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三次面見袁世凱,磕頭,顯拙,趁火打劫,梟雄博弈何其精彩

Posted 奉天

篇首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張作霖三次面見袁世凱,磕頭,顯拙,趁火打劫,梟雄博弈何其精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張作霖三次面見袁世凱,磕頭,顯拙,趁火打劫,梟雄博弈何其精彩

大勢浪淘沙,大勢造英雄。

大勢,尤其當改朝換代的大勢來臨之時,危機總是四伏,時勢的紅利總是稍縱即逝,一輪大勢涌來,只有鳳毛麟角的極少數能吞下風雲,騰升而起,剩下的絕大多數,非死即傷,要么淪為慘景,要么化為白骨。

民國開啟之年,是近代歷史的大亂之年,縱觀下去,凡是在這一輪大勢中風雲崛起的,無不是既有鷹隼利爪又有猛虎雄威的真梟雄,而在這為數並不多的幾位梟雄中,出身草莽的東北王張作霖無疑是最彪悍、最狡猾,也最幸運的一位。

咱們今天就來聊一段張大帥的梟雄風雲史,看他如何攪動風雲,如何為奉天王的大位,與另一亂世梟雄袁世凱展開強人間的博弈——

民國元年(1912年),登上民國大總統寶座的袁世凱,為收繳各方大員的地方實權,強令取消前清總督舊制,各省改設都督。落到東北地界,有袁世凱這一刀,原先統轄奉天、吉林、黑龍江的東三省總督趙爾巽只能拾級而下,縮水變身成奉天都督。

趙爾巽的失意時刻,卻是東北地方武人的歡喜之時。

為了統御前清遺留下來的地方武裝,這一年9月,袁世凱又下一道命令,將奉天地方武裝改編為北洋正規軍,其中,張作霖的前路巡防營和中路步馬營編為陸軍第二十七師,下轄第五十三和五十四旅,駐防省城奉天,以張作霖為中將師長;馮德麟的左路巡防營編為陸軍第二十八師,下轄第五十五旅和五十六旅,駐防錦州、北鎮,以馮德麟為中將師長;原右路巡防營,改設東邊鎮守使,由馬龍潭統領, 駐防安東;原後路巡防營,改設洮遼鎮守使,由吳俊升統領,駐防鄭家屯。

毫無疑問,經過這一輪改編,駐軍奉天省城的張作霖占據了最有利的風雲位置,成了奉天權利中樞的實際領軍人物。

這種局面讓老邁的趙爾巽無力再去掌控這幾位草莽出身的軍事強人,失意倦政之下,當年11月他稱病辭職,掛印而去,到京城出任清史館館長,專心修史去了。

袁世凱極善用世故交情來料理地方,趙爾巽一走,他隨即走馬換將,將此前在東北當過巡防營務處總辦,又是張作霖干爹的張錫鑾調到奉天,做這個調動時,袁世凱曾經講過:「 ”張錫鑾於張作霖、馮德麟均有舊恩,因而能保證他在奉天任上不會出亂子。”

然而,張錫鑾重返奉天後很快就發現,羽翼已豐的張作霖在無關痛癢處雖然給足他面子,但里子卻甚至霸道地攥在手里,換言之,對待昔日的官場恩人,張作霖是客氣之外,匪氣十足。

那階段,張作霖刻意做了一件事,他派人放出話說:張師長喜歡賭錢,想跟他套近乎,那就到府上跟他賭錢。只要能輸,奉天的肥缺有的是。

這一番匪氣十足的渾話放出去後,張作霖的府上一天到晚冠蓋雲集,而張錫鑾的奉天都督府卻門前冷落車馬稀少,張錫鑾被這種烏煙瘴氣的陰雲裹挾着,想做主說上幾句話,既找不到機會,也拿不出膽量,弄到最後,就連都督公署最重要的軍務課課長也換成了張作霖的人。

郁悶之下,張錫鑾不久便向袁世凱打報告,想調離東北,尋一個輕松去處。

袁世凱是何等厲害角色,得知張作霖有橫行奉天的苗頭後,他不動聲色地給張作霖拋去了兩份糖衣好禮。一份,他悄悄派人攜帶名貴葯材和上等補品到奉天探望了張作霖的病母,張作霖得知此事,頓時感到心驚肉跳——袁大總統果然讓人不寒而栗,千里之外他竟對我了如指掌,連家母生病他都知道。

正尋思着該怎么應對時,袁世凱的另一份糖衣好禮又到了,袁大總統下令,設立東三省籌防處,任命張作霖為總辦,全權負責征剿蒙匪事宜,這一任命意味着張作霖就此成了關外第一軍頭。

