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安的武功可能不在陳家洛和胡斐之下,真的|文史宴

Posted 福康安

篇首语: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福康安的武功可能不在陳家洛和胡斐之下,真的|文史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福康安的武功可能不在陳家洛和胡斐之下,真的|文史宴

文/王珺偲


福康安是乾隆一朝的重要人物,也是書里的大反角,還是電視劇的寵兒。本文講述歷史上真正的福康安,並探索福康安的行跡與《飛狐外傳》情節的契合度。其實福康安是一個猛將,武功應該不在陳家洛和胡斐之下。



貪官和珅的形象通過電視劇,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擅長逢迎的他深得乾隆皇帝喜愛。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中,金庸先生《飛狐外傳》里的福康安才是乾隆皇帝最喜愛的人,比和珅更得寵,既有「 ”才猷敏練,揚歷中外”的功勛,也有「 ”空前曠後,冠絕百僚”的殊榮。


福康安到底會不會武功?

1

福康安,字瑤林,號敬齋,滿洲富察氏,曾祖父是戶部尚書,祖父是察哈爾總管,父親是大學士、一等忠勇公,姑姑更是乾隆皇帝的孝賢皇後,是一個不擇不扣的官N代。


在金老爺子的筆下,福康安不會武功,被武功低微的徐崢拿刀砍殺,毫無還手之力,還是馬春花用木枝架住單刀,讓其乘機逃走。


馬春花一個踉蹌,險險跌倒,隨手搶起地下一根桔枝,擋架他(徐崢)的單刀,一面轉頭向福公子叫道:‘你快走,快走啊。’福公子大聲道:‘這人瘋了,你可要小心。”一面遠遠躲開。

——《飛狐外傳·鐵廳烈火》


福康安又在見到紅花會三當家趙半山的時候,更是膽戰心驚十分害怕,打個招呼轉身就跑,懦弱怕死的狼狽形象,金庸先生刻畫得惟妙惟肖:


福公子和他(趙半山)一朝相,只嚇得面如土色,半晌說不出話來。趙半山笑道:‘福公子,你好啊!’福公子雙手一拱,勉強道:‘趙三當家,你好。’再也顧不得馬春花如何,轉過身來,飛步便行,一直奔出十余丈,回頭向趙半山一望,腳步更加快了。

——《飛狐外傳·鐵廳烈火》


歷史中的福康安是一個勇猛善戰的人。清代早期,八旗子弟習武是那個時代的標准配置。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福康安承襲雲騎尉,授三等侍衛。在後面的幾年中,擢升為一等侍衛、授戶部右侍郎、鑲籃旗蒙古副都統等職。福康安被授的「 ”雲騎尉”、「 ”侍衛”、「 ”都統”的官職都是武官職位,然而真正體現福康安勇武的是在平定大小金川的戰役。


福康安是挺能耐的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大小金川土司叛亂,乾隆以溫福為定邊將軍,阿桂、豐升額為副將軍征討金川。次年,福康安被授予領隊職,趕赴四川軍中,在副將阿桂手下領兵作戰。


在木果木戰役中,清軍主帥定西將軍溫福戰死,副將阿桂接任平金主帥,分道攻打金川的各關隘城寨。福康安督兵攻克喇穆喇穆其西各碉堡,又與領隊海蘭察合軍,乘勝攻下羅博瓦山,並北攻得斯東寨。一天夜晚,土司之兵乘雪霧迷蒙,夜色籠罩偷襲副將軍常祿保駐扎營地,福康安聽到槍聲,立即督兵赴援,擊退了土司的進攻。


在福康安帶兵救援了副將常保祿之後,金川的土司軍乘雨在山麓隘口上修築起兩座碉堡,居高臨下阻止清軍進攻。《清史稿》中這樣記錄下了福康安的武力與勇猛:


賊屯山麓,乘雨築兩碉,福康安夜率兵八百冒雨逾碉入,殺賊,毀其碉,上手詔嘉其勇。進克色淜普山,破堅碉數十,殲賊數百。


在平定大小金川的戰役三年多的時間里,身為中下級軍官的福康安帶兵不過千人,始終戰斗在最前線,作戰英勇,屢戰屢勝,攻破營寨數百。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五月,福康安攻克榮喝爾博山後,其勇武的表現得到「 ”嘉勇巴圖魯”的封賜。「 ”巴圖魯”在滿語中是「 ”勇士”之意,在整個乾隆朝60年,也只封賜了68個「 ”巴圖魯”,這其中還有數十人是在戰爭中陣亡的追贈,福康安得此殊榮,可見其勇氣和武力非同一般,並非《飛狐外傳》中不會武功懦弱怕死之人。


金川平定後,福康安因功封三等嘉勇男(男:爵位),並於紫光閣繪像,列前五十名功臣之中。《平定兩金川方略》中這樣贊許福康安在平金川戰役中的功績:


矜許磨勵,王臣之營,登硼奪寨,那須蒙甲。嘉勇錫名,世傳勛業。


福康安能否邂逅馬春花?

2

在《飛狐外傳》中,福康安與馬春花相識在春天,在山東武定縣的商家堡。


馬行空低聲道:「 ”半點兒也不錯。那商劍鳴是山東武定縣人,這里可正是武定縣,主人家姓商。”

——《飛狐外傳·大雨商家堡》


歷史中,山東並無武定縣,只有武定州或府。明代宣德元年(1426年)改樂安州為武定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武定州升為武定府,置於惠民縣城,為武定府的附郭縣。直到1928年廢武定道,山東武定之名才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所以福康安生活的乾隆年間,山東武定縣便是指的武定府,也就是如今的山東省惠民縣。


惠民縣位於黃河下游的北岸,據北京只有300公里左右的距離,若是福康安要邂逅馬春花,距離和空間上並不是問題,主要看是否有時間的契合。


金庸先生安排福康安出場時是「 ”約莫三十二、三歲年紀”。福康安出生之年,有兩種說法。《熙朝新語》記載福康安:「 ”年十九,以頭等侍衛統兵,隨定西溫將軍福征大金川。”福康安赴金川是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由此推算,他出生於乾隆十九年(1754年)。


另外《清朝野史大觀·福郡王之薨》中記載福康安「 ”本命屬戌”,即屬狗。在乾隆三十年以前,屬狗的年份只有兩年,一是甲戌年,即乾隆十九年;二是壬戌年,即乾隆七年(1742)年。福康安如果是甲戌年出生,則與《熙朝新語》記載相吻合。


如果是壬戌年出生,那么福康安32、33歲時,正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三十九年(1774年),這兩年福康安正在大小金川的前線作戰,是無法在山東武定邂逅馬春花。


如果福康安在乾隆十九年出生,那么大小金川戰役後,福康安被授為吉林將軍,後調任盛京將軍。在東北滿族的發祥之地整頓軍紀,訓練滿族軍民習武和騎射,頗有政績,乾隆皇帝有「 ”才具明干,秉性公忠”的贊譽。


據說這個人是以福康安為原型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30歲的福康安被授為雲貴總督,成為總領一方軍政的封疆大吏。福康安從東北到西南,穿越大半個中國,來到西南雲貴地區,勵精圖治,嚴查各種官商勾結以及貪污瀆職等弊案,積欠虧空的錢、糧、鹽、以及荒弛的銅政在短短的一年內基本厘清。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八月,福康安又調任四川總督兼署成都將軍,負責剿平四川境內的「 ”啯嚕匪”,因平匪有功,授御前大臣,加太子太保。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福康安被調回京城任工部尚書,後擢升兵部尚書、總管內務府大臣。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月,甘肅鹽茶廳回族起事,殲斃西安副都統明善以及數千兵馬。六月,任命福康安為欽差大臣、陝甘總督前往平亂。福康安經過一過多月的圍剿,斬殺數千,攻破寨堡,生擒回軍首領,被晉封嘉勇侯。後留任陝甘總督,處理善後事務。


乾隆五十年(1785)年正月,福康安回調京城,任戶部尚書;次年,福康安傳任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等職。直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七月,福康安才離開京城,領軍赴台灣剿滅林爽文領導的天地會農民起義。


