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代能臣,章惇為何會被定義為奸臣

Posted 宋史

篇首语: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作為一代能臣,章惇為何會被定義為奸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為一代能臣,章惇為何會被定義為奸臣

在我國歷史上,有着許多爭議非常大的人物和話題。舉例來說,關於堯、舜之間的傳承,人們原本都相信着按照《史記》中禪讓的說法,但隨着《竹書紀年》的出土,堯舜之前的權力斗爭也被揭露了出來。如今人們對於堯舜傳位的真相議論紛紛,這便是一個典型的爭議。


此外,還有關於商紂王、隋煬帝到底是不是十惡不赦的昏君、暴君。宋太祖趙匡胤到底是不是弟弟趙光義所殺。秦始皇、漢武帝到底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等問題的爭議。

這些爭議盡管大多難以解決,但卻也是歷史的精彩之處,這些有爭議的人物也更加能夠被世人所銘記。

在我國北宋時期,也有着這么一個爭議人物,他有"鐵血宰相"之稱的政治家、改革家章惇。

景祐二年(1035),章惇出生於建寧軍浦城,也就是今福建南平浦城縣一帶。章家乃是官宦世家,章惇的父親章俞就在朝中擔任負責管理文獻的從三品銀青光祿大夫,算是高級官員了,而章惇從小也是展現出了極大的非凡之處。據史料記載,年輕時的章惇"喜養生,性尤真率……服氣辟谷,飄然有仙風道骨。"

根據官修史書《宋史》的記載,章惇為人"豪俊,博學善文。" 嘉佑二年(1057),章惇進京趕考中了進士,對於無數人來說這是很大的成就,但他卻因為同宗的侄子中了狀元而感到十分羞愧,於是不接受任命回了家。兩年後,章惇再赴科舉,這次他考入了一甲第五名,府試第一,才算是願意開始自己的宦海生涯。

治平三年(1066),有個性、有才干的章惇被歐陽修賞識,但因為有人從中作梗沒能被選入館中為其效力。三年後的熙寧二年(1069),歐陽修逐漸離開權力中心,而後起之秀王安石開始逐步推行變法。為了更好地推行變法,王安石四處招攬人才協助自己,章惇便是被推薦給他的其中一個,史載:"安石見惇,惇素辯,又善迎合,安石大喜,恨得之晚。"

這之後轟轟烈烈開展的王安石變法中,章惇盡心盡力,不但為他出謀劃策,還四處奔波調查社會狀況。



接下來的幾年時間,章惇一直致力於幫助王安石推行新法,他雷厲風行、事必躬親的作風得到了宋神宗的喜愛,所以,哪怕是後來宋神宗逐漸不支持變法,王安石被排擠打壓,章惇卻還是很受器重。

元豐三年(1080),章惇正式受封參知政事,走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生巔峰。

然而,坐上高位後,章惇逐漸性情大變。當時,他的父親章俞侵占民田被田地的主人告發,章惇直接將田主抓到了開封,這一舉動被大理寺彈劾。章惇卻偽造事實為自己和父親開脫,結果落得"坐二罪,罷知蔡州,又歷陳、定二州"的下場。

僅僅兩年後,章惇被召回,並升遷為門下侍郎,等到神宗去世,他更是被新君哲宗封為知樞密院事,掌握了軍權。當時,高太後把持朝政,她重用提倡舊制的司馬光,廢除了新法的全部部分,在滿朝文武不敢多言的情況下,唯有章惇敢於與司馬光爭論,又因為司馬光主張割地給西夏,史載:"惇嘗稱司馬光村夫子,無能為。"

盡管章惇據理力爭,但司馬光有太後支持,對他並不在意。氣憤之下,章惇直接找到了太後,在她面前態度不恭地陳述自己的觀點。這下,不管觀點是否正確,他對太後的無禮導致其"黜知汝州",不久更是被貶到了嶺南地區。元祐八年(1093),宋哲宗終於親政,他很快召回了被高太後打壓的章惇,讓其登上相位。

為相後不久,章惇提議將政敵司馬光的墳墓挖開,棺材砍斷,這當然沒有被哲宗采納。

不過,章惇從紹聖元年(1094)其逐步恢復王安石變法內容中的免役法、保甲法、青苗法則是得到了同意。另外,章惇對外始終采取強硬的態度,這樣做的好處是從西夏手中奪回了一部分失地,但壞處則是加重了和遼國的矛盾,導致其大舉南侵。

