今江西湖口东北与西北),切断陈军归路,又调信州(今江西上饶)兵守武阳渡(今南昌东南),威胁陈军侧后,自率主力入鄱阳湖。陈友谅围攻洪都 85天不克,闻朱军来援,遂撤围移师鄱阳湖迎战。
七月二十日,两军在康郎山水域遭遇。朱元障见陈军将巨舰列于陈前,遂分舟师为ll队(一说20队),将火器、弓弩依次排列,迫近陈军展开猛攻,经短兵相搏,斩杀陈军 l500余人,焚毁敌舰20艘。朱元障座船遇沙搁浅,遭陈军围攻,经部将相救始脱险。
二十二日,陈友谅将全部巨舟连锁为阵,再与朱元障决战。未军舟小仰攻不利,连连受挫,右翼被迫后退,宋元障亲自督战而不能止。后采纳部将郭兴建议,改用火攻,命敢死士驾火具小舟冲入敌阵,火借风势,焚毁敌巨舟数百艘,陈军死伤过半。陈军连战连败,不敢再战。
朱元璋为控制长江水道,乘夜移师左蠡(今昌都西北),陈友谅亦移师于渚矶(今星子南),两军相持三日,陈军左、右金吾将军见大势已去,遂降,陈军士气更加低落。朱元璋又放还全部俘虏,以瓦解陈军。
朱元璋为阻陈军逃走,下令移师湖口,并在两岸列栅,江中放置火筏。八月二十六日,陈军缺粮,将士疲乏,冒险向湖口突围,遭宋军四面围攻,溃不成军;在经江口又遭伏击,陈友谅中箭身亡,降者无数。太尉张定边护卫陈友谅之子陈理逃回武昌。次年二月,朱元璋率军攻武昌,迫陈理降,汉亡。
相关参考
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发生在淝水之上,八公山之下。安徽寿县古城。淝水又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东晋时,谢石、谢玄败苻坚于淝水。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留有风声鹤唳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
公元前204年爆发的井陉之战,楚汉战争中汉军统帅韩信表现出了“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卓越智谋和用兵韬略,其战绩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观,井陉之战则是他战例中的代表作。公元前206年,直极一时的秦帝国
公元前204年爆发的井陉之战,楚汉战争中汉军统帅韩信表现出了“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卓越智谋和用兵韬略,其战绩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观,井陉之战则是他战例中的代表作。公元前206年,直极一时的秦帝国
中国古代牧野之战姜尚、周武王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全军覆没柏举之战孙伍、伍员、磕闾3万——20万千里破楚,五战入郢阴晋之战吴起5万——50万大败秦军伊阙之战白起12万——24万全歼即墨之战田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2月至3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陕西省宜川城、瓦子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攻城打援战役。 年初,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方确保延安、洛川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2月至3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陕西省宜川城、瓦子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攻城打援战役。年初,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方确保延安、洛川、宜川各
柏举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漂亮的战役,这场战役是吴王阖闾所带的兵马深入楚国的一场战役。吴国是春秋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一个国家,在寿梦继位之后吴国才开始崛起。当时楚国和晋国正在争霸,晋国采取的战略就
柏举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漂亮的战役,这场战役是吴王阖闾所带的兵马深入楚国的一场战役。吴国是春秋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一个国家,在寿梦继位之后吴国才开始崛起。当时楚国和晋国正在争霸,晋国采取的战略就
柏举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漂亮的战役,这场战役是吴王阖闾所带的兵马深入楚国的一场战役。吴国是春秋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一个国家,在寿梦继位之后吴国才开始崛起。当时楚国和晋国正在争霸,晋国采取的战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