這就是袁世凱,先讓你膽戰心驚,再讓你欣喜若狂,最後不僅讓你識時務,更讓你對他感恩戴德。

對張作霖而言,這是遇到對手了,茅廬梟雄遇到了梟雄老鬼。張作霖深知,此種境況下,唯有拉開陣仗,大秀效命的肌肉,才能去掉袁世凱的猜忌,換來進一步的賞識重用。

於是乎,他賣命而擊,很快將受沙俄支持的蒙匪彈壓了下去。

果然,此舉贏得了袁世凱的好感。

民國二年(1913年)3月,袁世凱以「 ”籌商邊防”的名義,召張作霖進京一見。

這是張作霖第一次奉召晉京拜謁袁世凱。

男兒膝下有黃金,但梟雄膝下藏風雲。1913年3月31日,首次在中南海大總統辦公處居仁堂見到袁世凱時,張作霖當場跪地咚咚咚地磕了三個響頭,嘴里還念念有詞地喊:「 ”大總統萬歲!萬歲!萬萬歲!”

袁世凱哈哈大笑,連忙上前扶起他說:「 ”現在是民國了,不興皇帝那一套了。”

張作霖振振有詞地回稟:「 ”前清時咱只知皇上,如今只知大總統!”

這是張作霖極過人的地方,風雲際會時,從來不端着,能躬身把忠義扎進世人的心里,沒有一絲一毫的酸氣,有的盡是大開大合,看上去很粗陋,實則很狡詐的豪情。

從京城帶着袁世凱的賞識與信任回到奉天後,張作霖將效忠大總統的鑼鼓敲得震天響,南方爆發二次革命時,他甚會來事領銜奉天將領致電袁世凱,表示「 ”願負弩前驅,為我庄嚴再來之中華民國掃盪妖氛。”

然而如袁世凱這樣的亂世頂級梟雄,用強人從來如用刀,一時取用,過時藏鞘。

二次革命被彈壓下去後,鑒於國內局勢逐步趨向穩定,袁世凱對地方大員又做了一次大調整,他下令各省撤銷都督,改設將軍,意在削減隱患,加強嫡系人馬的地方實權。

為了提振張錫鑾在東北的掌控力,袁世凱授他鎮安上將軍,督理奉天軍務並節制吉林、黑龍江兩省軍務。

而對始終是異己的張作霖,袁世凱則玩起了藏刀入鞘的權謀,張錫鑾被授上將軍僅僅過了兩個月,京城陸軍部即傳出消息,大總統擬調張作霖任庫倫護軍使。

得知袁世凱要調虎離山,鎖其刀刃,張作霖在這個時候迸發出了草莽梟雄才有的硬氣,甚至可以說,他是不惜以豪賭來與袁世凱一搏。

張作霖電告陸軍總長段祺瑞——「 ”今天下底定,以讒夫之排擠,鳥盡弓藏,思之寒心······中樞欲以護軍使將軍等職相待,此等牢籠手段,施之他人則可,施之作霖則不可!”

袁世凱權勢最如日中天時,敢這樣霸氣外露地耍硬的,張作霖恐怕是第一人。

如此豪賭一搏,贏了則罷了,一旦輸了,袁世凱來行嚴懲討伐之事,憑張作霖當時的實力,恐怕是凶多吉少的。

然而,這正是險峰成梟雄。

見張作霖如此彪悍強硬,着眼全局的袁世凱不想因一地之亂,牽扯太多精力,最後竟然妥協取消了此議。

但妥協之余,老謀深算的袁世凱不免也要重新再來審視張作霖一番,他要一驗張作霖的成色,如果張作霖實為威脅,則計劃除之,如果只是莽夫,則籠絡用之。

於是乎,民國四年(1915年)7月,袁世凱再次召張作霖入京晉見。

張作霖深知,此次進京是鴻門之行,不去袁世凱殺心必起,去則自家萬分凶險。

怎么辦?

關鍵時刻,三十八歲的張作霖打了一張極其漂亮的「 ”顯拙藏謀”的好牌。

帶着大堆金銀珠寶以及大號的人參等關東土特產,乘專列趕到京城後,張作霖先釋一枚烏煙瘴氣的煙霧彈,他率領手下將前門外八大胡同的妓館一並包下,廝混幾日,成功地將大老粗的陋皮批上後,他隨即帶上厚禮,先去拜訪袁世凱的兩個親信,軍政執法處處長雷震春和正回北京的湖北都督段芝貴。

這兩人,一個是負責下黑手的,一個是舊交朋友。

由這兩人陪着,第二次晉見袁世凱時,張作霖在應對時盡是陋詞莽語,而且還不時展現出未見過世面,胸無大志的粗陋像,看見居仁堂里的字畫,他目瞪口呆,看見大總統的金表,他兩眼放光——這一環接一環的表演之成功,竟然蒙蔽了閱人無數的袁世凱。