元符三年(1100),哲宗去世,端王趙佶繼位,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宋徽宗。這時,一方面章惇年逾花甲,主動提出辭官,一方面朝臣大多彈劾他,於是徽宗便將其多次貶謫,最終他死在湖州團練副使任上,享年七十歲。

章惇有能力,且敢於創新、對外態度強硬堅決,大體來說算是賢臣。但正如《宋史》所言:"章惇敏識加人數等,窮凶稔惡。"他個性太強烈導致的輕率,冒失也是值得批判的。

(古今事特邀作者煮酒君)

相关参考

馮保為何會被清算

馮保,明朝著名太監,歷任司禮秉筆太監和司禮監掌印太監(有「內相」之稱,在司禮監中排名第一,位在秉筆太監之上,負責完成國家決策中「批紅」部分最後的審核蓋印),被萬曆皇帝稱為「大半」,身受重用。掌權後,他

朱允炆為何會被叔叔朱棣奪位

書接上文,學弟繼續講評:建文帝朱允炆這個皇帝是朱元璋一手扶上皇位的,起初遭到了朱元璋大多數兒子的反對,當然這些王爺都是手握兵權的,不然定然不敢與朱元璋放肆,這也是朱元璋允許王爺在外帶兵遺留下的弊端,這

朱允炆為何會被叔叔朱棣奪位

書接上文,學弟繼續講評:建文帝朱允炆這個皇帝是朱元璋一手扶上皇位的,起初遭到了朱元璋大多數兒子的反對,當然這些王爺都是手握兵權的,不然定然不敢與朱元璋放肆,這也是朱元璋允許王爺在外帶兵遺留下的弊端,這

魏延能力非凡,且一心為蜀漢,為何會被夷三族

如果要說三國時期誰死得最慘最憋屈,可能很多人會想到關羽、張飛、姜維、夏侯淵等人;不過,以上這些名將雖然死得可惜,但卻不憋屈,因為他們要麼是自作自受,要麼是戰死沙場,沒什麼可憋屈的。其實要說在三國時期,

蒙古大軍縱橫多年, 最後為何會被明朝擊敗

元朝時期,蒙古人在內地統治了幾十年,雖然歷史盛傳蒙人對漢人不厚道,但卻在亡朝之後被總結出「因寬亡國」的現實。這種矛盾就如同後來與明朝的對戰一樣撲朔迷離,明明有著強大的戰爭能力,可卻多次敗於明朝軍隊,最

曾幫助過朱棣的朵顏三衛,為何會被他斬草除根

明朝的諸多皇帝中,除了朱元璋之外,誰的歷史功績最高?這裡,我們就不得不說一下明成祖朱棣了。只不過,他的皇位是從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那裡奪來的,算不上名正言順的皇帝,所以,朱棣一直受到世人的詬病和批判。

田制動搖、人口流動,租庸調製在唐朝為何會被強制改成兩稅制

在中國悠長的歷史發展過程當中,經歷了無數大大小小的政策改革和制度變遷。事實上,無論是什麼朝代,身處什麼時間,任何一種制度的變遷,從根本上說起來,都是因為相關利益主體在經過了權衡利弊之後,看到了成本和收

一等侍衛索額圖,為何最後會被活活餓死

中國有一句古話「伴君如伴虎」,還有一句「取死之道」,而這些用在索額圖身上都是極其合適的。作為康熙朝最受倚重的大臣之一,他官至議政大臣,權傾朝野四十餘載,風光無兩;但作為權臣,他又一朝被廢,康熙四十一年

你所以為的一切偶然事件,實際上並非如此

人生中未被事先察覺的事件,被定義為偶然事件。在數學上,它符合定義。可在生活中,這一切真的只是運氣使然嗎?錢鍾書在《圍城》中說:天下就沒有偶然,那不過是化了妝的、戴了面具的必然。01偶然的遇見說起偶然,

一代法家大師,為何會死於同門之手,李斯在忌憚什麽

一、著名的老師韓非是個貴族富二代,他身處的韓國,於戰國末年已相當貧弱,有鑒於此,他決定去找可以救世的學問,試圖扭轉乾坤,奪回韓國應有的驕傲。諷刺的是,他拜的老師就是當世大儒荀子。荀子身為戰國最後一位叫