所以,福康安在32、33歲以及34歲這三年的春天,都有時間游歷山東,路過山東武定縣的商家堡,在那里邂逅馬春花。


在《飛狐外傳》中福康安出場時,騎着馬「 ”一行人已來到樹下,共是人馬九乘。”穿着「 ”一件寶藍色長袍”。這樣騎馬而行、身穿藍色長袍的行頭,卻不是福康安的喜好。


福康安出行喜歡坐轎而不喜歡騎馬,有時候督師作戰都是乘坐轎子。在四川任總督時乘坐的轎子更是奢華,在《清代之竹頭木屑》中記載:


福文襄出行喜坐轎,須用轎夫三十六名,輪替值役,轎行若飛。其出師督陣亦坐轎,轎夫每人須良馬四匹,凡更役時,輒騎馬隨從。公督四川,其轎甚大,須夫役十六人始能舉之。轎中有小童二人,伺候裝煙倒茶,並有冷熱點心數十百種,其侈汰如此。


另外福康安喜歡穿絳色(紅色)衣服,《嘯亭雜錄》中記載:「 ”福康安好着深絳,人言之為福色,民間爭效其色。”


福康安有空開天下掌門人大會嗎?

3

《飛狐外傳》講述的是胡斐成長的歷程,遭遇商家堡、追殺惡人鳳天南為線索,最後到福康安代表的朝廷勢力召開「 ”天下掌門人大會”,引誘天下武林人士自相殘殺,故事達到高潮。


在天下掌門人大會召開之時,福康安在商家堡邂逅馬春花已經五年了,此時馬春花已經給福康安生下了一對帥氣的雙胞胎兒子。


(馬春花)她雖然仍是容色秀麗,但已掩不住臉上的風霜憔悴。兩個男孩不過四歲左右,卻是雪白可愛,尤其兩人相貌一模一樣,顯是一對孿生兄弟。

——《飛狐外傳·古怪的盜黨》


由此推算,福康安在召開天下掌門人大會時已經是37、38歲的年齡。在這五年間,福康安從台灣到廣西處理軍事、內政與外交事宜,忙得不亦樂乎。


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福康安領兵登陸台灣,部隊遇雨,駐扎在比較利水侖仔頂上。剛好農民軍經過,包圍了山上的福康安。由於夜晚視線不好,農民軍也就在山下用火銃仰射,福康安沉着應對,嚴陣以待。第二天清晨,雨停日出,福康安領軍俯沖下山,將農民軍擊潰,然後乘勝追擊,連克俾長等十余營寨,諸羅縣城之圍遂解,台灣戰局頓時扭轉。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二月,農民軍首領陸續被俘,殘部也在台灣南端的郎嶠被滅。乾隆皇帝用「 ”調度有方、用心周密,真能不負任使”來贊譽福康安,進一等嘉勇公,調任閩浙總督,此時福康安已是功臣中最高的「 ”公”爵爵位。


福康安任閩浙總督才一年,安南(越南)內亂,清軍駐扎升龍調停。後來,安南阮惠攻打駐扎在升龍(今越南河內市中)的清軍,兩廣總督孫士毅兵敗而逃。乾隆皇帝大怒,解除孫士毅的職務,轉任福康安為兩廣總督,前往處理與安南的事宜。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三月,福康安到達廣西邊城鎮南關,恩威並施,在鎮南關外接受阮惠的投降。安南阮惠也不是泛泛之輩,福康安在鎮南關和南寧坐鎮與其長達一年余的外交斡旋,終於迫使阮惠答應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八月,乾隆80大壽之時,與福康安到北京朝見乾隆皇帝。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九月底,福康安從從北京出發一路馳驛赴藏,組織軍隊迎擊入侵的廓爾喀(尼泊爾)人。經過近四個月時間,行程數千公里,於次年正月底到達拉薩。


福康安抵藏後,迅速組織軍隊進剿入侵的廓爾喀軍隊,一路勢如破竹。五月十三日,福康安領軍已經翻過喜馬拉雅山脈,進入到今尼泊爾境內,廓爾喀舉國震驚,廓爾喀國王乞降。七月二十七日,廓爾喀國王遣使者帶着各種貢品,赴福康安軍營受降;八月二十日,福康安率軍從尼泊爾境內的帕朗古撤兵。九月初抵達西藏濟嚨。


