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学苏轼书法,学到了秀气

Posted 书法

篇首语: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他学苏轼书法,学到了秀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他学苏轼书法,学到了秀气

陈W《陈临宋四家》刻帖

著/陈W

陈W(1827-1906),字鹿笙,又作六笙、鹿生,号澹园,晚称老鹿,室名随所遇斋。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清咸丰十一年(1861)廪贡。同治四年(1865)以军功简任浙江杭嘉湖道。以牾触上官左迁,累知处州、台州、嘉兴、杭州等府,擢湖南岳常澧道,署衡永郴桂道,转任长宝盐法道,升湖南按察使,历山西、四川按察使。官至四川布政使,护理四川总督印信。

著有《随所遇斋诗集》,存《澹园吟草》1卷。书法为一代名家。政事之暇,不废文翰,工书法,兼画墨梅,自钟、王下讫赵、董,“莫不摸拟酷似,于宋四家尤得神髓。人争宝之”(《贵县志・陈W传》)。

曾临写自曹魏钟繇至明代董其昌诸名家之作,由张逸田刻石为《砉耪法帖》,置杭州西湖烟雨楼,时人因有“为湖山润色”之誉。

晚年寓居杭州时为西泠印社第一批社员之一。陈W以一代名家,手迹或刻匾、或镌石于胜景之地。

陈W《陈临宋四家》刻帖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他学苏轼书法,学到了秀气

陈W《陈临宋四家》刻帖著/陈W陈W(1827-1906),字鹿笙,又作六笙、鹿生,号澹园,晚称老鹿,室名随所遇斋。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清咸丰十一年(1861)廪贡。同治四年(1865)以军功简任浙

朱昂之行草长卷《放翁诗九首》,你看他学的谁

朱昂之行草书法长卷《陆游诗九首》,故宫博物院藏。朱昂之(1764--?),字青立,又字津里,江苏武进人。侨居吴中(今江苏姑苏)。朱文嵘子,工书画。绘画得力于恽寿平、王。笔意劲峭,脱尽恒蹊。中年临古之作

朱昂之行草长卷《放翁诗九首》,你看他学的谁

朱昂之行草书法长卷《陆游诗九首》,故宫博物院藏。朱昂之(1764--?),字青立,又字津里,江苏武进人。侨居吴中(今江苏姑苏)。朱文嵘子,工书画。绘画得力于恽寿平、王。笔意劲峭,脱尽恒蹊。中年临古之作

历史秘闻 朱昂之行草长卷《放翁诗九首》,你看他学的谁

朱昂之行草书法长卷《陆游诗九首》,故宫博物院藏。朱昂之(1764--?),字青立,又字津里,江苏武进人。侨居吴中(今江苏姑苏)。朱文嵘子,工书画。绘画得力于恽寿平、王。笔意劲峭,脱尽恒蹊。中年临古之作

苏轼书法作品的大家风范美不胜收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本籍河北栾城,北宋有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擅长行、楷书,与黄

苏轼在书法上有何成就?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

融合碑帖,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拙巧无痕

顾炎武(1613年―1682年),姑苏府昆山人,有名思惟家、史学家、说话学家、书法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在书法上,顾炎武是董其昌的入室学生,走董派路线。其书法融合了碑本,笔致秀气中

融合碑帖,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拙巧无痕

顾炎武(1613年―1682年),姑苏府昆山人,有名思惟家、史学家、说话学家、书法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在书法上,顾炎武是董其昌的入室学生,走董派路线。其书法融合了碑本,笔致秀气中

历史秘闻 融合碑帖,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拙巧无痕

顾炎武(1613年―1682年),姑苏府昆山人,有名思惟家、史学家、说话学家、书法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在书法上,顾炎武是董其昌的入室学生,走董派路线。其书法融合了碑本,笔致秀气中

对苏轼的历史评价

苏轼历史评价: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