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争 苻坚骄兵失利
Posted
篇首语: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战争 苻坚骄兵失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战争 苻坚骄兵失利
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数十万大军南下,企图征服东晋。谢玄、谢石率晋军进至淝水南岸,以拒荷坚。当时苻坚占绝对优势,兵力约30余万人。谢玄、谢石处于劣势,兵力约8万人。
面临严峻的形势,谢玄认真分析了敌我形势状况,认为,秦军在淝水北岸,晋军在淝水南岸,形成对峙之势。苻坚兵力虽多,但大都是沿途收拢和新招来的杂牌军,内部不稳,指挥不统一,而且步兵、骑兵混杂,前锋与后续部队脱离过远,将领又无谋略,只要击败前锋,乘乱进击,就可获胜。于是,定下了“乘秦军之乱而击之”的打法。
谢玄派使者去秦营,用激将法请求秦军退出淝水沿岸一箭之地,让晋军渡过淝水,然后和秦军决一胜负。秦军依靠兵多地利,答应了晋军要求,下令部队后退。没想到前面的队伍一撤,便阵势大乱,一发不可收拾,加上降将朱序乘机在秦军阵后大喊:“秦军败了!”后边的士兵便闻声而逃。这时,秦军的步兵、骑兵争相退却,部队建制不明,相互冲撞,形成了一片混乱。晋军渡过淝水之后,乘秦军大乱,迅速进击,秦军大败,苻坚中箭,仓忙逃窜。
相关参考
中国战争史古代的就太多了。现代战争史:甲午战争1894~1895年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爆发,按中国干支纪年,是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随着战争的失利,
迫法内阁辞职的镇南关大捷 清光绪十年(1884年)七月初六,清政府对法宣战后,执行在越南北拆实施反攻任务的东线清军进攻失利,退回广
中国古代史·历史人物·苻坚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357~385年)。氐族。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人。苻氏为氐族的一个部落。其酋长苻洪先后依附前赵、后赵。后赵国乱,洪子健建立前秦。健子苻生残酷暴虐。3
两晋南北朝时期,十六国诸部对战争俘获的他部将领,甚至他部降人,多是杀戮。苻坚继前秦帝位后,却采取了一系列宽大政策,凡有一技之长者都给以重用,明确提出了“混六合为一家,同有形于赤子”,即融合中华大地各族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初期失利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背弃了同苏联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了侵略战争。该日拂晓,德国飞机对苏联边境城市、铁路枢纽、机场和海军基地实施轰炸,几小时后,德军越
骄兵必败出处 《汉书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骄兵必败释义 骄兵:恃强轻敌的军队。骄兵必败:认为自己强大而轻敌的军队必定要打败仗。 骄兵必败
金天会八年(南宋建炎四年,1130)九月,金军为攻占陕西,在富平(今陕西富平北)地区,击败宋军反攻的作战。天会八年七月,金太宗完颜晟鉴于完颜宗弼渡江南下失利,完颜娄室在陕西进攻受挫,采纳左副元帅完颜宗
战败后,朝廷上下纷纷强调「汉奸」是主要原因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前线官员、将领很少向朝廷谈及英军的战斗力,相反,他们把大量的笔墨花在了对「汉奸」的谴责上。故而直到战争结束,朝廷始终没有集中注意力,
战败后,朝廷上下纷纷强调“汉奸”是主要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前线官员、将领很少向朝廷谈及英军的战斗力,相反,他们把大量的笔墨花在了对“汉奸”的谴责上。故而直到战争结束,朝廷始终没有集中注意力,去打量他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苻坚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苻坚来自“五胡”之一的氐族,祖父符洪是前秦的奠基者,他从小就看出苻坚的不凡,对他大为赞赏,还满足了苻坚的请求,在他小时候就请来汉人教师,教授苻坚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