張作霖在其間抓住了一點,世家子弟出身的袁世凱眼光再毒,卻看不穿草莽梟雄的深根。

召見結束,在袁世凱看來,張作霖不過是一介可供驅使的粗陋武夫,剪除不如籠絡,於是乎,在張作霖回到奉天會館的第二天,袁世凱即派人給他送來了大總統金表、幾幅居仁堂的字畫、幾樣西洋瓷器以及一把虎柄軍刀。

就這樣,張作霖逃過一劫,榮光而回。

袁世凱是亂世梟雄,也是治世能臣,待張作霖回到奉天後,為破除張作霖與張錫鑾的明爭暗斗,袁世凱手腕輕輕一抖,將張錫鑾和在湖北干的同樣不順手的段芝貴來了個對調,這一個動作下去,兩地紛爭立時都化了去。

段芝貴到奉天不久,京城風雲大變,見天下大勢盡在掌握,袁世凱動了稱帝的失智野心。

為取這一道風雲紅利,張作霖隨之聯絡馮德麟等十九位奉天軍界將領,通過段芝貴向袁世凱遞送了勸進請願書,之後,他又暗自一人向袁世凱表達了效忠之心,而且話說的極其「 ”無恥”——

「 ”東三省渴望甚殷,關以外有異議者,唯作霖一身當之。內省若有人反對者,作霖願率所部以平內亂,雖刀斧加身亦不稍怯。”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倒行逆施,復辟帝制,建立「 ”中華帝國”,年號洪憲。稱帝後,他論功行賞,大封爵位,東北的段芝貴被封為公爵,張作霖被封為二等子爵。

然而,當宣布爵位的使者來到奉天後,張作霖「 ”無恥”底下的硬茬就顯露了出來。

張作霖問來使:「 ”這個子爵是怎么一回事?”

來使回他:「 ”子爵下於伯爵一等,再往上為公為侯。”

張作霖聽了,當場蠻橫大罵:「 ”他媽拉個巴子,我怎么能給人當兒子!”

有這一聲蠻橫叫罵墊底,待到袁世凱因復辟帝制大失人心時,張作霖隨即表面一套、背地一套地審起時,度起勢來。

張作霖雖然出身草莽,但在關鍵時刻很有聽大言,用大才的格局。袁金鎧是張作霖早期的核心幕僚,見天下風雲涌動,他對張作霖說:「 ”夫大丈夫處世,須默察時勢,順應時變,豈可郁郁久居如此,不為前途久遠計乎?歷觀古之英雄豪傑,順時應變而能成大業者,何堪指數!所謂時勢造英雄,良非虛言。”

袁金鎧的這一席話可謂是說破英雄驚煞人,一下子把長久以來潛藏於張作霖胸中的野心勾了出來,時不我待,他張作霖要趁勢而起,在東北的地界上稱王稱霸。

但真正動起來,張作霖卻是另一番景象,野心雖起,但不盲動。

袁世凱稱帝僅僅過了十三天,雲南都督唐繼堯和前任雲南督軍蔡鍔等人即通電全國,稱「 ”天禍中華,元首謀逆”,誓言要「 ”驅除叛國之一夫”。

兩天後,唐繼堯、蔡鍔在雲南發起護國戰爭。

袁世凱極為震怒,匆忙間急令內閣部署彈壓。然而北洋虎豹段祺瑞、馮國璋此時已無意助袁,在前方與護國軍作戰的吳佩孚等人也極為消極,此種境況讓袁世凱大為慌亂,情急之下,他匆忙電召張作霖入京,希望他眼中的「 ”愚忠”莽夫能助他一臂之力。

接到電報,張作霖狡詐地笑了,1916年2月,他有模有樣的來到京城,這是他和亂世梟雄袁世凱的最後一面。

利用這最後一面,張作霖狠狠地擺了袁世凱一道。當着袁世凱的面,他把胸膛拍的山響,誓言旦旦地說,作霖願為前驅!然而,效忠的誓言剛出口,張作霖轉身便向陸軍部索起餉械來。

非常時期,袁世凱無法多慮,只能馬上照准張作霖的「 ”趁火打劫”。

滿載而歸地回到奉天,張作霖緊跟着上演了一出狡詐好戲,一方面他擺出即將開拔的架勢,另一方面又授意奉天總商會等民團大聲疾呼,動盪時期,若無張大帥率軍坐鎮,東三省秩序萬難確保。

袁世凱明知自己被一介草莽的兩面三刀耍弄了,但除了憤怒,也只有無奈。

3月22日,因內外交困,眾叛親離,袁世凱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恢復共和。

抓住袁世凱大勢已去的契機,張作霖不再猶豫,於是乎巧奪奉天軍政大權的陰謀登場了。他鼓動二十八師師長馮德麟和他一道唱了一出驅逐段芝貴的雙簧好戲,馮德麟唱黑臉,而他則狡猾地唱了紅臉。