《飛狐外傳》中召開「 ”天下掌門人大會”的時間是在中秋節,地點是在北京福康安的府邸之中。


轉眼過了數日,已是中秋。這日午後,胡斐帶同程靈素、蔡威、姬曉峰三人徑去福康安府中赴那天下武林掌門人大會。

——《飛狐外傳·天下掌門人大會》


福康安應該是有機會跟他們見面的


縱觀這福康安的軌跡:乾隆五十五年,福康安37歲,他和安南國的阮惠一起到北京參加乾隆皇帝的八十大壽,乾隆是八月十三出生,所以這一年的中秋節福康安是在北京;乾隆五十六年,福康安38歲,福康安處理完與安南國的事務後一直在北京,直到當年九月底才趕赴西藏抗擊廓爾喀的入侵,所以這兩年福康安都有時間和空間召開「 ”天下掌門人大會”。


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嗎?

4

福康安在征廓爾喀之役後,乾隆皇帝倍加贊賞,授福康安武英殿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加封忠銳嘉勇公,位極人臣。


《飛狐外傳》中,福康安是代表朝廷勢力的關鍵人物,大紅大紫,是除了乾隆之外的當世第二個炙手可熱的大人物,這與歷史中的福康安的地位也相符。特別是乾隆六十年(1795年)二月,福康安奉命征討湖南貴州一帶的苗民起義,一路勢如破竹。次年初,福康安被晉封只能是皇族才能享有的「 ”貝子”爵位。然而這一年五月,福康安染瘴氣得重病,病死軍營。


福康安病逝苗疆的消息傳到京城,已經禪位嘉慶的太上皇乾隆悲痛萬分,老淚縱橫,作悼念詩為之而哭:


到處稱名將,功成勇有謀。近期黃閣返,驚報大星流。

自嘆賢臣失,難禁悲淚收。深恩縱加贈,忠篤哪能酬。


嘉慶元年(1796年)九月,乾隆命將福康安的牌位移入昭忠祠、賢良祠,賜謚號「 ”文襄”,追贈「 ”嘉勇郡王”。


在整個清朝,除清初的吳三桂等三藩外以及蒙古少數民族領袖外,非皇族的異姓封王者僅福康安一人,同一時期的和珅也只是一個公爵。


按例,福康安生前只是貝子銜,即使追封也應該是晉升貝勒,而不是越級擢升為郡王。同時,不光福康安被追贈為郡王,連帶他老爸傅恆也被推恩為郡王,此等殊寵讓人瞠目結舌。一時間,福康安系乾隆皇帝私生子的說法不脛而走,後來在《清朝野史大觀·清宮詞》中收錄了一首詩:


家人燕見重椒房,龍種無端降下方。

丹闡幾曾封貝子,干秋疑案福文襄。


這首詩就直截了當的質疑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金庸先生也認同這樣的說法:


原來福康安的父親傅恆是當今乾隆之後孝賢皇後的親弟,傅恆的妻子是滿洲出名的美人,入宮朝見之時給乾隆看中了,兩人有了私情生下的孩子便是福康安。

——《飛狐外傳·華拳四十八》


當然,除了「 ”生封貝子,死贈郡王”的殊榮讓人生疑外,還有三點讓也讓後人猜測連連。


第一是福康安的父親傅恆去世時,乾隆寫了一首悼詩,其中有「 ”平生忠勇家聲繼,汝子吾兒定教培。”其中「 ”汝子吾兒”也就成了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的證據之一。


其次,福康安兩個哥哥都取了公主當了駙馬,他最得乾隆恩寵,反而沒有娶公主為妻,金庸先生也這么認為:


第三子便是福康安,他兩個哥哥都做駙馬,他最得乾隆恩遇,反而不尚公主,不知內情的人便引以為奇,其實他是乾隆的親生骨肉,怎能再做皇帝的女婿?

