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和劉備先後稱帝,而孫權卻苦苦等了7年才敢稱帝

Posted 曹丕

篇首语:人人都曾经错过,真正属于你的,永远不会错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丕和劉備先後稱帝,而孫權卻苦苦等了7年才敢稱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曹丕和劉備先後稱帝,而孫權卻苦苦等了7年才敢稱帝

曹操說:「 ”若使天下無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個話並沒有太多的誇張之處。盡管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雄才大略,但是東漢在進入中期以後,皇權就漸漸旁落,外戚與宦官各自掌握了龐大的權力,並且雙方經常展開爭奪,將整個朝堂弄得烏煙瘴氣。

而原本強盛的東漢,也漸漸地在宦官與外戚的爭奪之中,漸漸地江河日下,直到公元184年,爆發了人數達到百萬之眾,影響范圍近乎涵蓋了全部天下的黃巾軍起義。由於朝廷內部彼此爭奪,軍事實力也大不如前,無法迅速平定黃巾軍,於是詔令各地募兵以自守並鎮壓黃巾。

這就讓原本的地方豪強,迅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強大武裝,於是漢王朝很快就陷入了地方割據的局面,先後出現了董卓、呂布、曹操、馬超、劉表等等強大的諸侯勢力,而這些地方諸侯在經常長時間的彼此征戰以後,最終只剩下了蜀漢、曹魏與孫吳三個勢力。

開創曹魏政權的曹操原本雄才大略,在平定了北方以後,想要徹底地一統天下,於是在建安十三年率軍南征,結果被孫權與劉備的盟軍在赤壁這個地方放了一把大火,曹操二十多萬大軍最終只逃回了數千人,他迅速返回北方平定局勢,天下也就失去了短時間里被統一的可能性。

後來東吳的孫權向曹操送上精美的禮品,自稱為臣,並且勸說曹操登基稱帝,不要再作魏王而是直接當大魏皇帝。曹操拿着孫權的書信給群臣們看,說:「 ”這個小子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啊!”群臣們不知道曹操的心思如何,就試探性地勸他登基,但是曹操拒絕了,他至死都是漢臣。

曹操於建安二十五年去世以後,他的兒子曹丕立馬稱帝,也就是後來的魏文帝。而這個消息傳到蜀漢以後,漢中王劉備也就在221年登基稱帝,也就是後來的漢昭烈帝。然而與曹魏、蜀漢並立的孫權,卻並沒有稱帝,而是在222年的時候接受了曹丕的冊封,被稱為吳王,他一直苦苦等了7年,直到229年才敢稱帝。

為何曹丕和劉備先後稱帝,而孫權卻遲遲不敢呢?要知道他後來稱帝就說明他是想要當皇帝的,但是最初卻吃吃沒有干,原因顯然只能是不敢。這里的原因主要有三個,首先是名分,曹丕之所以敢稱帝,那是因為他接受了漢獻帝的「 ”禪讓”,雖然誰都知道這是被強迫的,但好歹也有名分,而劉備就更不用說了,本來就是漢室宗親,繼承的就是「 ”大漢”這個名號,而孫權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名分。

其次是孫吳自身實力不足,江東士族還沒有完全整合在一起,又因為殺了關羽而與蜀漢結怨,他若是太早稱帝,那么就難免會以相對弱小的實力,去迎接來自曹魏與蜀漢的夾擊,這個情況顯然是極其危險的,所以他很有自知之明地等曹丕與劉備都去世了才敢稱帝。

相关参考

諸葛亮建議劉備稱帝,但有三人表示反對,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諸葛亮建議劉備稱帝,但有三人表示反對,下場一個比一個慘導語:相信在很多朋友的印象里,三國時期的劉備就是一個仁義之君。儘管家境貧寒但志向遠大,天下大亂後投軍報國,也獲得了一定的功勛。劉備掌權之後善待百姓

劉備稱帝後,諸葛亮的職位並不高,這幾人官位遠超於他

至三顧茅廬得諸葛亮後,劉備軍事上的實力便如魚得水、如虎添翼。在未遇到諸葛亮前,劉備手下也都有些大大小小的人才,但為何又苦心請求諸葛亮出山,稱帝之後卻讓諸葛亮任職不高,還有幾人官位遠超於他呢?了解三國歷

為什麼曹操大戰馬超時,東吳和劉備沒有趁機打許昌奪漢獻帝

解密三國牆頭草東吳:背叛盟友、背刺關羽,那孫權坑過曹魏嗎劉備壓根兒沒實力,孫權內憂外患沒功夫沒道路,曹老闆赤壁損失並不大,撤退時部署得當(特別是對孫權)先說劉備一方。曹操大戰馬超,大概在211年下半年

劉備稱帝前,諸葛亮立下無數功績,為何卻僅排在文臣第三

羅貫中所敘寫的三國演義已經成為了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書中描寫了東漢末年以至於後來三國時期所發生的一系列膾炙人口的故事。在三國中也是出現了許多的能人志士,其中最繞不開的或許就是諸葛亮了。諸葛亮在三國中的

盤點袁術稱帝的資本有哪些,劉備都懼怕其中一人,另一人江東霸主

袁術(?-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逢之嫡次子,袁基、袁紹之弟,東漢末年割據群雄之一。他出奔南陽後,拉攏孫堅、公孫瓚、陶謙,與袁紹勢力形成對峙。他奪取徐州後,逐陳溫、驅劉繇、

盤點袁術稱帝的資本有哪些,劉備都懼怕其中一人,另一人江東霸主

袁術(?-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逢之嫡次子,袁基、袁紹之弟,東漢末年割據群雄之一。他出奔南陽後,拉攏孫堅、公孫瓚、陶謙,與袁紹勢力形成對峙。他奪取徐州後,逐陳溫、驅劉繇、

諸葛亮真不想自己稱帝嗎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白帝城託孤,劉備一語若阿斗不可扶,君自為益州之主。本來的寓意有試探也是感嘆,知子莫如父。劉備知道他那個寶貝兒子是什麼貨色。《三國演義》的劉禪根本就是一灘爛泥巴。割據天下已成兌,君戰

諸葛亮真不想自己稱帝嗎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白帝城託孤,劉備一語若阿斗不可扶,君自為益州之主。本來的寓意有試探也是感嘆,知子莫如父。劉備知道他那個寶貝兒子是什麼貨色。《三國演義》的劉禪根本就是一灘爛泥巴。割據天下已成兌,君戰

曹操將荀彧逼死,孫權將陸遜逼死,劉備把誰逼死了

三國時期被曹操、孫權和劉備三分天下,他們三位最高統帥麾下都是兵強馬壯,人才濟濟。當時三方勢力鬥來鬥去,無休無止。經過長時間的對抗過後,三國依然沒有任何一方能夠一統天下,反倒是被後來居上的司馬家族給實現

司馬懿熬死曹家三代人,到了70歲的才敢謀反,他到底在等什麼

東漢末年,天下群雄並起,出現了很多諸侯,比如曹操,袁紹,袁術,公孫瓚,劉表,孫堅,劉備等人,經過一系列的征戰,最後分成三個國家,他們分別是魏國的曹操,東吳的孫權和蜀漢的劉備,其中曹操的勢力最為龐大,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