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争 练兵御倭寇
Posted
篇首语: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战争 练兵御倭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战争 练兵御倭寇
公元1555年,明朝著名的将领戚继光被调到浙江。第二年7月,升任参将,管辖宁波、绍兴、台州三府的军务。他深切感到明军的腐败,就上书请求练兵。在得到上司同意后,就迅速行动起来。
他考虑到明军老兵大多狡猾懒惰成性,旧习难改,就在当地招募了4000多具有爱国思想的矿工和农民。对这些新兵,戚继光进行了编组。最基层单位叫队,每队12人;4队为1哨,4哨为1官,4官为1总,每总约800人,总设把总,官设哨官,哨设哨长,队设队长。
戚继光对新组建的军队,严格地进行了教育和训练。一是养兵保民教育。他认为军队本来就是为了保护老百姓,防御敌人侵略的。他教育士兵们说:“兵是杀贼的东西,贼是杀百姓的东西,百姓们岂不是要你们杀贼?假使你们果肯杀贼,守军法,不扰害,他们如何不奉承你们。”他的话大大激发了士兵的抗倭立功的热情。二是武艺训练。戚继光教育士兵要学习实战的真武艺,不要学花架子给人看。他规定了各种兵器的使用方法,让士兵反复训练。 三是教练阵法。戚继光根据江浙的地理环境和倭寇的侵扰特点,创制了仅由12人组成的鸳鸯阵及其变化阵。这些阵的最大特点是长短兵器迭用,攻防结合,并易于变化,既便于消灭敌人,又利于保存自己,还有利于在江浙地区作战时运用。四是严格纪律训练。他严禁砍伐树木,毁坏土地,烧毁房屋,奸淫掳掠,杀害战俘,并要求做到赏罚严明,当赏者虽仇也赏,该罚者虽亲不免。他还以当时通俗的文字将各种号令张贴出来,做到人人能背诵下来。除此之外,他还要求军官身先士卒,与兵民同患难。
戚继光是明朝的抗倭名将。他所训练的这4000兵,在后来的抗倭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参考
公元765年,唐朝叛将仆固怀恩纠集吐蕃、回纥等部约30多万兵马,向南大举进攻。朝廷听说后惊恐不安,急忙重新起用名将郭子仪挂帅,命他带领1万人马前往御敌。
在正确的指引下,四万万中国人民会以他们的工作能力占据主导地位,那时我们也会受益——史迪威滇缅战争对中国抗日战争有着深远的影响。1942年,中美等盟国在对缅日军作战中,蒋介石为罗斯福勾画了一支庞大的中国
红军练兵活动的雏形——体育运动助力战备训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军对各个苏区连续发动“进剿”“会剿”和大规模“围剿”,红军基本上没有时间进行大规模的整训练兵活动,只能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靠实战锻炼
鸦片战争中清军的荒唐战术:用马桶大粪御敌 170年前的一场鸦片战争,使晚清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堂堂「天朝大国」竟败于西欧一「蕞尔岛夷」,不免令人沮丧。但冷静下来,反思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
鸦片战争中,蒙古骑兵冲杀于硝烟战火之中,舍生忘死,英勇无畏,谱写了一曲抵御外寇的悲壮之歌。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第二年,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蒙古族爱国将领,身为钦差大臣、主持江、浙一带海防军务的裕谦,布
戚继光(1528?1587)是明朝抗倭名将、著名军事家。他治军有方,所部战斗力强,纪律严明,有“戚家军”之称。南御倭寇,北镇边疆,为其主要军事活动。他主张打算定战,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失败,朝野上下纷纷议奏练兵事宜。光绪二十年(1894)十二月,清政府派胡燏棻编练“定武军”,从天津、山东、河南等地招募兵士,总兵额4750人。翌年九月,胡燏棻将驻军由马厂转到小站,利
鸦片战争中,蒙古骑兵冲杀于硝烟战火之中,舍生忘死,英勇无畏,谱写了一曲抵御外寇的悲壮之歌。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第二年,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蒙古族爱国将领,身为钦差大臣、主持江、浙一带海防军务的裕谦,布
原载《五十三个暴走族引发的战争》,王浩/著,南方出版社/出版乱了一百多年的日本战国时代,无处不燃战火,无人能得安宁,田园荒芜,尸骨遍野。丧家野犬般的浪人、无粮可种无鱼可打的流民、烂命一条的无赖,把目光
“板鞋舞”起源于明朝广西那地土司的木枷练兵法。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侵犯江浙沿海,明王朝要广西出兵,广西要那地土州出三百兵士灭倭寇。土司罗武杰立即征招三百人进行训练,新兵初次操练,步伐很难一致,土司下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