——《飛狐外傳·華拳四十八》


第三,在《清高宗實錄》中記載,乾隆五十三年正月,福康安平台灣林爽文之亂時,福州將軍恆瑞帶兵赴援,遷延觀望,福康安多方袒護,為乾隆皇帝申飭,在聖諭中寫到:「 ”福康安由垂髻豢養,經朕多年訓誨,至於成人。”後人也認為這是乾隆皇帝無意中透露了福康安從小由乾隆養大,是其子的證據。


有的電視劇會用一個演員同時演福康安和陳家洛

以坐實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


雖然福康安身世撲朔迷離,但是一生征金川、平回亂、定台灣、驅廓爾喀到病逝苗疆,武功卓越;治理雲貴、善後台灣、斡旋安南、穩定西藏等文治方面也是能臣,實屬少見的文武全才,乾隆皇帝對他的殊榮眷顧也是他應有的獎賞。


主要參閱資料:

《清高宗實錄》卷1296、1411

《清史稿·福康安傳》、

《清史列傳》·《福康安》、《傅恆》

小橫香室主人《清朝野史大觀》·《清宮詞》、《福郡王之薨》

佚名《清代之竹頭木屑·轎夫》

余金《熙朝新語》

昭槤《嘯亭雜錄》

張明富《福康安世家》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相关参考

福康安是乾隆内侄 为何乾隆待他比待亲儿子还亲

近期电视剧《延禧攻略》热播,许多观众都被剧中的魏璎珞和傅恒这对情侣圈了粉,希望两人能够走在一起的观众不在少数。不过在真实的历史当中,不管这两人是否真的曾经有过交集,但最终都并没有走到一起。魏氏后来成为

福康安的势大吗?他真的是乾隆的私生子吗

福康安在乾隆朝恩宠甚厚,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并被乾隆赐为贝子,追封嘉勇郡王,谥号文襄,配享太庙,入祀昭忠祠与贤良祠,成为三番之乱后第一位异姓王爷。一直以来,关于...

福康安的势大吗?他真的是乾隆的私生子吗

福康安在乾隆朝恩宠甚厚,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并被乾隆赐为贝子,追封嘉勇郡王,谥号文襄,配享太庙,入祀昭忠祠与贤良祠,成为三番之乱后第一位异姓王爷。一直以来,关于...

他真的是乾隆私生子吗 福康安一生龙宠无限

福康安作为乾隆皇帝的近臣,福康安的一生龙宠无限。三个月大被赐官,生前封贝子,死后赠郡王,居然还进了太庙。这等荣光,有清以来也是绝无仅有的。据民间稗史称福康安之所以获此殊荣,是因为他是乾隆私生子的缘故。

一个小吏勒索福康安,福康安竟对他满怀感激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福康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福康安作为清朝乾隆年间的风云人物,他一生的故事可以用真假虚实,难以分辨来总结,其中最大的传言就是说,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当然,

南唐的内外交困与李煜的垂死挣扎|文史宴

原标题:南唐的内外交困与李煜的垂死挣扎|文史宴文/刘路在宋朝紧锣密鼓的图谋南唐的过程中,李后主一面拒绝宋朝的招降,一面又不认真备战,反而一再的伏低做小,指望宋朝看在这一点上放过他。那当然是不可能的,宋

福康安是怎么死的

福康安,字瑶林,号敬斋,乾隆十九年出生,父亲是大学士傅恒,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福康安自小生的乖巧可爱,据说乾隆在他的身上看见了自己早殇的嫡子端慧皇太子永琏和皇七子永琮的影子,因此对福康安喜爱异常。在

福康安与乾隆有何关系

福康安出生在这样的功勋世家,家世显赫,而且他自幼还被皇帝接进宫中教导,自有自己的优越感。因此对于那些穿着“奇装异服”的外夷,福康安本身就不是那么看的上的。另外,福康安是乾隆朝有名的将领。对于乾隆朝来说

福康安是好官还是坏官

福康安此人,在很多人心里还是有一些印象的。大多数时候,人们都认为福康安就是琼瑶《还珠格格》中福尔康的原型。当然也有人提出,福康安是福尔泰的原型。不过鉴于福尔泰并没有在电视剧中有什么出色表现,最后还成了

福康安与和相比谁更受乾隆皇帝的宠信

与清圣祖康熙皇帝一起开辟了康乾盛世的乾隆帝,在他手下有一对文臣武将,帝国双璧,这两人就是和|和福康安。和|是文臣的头头,福康安是武将的龙首,福康安主外,和|主内。福康安,生于公元1754年,字瑶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