在這一出好戲的夾攻下,段芝貴最終狼狽而走,走時,他只恨唱黑臉的馮德麟,對唱紅臉的張作霖則是好感不減。

這又是張作霖極其狡詐的地方,三方博弈時,由他唱戲,不管盟友還是對手,往往都會成為被他利用的槍。

接下來的一幕即是典型的場景。

段芝貴回到京城後,因感念張作霖的紅臉仁義,不斷地向袁世凱大力舉薦,如此這般,1916年4月22日,張作霖終被袁世凱授予「 ”盛武將軍”,督理奉天軍務並兼奉天巡按使。

由此,草莽梟雄正式加冕「 ”奉天王”。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


中國歷朝通俗演義 【蔡東藩 全套6冊新版精裝】 ¥165 購買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关参考

北洋時期的三大軍閥,為何只有張作霖的奉軍,走上易幟道路

北洋時期是一個混亂的時代,國家由各地軍閥掌控,他們之間為了爭奪北洋的統治權,時常發生戰爭,歷史上把這些戰爭稱之為軍閥混戰。北洋時期的軍閥,是在袁世凱死後以地方將領形成的一個派系,稱之為軍閥。他們都是為

張作霖有8個兒子,但死後屍體停放9年無人管,最後還是外甥送的葬

在以前,我們中國人都有多子多福的觀念,兒子越多福氣越大,所以有很多人無論如何也要生個兒子,兒子就像核武器,你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張作霖大家都知道,東北王,一代梟雄,他一輩子娶了6個媳婦兒,生了8個兒

“東北王”張作霖到底有多牛

張作霖大家都知道,號稱“東北王”。霸佔着整個東三省,最輝煌的時候勢力範圍達到大半個中國,最高職位任陸海軍大元帥,可謂是民國時期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張作霖確實沒有文化,大字不識幾個,算是個地道的文盲。張作

張作霖的生死之交,二人因名字走到一塊,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

在一些影視劇中,張作相是張作霖的得力助手。所以,也就有人把張作相和張作霖誤以爲是親兄弟倆,甚至還出現過有的報紙報刊把張作相直接寫成是張作霖的堂兄弟或者是同族兄弟。張作相其實兩人根本就沒有什麼血緣關係,

張作霖手下的十二虎將,看看誰最厲害

張作霖的奉系軍閥是民國時候北洋軍閥的主要派系之一。奉系在張作霖統領時期堪稱鼎盛,擁有百萬兵衆,操控北京國民政府,勢力一度觸及蘇浙。在聲威赫赫的奉系隊伍中,強悍戰將自然也是強手雲集。其中張作霖手下的十二

張作霖槍斃郭松齡

出處:《文史天地》2010年第4期作者:曲香昆郭松齡被張作霖槍斃郭松齡其人郭松齡,字茂宸,1883年出生於瀋陽東陵區,其父是個私塾先生。早年人私塾讀書,19歲進入奉天董漢儒先生開辦的書院讀書,1905

在東北地位僅次於張作霖,在長城決死抗戰,下野後寧死不當漢奸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作者:毅品文團隊一恆獨步,無授權禁轉!在奉系軍閥里有一位僅次於大帥張作霖的人物,他就是張作相。張作霖和張作相不僅同姓,輩分也是一樣,但是倆人可沒有一點血緣關係,只是因為一個姓而已

袁克定給袁世凱墓取名 ”袁陵”,全國反對,徐世昌改一字皆大歡喜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在國人的一片謾罵中病死,終年57歲。袁世凱生前留下遺囑,「”余之死骸勿付國葬,由袁家自行料理。”鑒於袁世凱的影響力,黎元洪還是為他舉行了堪比皇帝般的葬禮。關於墓地,袁世凱臨終

袁克定給袁世凱墓取名 ”袁陵”,全國反對,徐世昌改一字皆大歡喜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在國人的一片謾罵中病死,終年57歲。袁世凱生前留下遺囑,「”余之死骸勿付國葬,由袁家自行料理。”鑒於袁世凱的影響力,黎元洪還是為他舉行了堪比皇帝般的葬禮。關於墓地,袁世凱臨終

他是民國最強大的軍閥,地位在馮玉祥、閻錫山之上,一度威脅老蔣

在袁世凱時期的北洋軍閥都被殆盡,尤其是張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之後,舊軍閥的時代基本上就結束了,但是新一代軍閥很快就脫穎而出,其中比較有名的包括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龍雲、陳濟棠、劉湘等等,但要問誰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